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變爲零,這一目標可能實現嗎?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在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裡,美國大棒的威力無窮犀利,令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膽戰心驚,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淫威,遵從美國實施的伊朗石油出口禁令,美國要讓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不會實現,但降至三成,卻是會實現的,同樣會重創伊朗的經濟與財政收入,激化伊朗國內矛盾,引起伊朗社會撕裂與動盪,迫使伊朗當局將精力與資源用於維護國內局勢穩定與化解民眾不滿、抗爭上,無暇他顧,不得不戰略收縮,龜縮回本土,多年來投入巨大資源精心打造的“什葉派走廊”可能功虧一簣,化為泡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歸零,美國、以色列、沙特等反伊朗國家就可以彈冠相慶,睡個安穩覺了。

1、石油產業是伊朗的經濟命脈,2015年簽署伊核協議後,每年的石油出口創匯高達480億美元,並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果把伊朗當作一個人,石油就是伊朗的大動脈,由此可見石油對伊朗有多重要,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企圖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可謂是打蛇打在七寸的高招,令伊朗難以承受。

目前,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1600億桶,接近全球儲量的10%,位居世界前列;石油日產量380萬桶,日出口量約為250萬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三大出口國,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國,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結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伊朗雖然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產業佈局,不像俄羅斯、沙特等石油出口大國那樣,經濟結構單一,產業佈局失衡,但必須看到,石油產業在伊朗的經濟體系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是核心產業中的王牌。伊朗一旦被美國切斷石油出口,相等於經濟大動脈被美國切斷了,伊朗的經濟接近癱瘓,經濟大蕭條的局面不可避免。

2、伊朗得意於石油出口的資金,在中東地區實施擴張,重塑地區勢力版圖,影響了美國的利益,作為重要的反制措施,美國利用“極限施壓”的手段,對伊朗石油出口搞禁令,目的是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切斷伊朗對外擴張的資金,並影響伊朗國內的民生,計劃伊朗民眾對當局的不滿,爆發視為遊行運動,促使伊朗社會陷入動盪與撕裂,迫使伊朗當局將精力與資源用於維護社會穩定,無暇他顧,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從什葉派走廊中後撤,龜縮回伊朗本土。

3、伊朗石油出口的主要買家是華、印度、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在美國的“二級制裁”與喪失美國市場的重磅威脅下,多數買家都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石油禁令,美國要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至少可以實現三分之二,極大地重創伊朗經濟,限制了伊朗的對外擴張。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在美國沒有例外的嚴厲警告下,都打起了退堂鼓,遵從美國的禁令,斷絕和伊朗的石油貿易,原本打算訪問伊朗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後以照顧美國的利益為由,取消了對伊朗的訪問。這是很生動的案例。

印度雖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彼此的關係親密,特別是印度的戰略已西傾的態勢下,沒有動力,沒有能力,沒有膽量與美國對抗,公然違反美國的禁令,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情,印度政府近期的相關舉措證明了這個結果。

北約的刺頭土耳其,跟美國的關係似敵似友,但畢竟在同一口鍋(北約)吃飯,彼此都無法承受公開決裂的後果,針對石油禁令,美土經過博弈後都會各讓一步,土耳其照顧美國的面子,削減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數量,幅度應該會在25%以內;美國照顧土耳其的面子,最終網開一面,沒有將對方一棍子打死。

剩餘的兩個買家,也就是兩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不會屈從於美國的霸權行為,遵守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而是在國際法義務的框架內,和伊朗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包括繼續向伊朗進口石油,以及其他的經貿合作。

因此,美國想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零的目標,最終將會實現七八成,而不會全部實現。儘管如此,美國對伊朗的致命性打擊,依然能夠讓伊朗的經濟走向大蕭條,撕裂伊朗的穩定與團結,讓伊朗的對外擴張半途而廢,使伊朗精心打造的什葉派走廊功虧一簣。


飛狼

伊朗是世界上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最豐富國家之一,石油已探明可開採儲量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天然氣僅次於俄羅斯,在全球能源領域地位不言而喻,伊朗年收入的85%來自於油氣資源。


