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後,爲什麼織田信忠要自殺?

L雪媛

本能寺之變,大約是日本歷史上被提起次數最多的謀殺事件了吧?

本能寺之變

明智十兵衛光秀

1582年6月2日(日本舊曆)

織田信長手下近畿方面軍負責人明智光秀,偽裝成遵照織田信長的命令,出兵道前線參加對毛利軍的戰鬥,但是於半路調整進軍路線,突襲了京都。

居住於本能寺的織田家前任領主織田信長

居住於妙覺寺的織田家現任領主織田信忠

雙雙在突襲、圍攻後,在包圍中,被迫自盡。

為什麼織田信忠一定要自殺?

這個問題問的挺有角度,對於當時的日本武士來說,熟悉中國文化是受教育的標誌,理論上怎麼會不知道經典的理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

為什麼一定織田信忠會“facebook”(非死不可)呢?

先讓我們看看本能寺之變的經過

1582年6月1日——

明智光秀率領13000名士兵出陣;

晚上6點,明智光秀召集核心成員秘密開會;

眾人達成謀反協議;

1582年6月2日(凌晨)——

明智光秀向士兵們下達了偷襲德川家康的偽命令;

1582年6月2日(4點)——

明智光秀的士兵約3000人包圍了本能寺;

本能寺織田信長率領身邊百名親隨殊死抵抗;

1582年6月2日(8點)——

經過四個小時苦戰,織田信長自盡;

但是明智光秀一直沒有找到信長的首級和遺體;

織田信忠率領親衛約500人駐紮在妙覺寺;

聽說本能寺遇襲準備救援,但被部下勸阻;

轉移前往皇太子住所“二條城”;

織田家殘餘部隊約1000~1500人在二條城集中完畢;

明智光秀約一萬人與織田信忠展開對峙;

織田信忠說服明智光秀放走二條城裡的皇太子一家;

1582年6約2日(12點)——

明智軍對二條城的進攻開始;

約一個小時後,二條城落城;

織田信忠自盡;

因為織田信忠自己犯傻沒跑!

織田信忠是織田家的繼承人,軍事上的才能還是很不錯的。

父親織田信長年輕時候遇到過兄弟相殘的事情,所以從小就毫無保留的明確了織田家未來的繼承人就是織田信忠。

-織田家武將出陣前,織田信長都會帶著信忠一同參與;

-親自教織田信忠戰鬥方法和技巧;

-足利義昭把尾張守護、斯波家家督位置交給織田信長,信長推辭了,要求把這些交給織田信忠;

-滅亡武田家的甲州征伐,織田信長告誡信忠窮寇莫追,但是織田信忠在父親的部隊還沒有進入甲斐時候就長驅直入消滅了武田家,因此戰後論功行賞的會議,織田信長特別交給兒子主持,自己旁聽;

-擊破巖村城秋山信友、平定伊勢、擊破雜賀孫市、攻滅松永久秀、上月城擊潰毛利輝元、滅亡武田勝賴,可謂戰功累累;

· 所有的一切讓他過於自負了!

1、有些記述提到說,織田信長被夜襲驚擾後,第一時間以為是兒子織田信忠謀反!!可想而知織田信忠是不是已經露出了什麼野心!

2、曾經在陣前指揮時,因為織田信長與織田信忠的意見不同,父子倆人爭執不下,最終織田信忠在爭論中獲勝;

3、織田信長曾經在家臣誇獎少東家(織田信忠)時,發出了“只是看起來機靈的傢伙和白痴一樣”的評價;

所以————

在得知本能寺收到圍攻之後,織田信忠帶領500親衛就要趕去救援,家臣村井貞勝勸阻道:

本能寺那邊必然已經回天乏術了,御殿(主樓)都已經燒塌,說明敵人已經攻進寺內。二條城結構堅固,如果要打一仗的話,哪裡比較合適固守。

駐紮二條城之後,織田信忠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中就有人提出過“撤退回安土城,集中實力重新打回來”的提案,而織田信忠居然回答說:

“謀反的人可是那個人(明智光秀)啊,怎麼可能不在洛中的出入口處設置人馬?與其逃跑失敗被人在半路上給做掉,還不如堅決不退,在這裡大鬧一場吧!”

事實上——

明智光秀倉促偷襲本能寺,加上找不到織田信長屍體和首級,已經有些亂了方寸。

對於二條城的包圍進展相當遲緩,如果織田信忠當即決定逃跑的話,肯定能成功回到安土城東山再起。

因為......織田長益、水野忠重、山內康豐,據說最後替織田信忠介錯(切腹時幫助斬首)的鐮田新介都逃了出來。

因為織田信忠足夠要面子才沒有逃跑!

