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考生家長看這裡,這些高招騙局千萬要當心!

隨著高考查詢分數和填報志願日期的臨近, 各位家長除了要掌握志願填報的常識之外,謹防招生騙子同樣不可忽視。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不少招生騙子抓住這個時機試圖騙取錢財,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

今天,英才君就替各位家長和考生梳理了招生騙子慣用的伎倆,各位家長和考生一定要仔細閱讀,謹防被騙,千萬不要給騙子任何可乘之機,別讓孩子的努力和家裡的錢財白白浪費!

騙局一: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慣用伎倆:詐騙分子通過短信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姓名、考號、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之後再將這些信息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詐騙。

防騙提醒:查分請認準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查分網址,同時謹防各類涉及查分、錄取的相關短信。

騙局二:謊稱有“內部指標”、能操作“低分高錄”

高招|考生家長看這裡,這些高招騙局千萬要當心!

慣用伎倆:騙子通過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或吹噓自己神通廣大,與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門的領導有“關係”,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內部指標等,要家長先付一部分定金,其餘部分等錄取通知書到手後再交。他們往往聲稱只要願意出錢,即使考生沒上學校投檔線,甚至沒上錄取控制分數線,也能將其“操作”到相應學校讀書。然而,當家長將餘款如數交完後,他們會給家長偽造的假通知書,或者捲款逃之夭夭。

防範提醒:既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也沒有人能突破政策規定“操作”高校錄取。

騙局三:藝術類招生只要交錢保證錄取

慣用伎倆:由於藝術類招生種類繁多,投檔排序規則和操作程序複雜,加上省外藝術類招生計劃要根據生源情況在全國範圍進行調整,致使錄取持續的時間較長。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利用錄取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不交錢就退檔”等,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防範提醒:在錄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錄取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希望廣大考生及家長調整好心態,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以免上當受騙。

騙局四:故意混淆辦學類型騙局

慣用伎倆: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是多樣的。一些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等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矇騙希望就讀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家長花錢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之後方知上當受騙,就讀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形式的學校。

防範提醒: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區別,入學門檻較低,不需要高考分數即可就讀。識破的方法就是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定要通過官方指定的查詢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受騙。

騙局五:鑽空子“報功”收取錢財

慣用伎倆:每年招生期間,有些騙子住在招生現場附近的賓館,利用家長和考生提供的報名號或准考證,冒充考生家長或親戚,在招生錄取現場諮詢點查詢考生投檔軌跡,鑽家長和考生對錄取信息不瞭解的空子,本屬於正常投檔和錄取的,卻向考生家長“報功”:是由於他找了朋友,花錢疏通關係,考生才被投檔或錄取,並藉機向家長收取錢財。

防範提醒:考生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證號、考生號等信息洩露給別人。在錄取過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態,錄取狀態有“自由可投”、“已投檔”、“院校在閱”、“錄取待審”、“錄取”等狀態。到“錄取待審”狀態時,說明考生已被相應高校錄取,正在辦理錄取手續,因此不必過於擔心,更不要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特別提醒考生,只有在官方指定的查詢渠道查到的錄取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

騙局六:交錢即可上軍校

高招|考生家長看這裡,這些高招騙局千萬要當心!

慣用伎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工作人員,有的假冒軍校領導、軍隊幹部,吹噓有“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更有甚者編造虛設招生機構,偽造各種公文,誘騙考生和家長。近年來,軍隊保衛部門與地方公安機關連續破獲多起假冒軍隊院校和國防生招生詐騙案件。一些考生家長心存僥倖,希望花錢託人找關係上軍校,讀國防生,結果造成錢財和入學機會雙雙落空的局面。

防範提醒:軍校招生與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樣,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軍校招生沒有計劃外名額,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要通過官方指定的查詢渠道進行查詢驗證,分辨真偽。

騙局七:“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須弄清

慣用伎倆:一些騙子利用考生和家長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進行欺騙,有的聲稱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數線,花上數萬元即可搞定;有的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叫價,收取高額“定向費”。

防範提醒:經教育部或省教育廳批准可以進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對社會公佈,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達到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合格標準,還要參加高考,並達到高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佈的相關規則擇優錄取。

騙局八:偽造錄取通知書

高招|考生家長看這裡,這些高招騙局千萬要當心!

慣用伎倆:詐騙分子一般通過郵局向考生郵寄偽造的錄取通知書,並在假錄取通知書內提供私人賬號,讓考生將學費、材料費等費用打入指定銀行賬號。

防範提醒:不要貿然轉賬匯款,可在教育部門官方網站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並打電話到錄取學校進行確認。

騙局九:匯款領取“教育補貼”

慣用伎倆:有詐騙分子冒充“教育局”、“財政局”工作人員,聯繫考生家長,以領取“教育補貼”需要先“激活賬戶”為名,引誘考生及家長轉賬匯款。

防範提醒:接到此類電話,考生和家長應第一時間與學校進行核實,謹記領取正規補貼絕不需要給對方匯款。

騙局十::打著“補錄”的旗號行騙

慣用伎倆:利用部分家長不熟悉招生程序這點,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證錄取”,且公開叫價。實際上,省市教育考試院會進行網上公開徵求志願計劃,不會私下打電話。

防騙提醒:考生及家長要以權威部門(省市教育考試院、教育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等)公佈的正式信息為準,認準權威渠道發佈的信息。

高校招生工作是考生們邁進大學校園的最後一關。各位家長在為孩子報考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抱著“走捷徑”的心理,也不要因一時心急而亂了陣腳,一切招生、錄取情況等要以權威部門信息為準。謹記:真正的人生永遠是摻不了任何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