伊朗是全球石油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德國、法國等,相當一部分的石油都來自於伊朗,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找到取代。全球二十大經濟體中,幾乎都從伊朗進口數量龐大的石油資源,美國想讓伊朗石油賣不出去,本身可能性就不大。

其次,伊朗扼守著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這一交通要塞,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石油出口大國的石油,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出口都需要經過這裡。


伊朗擁有自己的軍工、工業體系,多年來根本不畏懼美國的威脅,一旦關係激化,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致命性的。

同時,伊朗與俄羅斯關係甚好,而俄羅斯也是全球石油出口大國之一,美國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制裁俄羅斯,難保俄羅斯與伊朗不會報團取暖,一起反對美國。石油出口對伊朗來說是經濟支柱,兔子急了也咬人,美國想讓伊朗石油出口清零,幾乎是不可能的。


澹奕

“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這是美國政府最近又一次誇下的海口,也許這只是美國人口中呼喊的口號,因為想要真的實現,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伊朗的石油利益巨大,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忍得住其中的收益的。

伊朗是石油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國內已探明的石油總儲備糧達到1570億桶,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3%,佔中東地區石油儲量的19.4%,位居世界第四。這樣一個龐大的石油儲量,所涉及到的利益這一塊,光經濟利益就要以萬億美元為單位。

面對這樣空前巨大的利益,普通的小國也許會因為在其中所佔份額不多,而被迫聽從美國的要求退出伊朗市場。但是對於像德國、俄羅斯、印度等這樣的強國來說,想要讓他們放棄其中的上萬億美元的利益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伊朗的石油對於世界其他強國來說,更多的體現出的是石油資源的戰略屬性,這些強國是絕對不會聽從美國人要求的。

雖然沙特等國是歐佩克組織的主要產油國,但是大家其實都知道,世界石油的大宗份額其實是被控制在美國人手中的,這也是美國推動“石油美元”的底氣所在。

因此對於世界強國來說,進口石油更多體現的是國家戰略因素,增加進口國數量,降低因石油進口國數量減少所帶來的政治風險,是每一個強國必須要做的事情。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一旦放棄伊朗的石油,不僅國內大量的石油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且在進口石油時還很有可能會因為進口國改變而被人“宰上一刀”,更可怕的是如果在石油進口的源頭上被美國控制,那麼對於國家發展戰略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弱國可以因為自己的弱小而從美國的眼皮底下溜走,但是強國是絕對不會讓美國人掐住自己的脖子的。

雖然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是戰後世界新秩序的締造者,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是無所不能的“造物主”,也不可能如同上帝一樣公平,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身的國家利益服務,這也是“美國優先”口號的根本所在。

在過去的某些事件段裡,美國由於其國力強大,還可以這樣說,但是在勢力漸漸衰退


落下m

放狠話容易,實際做不到。

有明顯的兩個渠道,美國就是管不住的:一個是俄羅斯的渠道;一個是土耳其的渠道。


也就是說,伊朗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能轉借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渠道出口石油。

俄羅斯與伊朗在2014年簽訂了“石油換商品”協議,也就是說俄羅斯利用商品來購買伊朗石油,或者說伊朗用石油來支付俄羅斯的商品。這對雙方有什麼好處呢?俄羅斯擴大了對伊朗的出口,比如說軍火與農產品;而對伊朗來說,等於轉道俄羅斯成功出口了石油。理論上,其實俄羅斯有能力消化大量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原因很簡單:不愁賣。而且俄羅斯等於由此變相提高了石油產能。雙方在這樣的合作下都不吃虧。俄羅斯與伊朗的這種合作,是因應2014年為避開奧巴馬政府實施的制裁而發明的。現在這個辦法,依然有效。

