徐崢王傳君周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問題,暴露人性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困境,在刻畫困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困境。

《我不是藥神》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有困於身體和經濟的弱勢群體,也有商人和中產為主的逐利群體,這種豐富的群體人格和矛盾,讓電影著非常強烈的人物代入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立場,兩兩相沖,又兩兩相合。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女兒生病的思慧,是一個堅強的存在,因為老公跑路她並沒有後方的經濟精神支持,這位母親作為一個病友的社交樞紐出現,她的選擇是當脫衣舞女郎賺錢去保障資本,情節中也曾暗示思慧的陪睡日常;

教會的病友老劉,是一種佛系的存在,他沒有被交代過背景家庭,入夥是因為他會英文可用,教會就是他的家,行為所止,順天應命;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最年輕的少年黃毛,一直是一種叛逆存在,且這個團體中,需要一個可以和程勇能一起折騰的身體;

拖家帶口連累家人的、被家人所累需要堅強應對的、遠離家鄉自我放逐的、寄情信仰聽天由命的、困於經濟狀態亟待尋求出路的......這幾乎涵蓋了所有人群,艱苦條件下,很容易報團取暖。

其實你什麼錯都沒有,只是窮,碰巧還命不好了。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週一圍飾演的曹斌,代表了困於道德和法律中的警察群體。他自己並非弱勢群體,卻依然看不得他們的難過。

這樣的矛盾第一次出現,在警方圍剿了大量白血病人的時候。這群病人中,有一位能說會道且十分真誠的老阿婆。曹斌選擇拉他們一把,都放了。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他既沒有資本當慈善家,也沒有權威讓低價仿製藥品合理化,更沒有能力讓張長林這類人心生善心。

不禁想到了前段時間甘肅女孩跳樓時候的那位消防員。既沒能成功救下女孩兒,又不能就此改變社會現狀,更不能讓樓下那群叫囂玩笑的傻逼們閉嘴。

就像是已經走在致富的康莊大道上,突然看到你的前途上攔著一大波貧困人口,不踩他們,你就此受阻,想幫他們,卻還幫不動,不管不顧,又如此不忍心。

其實你什麼錯都沒有,只是沒那麼富有的同時,還很善良。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而主演徐崢所飾演的程勇,是鏈接這兩個群體的關鍵。經歷過窘迫生活、小有所產、資本廠家三個生活階段,從病人相關的這一層,上升到曹斌這樣自給自足存有善心的生活階段,經過張長林的靠近後,走向獨善其身的小康生活。

當程勇見到老呂腹部碗大的創口,再去印度藥店買格列寧的時候,正遇印度街上要去火化的屍體長隊。老呂老婆的懇求只是個引子,最能將人的善意拉回現實的還是死亡的氣息。

想要活著的人有什麼錯。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最後一次被圍堵之時,程勇拖延時間放走抱著藥箱的病人。當他們又被警察追回,眼神從堅決、欣慰、轉向絕望。

可是法庭上,程勇進去之前卻說: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所以電影最後給了一個很喜人的結尾:進醫保。

​這是真的解決了問題了嗎?

徐崢王傳君週一圍各方立場不同,病死or窮死,這究竟是誰的錯?

隱隱覺得,電影中缺少一個角色,一股勢力,去追溯資本的來源和真實價值。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樣的角色將會永遠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