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圖)《張騫出使西域》,張國強(繪)

說起唐代與印度的交往,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定然是玄奘了。但玄奘是自己偷渡去的印度。而在玄奘之後,卻有一人是受朝廷委派,前往印度的。此人曾三次出使印度,並創造下“一人滅一國”的奇蹟!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論及我國古代的外交家,自然是非漢代的張騫莫屬。正因為張騫為後人樹立了傑出的榜樣,所以使得後人莫不希望與他一樣,手持旌節,遠服域外。到了唐代就出了一位傑出的外交家,此人就是唐太宗時期的王玄策。

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但主要活動於唐太宗時期和唐高宗時期。河南洛陽人。是唐代傑出的外交家。說王玄策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此時的國際背景。我們知道,當年玄奘去天竺取經期間,中天竺王屍邏逸多曾召見過玄奘。其對玄奘言到:“我聽聞大唐有聖人出,作《秦王破陣樂》。請您為我講說一下他的生平事蹟。”玄奘便告訴國王,此人就是昔日的秦王,當今的大唐皇帝。而後又為其詳細介紹了李世民平定隋末戰亂,使得四夷賓服的故事。屍邏逸多聽後,非常感慨,決定派使前去長安拜訪大唐皇帝。

貞觀十五年,屍邏逸多自稱摩伽陀王,派使來到大唐朝貢。隨後,唐太宗便派人帶璽書去天竺回訪。屍邏逸多膜拜而接受詔書,派使者朝貢。唐太宗再派衛尉丞李義表出使天竺。而王玄策正是作為這支隊伍的副使,並於同年十二月,到達摩伽陀國。這是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但卻是作為副使同行的,史書上對此沒有詳細記載。這次出行雖然乏善可陳,但對於王玄策熟悉印度輿情、風物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印度歸來後,王玄策被唐太宗任命為右率府長使。由於其出色的表現,唐太宗決定讓他再次出使印度。

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貞觀二十一年(647),李世民任命王玄策為正使,前往印訪問瑪卡達國。這個瑪卡達國位於中天竺,其國王為西拉迪提亞度。這個西拉迪提亞度一直對大唐極為友好,兩國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邦交關係。但不巧的是,王玄策到了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度已死,而王位被大臣阿爾求那所篡取。此時,整個印度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由於大唐與前任國王西拉迪提亞度的友好關係,阿爾求那所派兵襲擊了王玄策所帶領的使團。但此時跟隨王玄策的只有三十騎兵,終因寡不敵眾,王玄策一行身陷囹圄。但幸運的是,後來王玄策趁機逃脫!

逃出去之後的王玄策覺得就這樣歸國極不光彩,況且自己身上還肩負與印度諸國友好往來的重要使命。於是,他一路策馬奔騰,沿著喜馬拉雅山來到了尼泊爾王國。他找到了國王,並與之談判,表示願借七千騎兵返回瑪卡達與阿爾求那所決一死戰。起初,尼泊爾國王不同意。但王玄策對其說:“你們的王中王,也就是吐蕃的松贊干布是我們大唐皇帝的女婿。他向您借兵,您總該答應吧!”在王玄策的威逼利誘之下,尼泊爾國王終於答應了其請求,願派七千騎兵助他平叛。而後,為了求穩,王玄策又來到吐蕃,向吐蕃借了精銳騎兵一千兩百人。加上之前的七千騎兵,總共八千兩百人。

於是,王玄策帶著八千騎兵,一路浩浩蕩蕩地返回瑪卡達。王玄策一行率兵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持續作戰三天,終於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被溺死的敵人約一萬人。但不幸的是,阿爾求那所趁亂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而後,副使蔣師仁與之對戰,一舉擒獲阿爾求那所,俘斬敵人數千人。但阿爾求那所的殘餘部眾仍然跟隨王妃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再次擊敗他們,俘獲王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並有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瓔珞。而後,迦沒路國也來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此次出使,王玄策一戰成名。雖然某些記載說他“以一人滅一國”確有誇張之處。但正是其孤身一人逃出囹圄,搬來救兵,從而扭轉了局勢。不管怎麼說,王玄策以八千人對戰三萬人。而且又是遠在域外,統帥別國軍隊,能夠以少勝多,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實屬不易!

此戰,王玄策俘虜了阿爾求那所,徹底平定了叛亂。而後,他救出自己的同伴,押解阿爾求那所前往長安獻於皇帝,請求聖裁。值得一提的是,與王玄策一同歸來的隊伍中還帶回一位天竺術士,名叫那邇娑婆寐,自稱壽命兩百歲,有長生之術。當時唐太宗正好病重,吃其它的藥沒什麼效果,唯獨吃了那邇娑婆寐的藥,病情稍有好轉。但唐太宗最後還是死了,因為這是人類難逃的宿命,即便是帝王也不例外,也說明了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長生之術。

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公元658年,此時已經是唐高宗時期。王玄策第三度被任命為使節,前往印度進行訪問。王玄策到達印度後,除在各地訪問外,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但往日的輝煌早已不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王玄策在唐高宗時期註定是無法得到重用的。結束印度的訪問之後,王玄策回到了大唐。

但此時的大唐國內清平,也沒有什麼仗可打。所以王玄策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在國內沒有立下尺寸戰功。既然無事可做,那麼何不將在印度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於是,他便仔細回憶自己在天竺的行跡,對中天竺的地理狀況、風物人情做了詳細記載,寫成《中天竺行記》一書。可惜的是此書歷經波折,早已散落,幾乎沒有完整的保留下來,只餘下《法苑竹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有時候,歷史真的很無情!三次出使印度,立下赫赫戰功的王玄策在史書中卻鮮有提及。對此,日本的田中芳樹先生感到非常遺憾。他認為《西遊記》裡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掩蓋了他的光輝。此外,王玄策一生沉淪下僚,並非身居顯位,所以史書是不會為其樹碑立傳的。況且一個人出名是要宣傳的。正是因為《西遊記》的宣傳,才使得玄奘取經的故事廣為人知。

此言誠然有理,但我們還是不應該忘記王玄策的功績。他曾三次出使南亞天竺等國,大大宣揚了大唐國威。對唐朝與南亞各國的政治往來、文化、宗教交流建立了不朽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