另外一個渠道是土耳其的渠道。土耳其與伊朗是鄰國,雙方之間建有輸油管道。土耳其因為地緣政治的特殊性,其實一直對美國有較大的抗壓性,美國想要壓服土耳其聽話沒那麼容易;而且還要擔心土耳其與其翻臉。土耳其今年在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問題上,在敘利亞曼比季,成功迫使美國作出讓步就是一典型案例。而且土耳其現在在購買俄羅斯S-400問題上依然沒有鬆口讓步,而美國的所謂制裁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現在兩架F-35還是如期交付給了土耳其。美國方面實際上知道,一旦過分逼迫土耳其,讓其徹底轉向俄羅斯將會是美國與北約無法承受的戰略損失。而土耳其趁這個時候,肯定是要大賺伊朗石油過境之財的,越是目前土耳其經濟有困難,越是要撈上這筆錢。這其中利益之豐厚,絕對不是美國所可能提供彌補的,畢竟伊朗這時候能給土耳其出的代價,絕對是此前拿不到的。讓埃爾多安因為特朗普的大棒,把土耳其這份將到手的財富拱手讓出?恐怕特朗普只能做夢。


因此,在這當口,俄土伊會結成新的戰略合作機制的,本來三方在敘利亞問題上的阿斯塔納機制就有了比較成熟的合作基礎。

而只要俄羅斯和土耳其抗壓,歐盟進口伊朗石油的渠道其實就存在了。說白了歐盟轉從俄羅斯和土耳其進口伊朗石油,是大有可能繞開美國的;如果歐盟真想這麼幹的話。

因此,美國宣稱要讓石油出口量變為零,這純粹是在講大話。當初奧巴馬政府基於實際,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但是有適當豁免,比如說對韓、日,沒有趕盡殺絕,事實上就是基於現實考慮。難道奧巴馬政府比特朗普政府軟弱不成熟?恰恰相反,奧巴馬政府才是真正瞭解情況、熟悉業務的。想想特朗普政府現在這種人員流失率的狀況,這可能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政府嗎?許多想法都只是單純拍腦袋、講大話而已!後面恐怕要大吃苦頭的。


建章看世界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產油大國,石油出口主要面向亞洲和歐洲,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近期伊朗的主要石油出口對象及出口量。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伊朗石油出口量的前十名分別為我國、印度、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日本、阿聯酋、西班牙、法國、希臘,那麼美國有可能通過對伊朗制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變成零嗎?

當然,伊朗石油出口國裡面有一部分美國的盟友,比如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日本、法國、希臘等國,美國可以向盟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放棄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是這其中我國、印度、土耳其都已明確表態不會支持美國對伊朗的單方面制裁措施,這就意味還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所以,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不會變成零。

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宣佈單方面對伊朗實施最嚴厲的制裁措施,那麼美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以來,國際社會放鬆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石油產量得以恢復,財政實力得到增強。伊朗為了自身安全和在中東地區做大,對外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比如支持胡賽武裝組織對抗沙特、支持哈馬斯和真主黨對抗以色列、出兵敘利亞全力支持阿薩德政府,建立中東什葉派新月地帶國家聯盟(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的這些活動對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形成衝擊,威脅到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利益,所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裁伊朗,削弱伊朗的實力,迫使伊朗在中東做出戰略收縮,從敘利亞撤軍,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當然,除了伊朗對外擴張活動,這些年伊朗在中程彈道導彈研發上取得的進展也令美國不安。伊朗研製的流星-3彈道導彈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鬥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這一射程可以覆蓋以色列全境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所以這些範圍內的美國和以色列目標都在伊朗的導彈打擊範圍之內,這也是令美國製裁伊朗的重要原因。


銘蘇先生



伊朗的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特阿拉伯,天然氣儲量僅次於俄羅斯,而且伊朗能源開採加工工藝完善,海上交通運輸便利,這樣的先決條件決定了伊朗可以成為能源出口大國。美國要伊朗石油零出口是無法實現的,原因如下:

第一,化石能源仍然是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血液”,由於能源分佈不均勻,大部分國家都要靠進口,所以“顧客”一定會很多。

第二,發展是當今全世界的主題,發展經濟,多賺錢或好日子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願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各國政府不可能為了眼前的一點政治利益,放棄發展經濟的大好機會。

第三,全球多元化格局註定了美國領導世界的時代正在消失,美國對很多國家尤其是大國的干預力度在下降,說到底是大國不買美國的賬,美國也無計可施。

第四,伊朗外交靈活,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北約國家,其他國家還是可以成為伊朗石油“顧客”的,有顧客就不怕賣不出去,最多價格上讓步而已。



所以,美國要讓伊朗石油零出口,應該是特朗普隨口說的一句氣話,是放嘴炮,真正來講可操作性不強。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


毒刺劍客

美國能不能實現伊朗石油出口量為零這個目標,關鍵在於美國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

如果美國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要現實這個目標並不難,但如果美國想隨便說一句話,然後要威脅的方式讓別人不再從伊朗進口一點石油,這是不可能的。

石油只是一種商品,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伊朗才有,別的國家同樣有,伊朗曾經被制裁那麼多年,世界不大幅度的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也不見世界出現石油緊缺。

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實現讓伊朗石油出口為零的條件。

伊朗一直想擁有核武器,成為核大國,世界上的幾個大國雖然沒有像美國一樣強硬的禁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但從現實出發,沒有人希望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所以誰也不希望伊朗擁有核武器。

別說聯合國裡的那五位,世界上其他沒有核武器的國家更不希望伊朗發展和擁有核武器。

消滅核武器是世界無核國家急切的盼望,可以說伊朗發展核武器不會得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支持和認可,只不過由於世界各個勢力之間的鬥爭需要,有的國家不說而已,雖然他們不說,但心中明白美國肯定坐不住第一個跳出來打壓伊朗發展核武器。

在這兩個條件的基礎下,美國實現美國石油出口清零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如何說服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放棄伊朗石油,要看美國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只有利益足夠,任何一個國家放棄伊朗石油都不存在任何問題。

但是按照目前美國特朗普的態度,一下子要搞貿易戰,一下子要弄個人權指責別人,一下子又搞個什麼心態戰略,克里米亞事件什麼的,誰會鳥他。

“你美國既然搞我,又要我配合你搞伊朗”這個可能嗎?永遠不可能的。

美國要現實伊朗石油零出口的目標並不難,只要你美國拿出誠意,給出足夠的籌碼,放棄伊朗石油只是一句話的問題。

國家個國家之間交往,既然要看到長遠,也要看到眼前,單單看長遠是沒有用的,因為有時候眼前的機會是百年難的一遇的,錯過了眼前的機會,要等待一百年的時間,誰知道一百年後世界會是什麼樣子,誰知道一百年後伊朗這個國家還存不存在,別說伊朗存不存在,可能自己的國家存不存在都是個問題。

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今天你主導這個國家發展,你看得到一百年之長的發展路線,但是換個人上臺了可能沒有你這麼長遠的眼光,說不定會馬上改變你設定的路線,蔥這個角度來看,美國這個時候給出的好處不拿是白不拿。


一號風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木叔給大家看一張圖。這是去年至今年4月的全球對伊朗石油進口量的排名。

看到這張圖你是不是明白了,美國要想讓伊朗石油出口為0,需要讓圖上列出的這些國家和地區完全斷絕與伊朗的石油交易。可能嗎?這裡面不只有美國的歐洲盟友,也有政治立場和美國相悖的國家,更有一些是美國的敵人,比如敘利亞。一句話,美國是不可能把用強制力量,讓他們完全不購買伊朗石油的,伊朗的石油出口不可能是0。

其實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官員說這種話的意思更多的是帶有一種威脅的味道,而不是真正要讓伊朗一滴石油都賣不出去。因為正常人都知道,這根本不現實。


美國人是希望用狠話來讓伊朗回到談判桌前,把奧巴馬當局簽署伊核協議時的一些漏洞用外交和經濟手段,促使伊朗彌補。這也就是木叔之前在“悟空問答”其他回答中,和網友反覆提到的一個策略——“以壓促變”。

變化的一點就是伊朗立場變化;第二就是伊朗內部政局動盪。這是對伊朗而言。此外,變化還有對與伊朗關係不錯的國家和地區而言,諸如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如果能改變對伊朗的立場,那麼美國人的制裁就會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這些表格上的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立場已經改變或者考慮改變了。


比如印度。雖然印度在這個表格上排名第二,看著購買量大得嚇人,其實伊朗石油只佔印度需求的10%。


鑑於印度與阿拉伯人關係也不錯,一旦在美國壓力下放棄伊朗石油,轉而從沙特、阿聯酋等地採購,也不會增加太多成本,畢竟地理位置差不多,石油價格也差不多。因此印度方面已經傳出讓與伊朗做生意的印度公司“兩手準備”的消息。

另外,木叔的一個判斷是,美國會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與美國關係的態度,或者對伊朗石油需求的態度,來制定一個豁免名單。

比如在上一輪對伊朗制裁的時候,還是奧巴馬政府時期,就曾經給印度列入到了豁免名單中。也就是雖然制裁與伊朗合作的外國公司,但是印度公司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伊朗進行貿易。

所以不排除這次特朗普也會制定一些對伊朗石油貿易的豁免名單。畢竟完全制裁表格上的國家和地區,有點過於強硬,適當分化瓦解與伊朗合作的人,有利於建立對付伊朗的“統一戰線”。


木春山

美國國務院宣佈8月6日對伊朗實施自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直接經濟制裁。有目標,有期限。直接目標指向伊朗核心,石油出口對於伊朗來說是生死悠關的大事。

2015年,“伊核協議”六方會談經過艱苦談判,達成協議,最終在2016年開始實施石油換濃縮鈾計劃。對於此協議沙特和以色列表現出強烈反對。沙特甚至退出即選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表達不滿。

特朗普上臺改變在以色列立場,在中東問題上大力支持猶太立場。在拿到沙特千億美元軍購大單之後,有了改變美國立場的強烈動力。

2018年,隨著後“伊斯蘭國”時代到來,伊朗在打擊IS作用下降。敘利亞問題重回倒巴沙爾問題原點,美國公開要求伊朗軍事勢力退出敘利亞和伊拉克。

隨後伊朗“聖城軍”訓練指揮的10萬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交給伊拉克政府。在敘利亞戰場,伊朗訓練指揮的敘利亞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兵戰力與2015年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沙特等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再也不是對手,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發動的收復之戰節節勝利。東古塔一戰,反對派武裝徹底被打掉信心。

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伊朗秘密部隊背後支持下持續影響中東局勢。美國及其盟友認為,讓伊朗收手的最好辦法就是“經濟扼殺”。

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為下個月的經濟制裁鋪路。伊朗總統魯哈尼在昨天表態,伊朗不懼制裁,既然不讓伊朗賣石油,那麼大家都別賣。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取決於幾個重要因素:

  1. 英德法三個美國盟友是否有能力在美國給出的期限內拿出一份新的方案來,並聯閤中俄說服美國和伊朗重新談判。
  2. 從目前局面來看,短時間達成共識很難。因為美國要加太高,特朗普的目的是要伊朗停止支持敘利亞巴沙爾,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甚至是巴勒斯坦哈馬斯。
  3. 一旦美國實施制裁,國際社會出於趨利避害的大局停止購買伊朗石油。結果只有一個,伊朗重啟高濃度濃縮鈾計劃,發展核武。到此時,也就意味特朗普中東豪賭失敗。
  4. 事情一旦發展到這一步,必將美國和伊朗都逼進死角。開啟戰爭模式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旦美國動武,伊朗必然採取更加極端措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擴大矛盾拖沙特下水。引爆戈蘭高地和加沙拉以色列下水。中東大亂。

核子獵潛艇

美國霸權主義習慣還在,但是效果已經不再了。美國威脅世界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對不執行禁令的國家和企業實行制裁。乍一看似乎比聯合國還要權威,美國狂人當道對世界發出如此狂妄的禁令,有那個國家會服從?當然不排除有的國家企業為避損會有所調整,總體來看大多數國家會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美國狂人的禁令有點意思期限設定11月4日,三個月時間世界政治會有許多變化,尤其是變臉專家特朗普還會出什麼么蛾子。美國再三威脅要讓伊朗石油零出口,要讓伊朗政權更迭,這些都是狂言難以實施也無法做到。邪不壓正是歷史規律,特朗普邪惡政權遲早會退去,相信世界會理性對待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