織田信忠骨子裡應該是很崇拜自己父親的人。

他也是織田家中幾個孩子裡最受到照顧的那個人,對於父親織田信長的尊重幾乎是無條件的服從。

-因為織田信長的正室濃姬沒有生育,於是認濃姬為養母;

-濃姬的弟弟齋藤利治被安排到自己身邊做家臣,但是以長輩之禮對待;

-織田信忠瘋狂喜歡【能劇】,但是在父親織田信長的建議(管束)下,立刻徹底的丟下了這個愛好,專心治理領地;

-信奉武士的尊嚴,身邊有大量忠於自己的家臣,不會在眾人前丟面子;

所以————

自盡前說道:

“面對謀反而逃跑,敵人會給這種機會麼?與其被雜兵殺死,我寧可選擇力戰後有尊嚴的死去”

因為求勝欲太旺盛?人生三錯覺?

我沒有寫錯字,是“求勝”而不是“求生”。

-織田信忠手下確實是有很多忠臣死節的家臣團;

-織田信忠身邊的500隨從一直跟隨左右;

-在京都附近,織田信長的馬迴眾大約1000~1500人緊急集中在二條城,準備禦敵;

-織田信忠自己就是織田家母衣眾出身,能征慣戰;

戰例一:

交戰開始後,織田信忠的部隊並不是固守二條城,而是打開城門短兵相接。全部戰鬥過程中,有三次打退了進攻二條城城門的叛軍;

——《蓮成院記錄》

戰例二:

一位叫做小澤六郎三郎的武士,寄宿在民家。聽說本能寺收到夜襲,織田信長殞命的消息後,立刻趕往二條城馳援織田信忠。

趕到時二條城已經陷入包圍,於是喬裝成明智軍的士兵,來到最前沿的城門口,看到正在作戰的織田信忠,直接上前打了個招呼,立即加入了城門守衛戰的戰局之中。

戰例三:

梶原景久的兒子,梶原松千代正在城下町養病,得知事變發生,立即與家中兄弟梶原又右衛門一同趕往二條城。

織田信忠非常感動,賜予長刀。兩人接受賞賜後轉身投入戰鬥直至陣亡。

戰例四:

“織田信忠第一個衝出來,揮刀之後,面向方向的17、8名士兵應聲倒地”;

“織田信忠看到後,殺入陣中的時候,使用(曾經)練習過的兵法——古流、當流中的秘傳奧義“英傑一之太刀”,旋轉~跳躍~我揮著劍~~連四周的草都倒伏了下來”。

《惟任謀反記》

戰例五:

織田信忠的小姓(侍從),有個叫做下方彌三郎的年輕人。

他因為奮戰腳被砍傷,肋部腸子都露出來了。織田信忠對他說道:

“真是勇銳之人,這輩子要賞賜你點什麼可能是做不到了,希望來生還有機會送你點什麼吧!”

彌三郎聽後帶著微笑重新投入戰鬥,直至陣亡。

戰例六:

沒有血緣關係的舅舅齋藤利治帶領福富秀勝、菅屋長賴、豬子兵助、團忠正等人,以小隊作戰的方式擊斃了大量的叛軍,震懾敵膽。

當得知織田信忠切腹自盡後,齋藤利治說道:

“現在終於不用為了別人珍惜自己的性命了!”

眾人也都衝入敵陣,盡數戰死。

結果是————

前往二條城作戰的明智光秀軍隊總數約為10000人;

織田信忠軍力最大為2000人;

明智光秀的軍隊陸續進攻,造成織田信忠的部隊陸續減員,隨後很多明智光秀的士兵爬上了朝廷大臣近衛前久家的高處,利用弓箭和鐵炮攻擊織田信忠。

這造成了織田信忠巨大的人員傷亡。織田信忠被迫撤回建築內,明智光秀的軍隊開始陸續攻入二條城,在城內放火。

織田信忠決定自盡,要求鐮田新介為自己介錯。要求切腹後隱藏首級,用拉門、榻榻米覆蓋屍身後放火。

而織田家的一門眾、郎黨等等全部固守建築死戰不退,最終盡數戰死,而這是為了讓織田信忠的遺骸燒的更為徹底,以免戰國織田家家督屍身受辱。


戰國泥趣史御伽眾

“敵人就在本能寺!”,喜歡日本戰國系列的一定熟悉這句話。

本能寺之變可謂是日本戰國轉折性的事件。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1582年6月21日),有著“第六天魔王”之稱的織田信長居住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誰也沒料到其得力部下明智光秀突然起兵謀反,率軍衝入本能寺,致使其主君信長自殺身亡,後信長的繼承人織田信忠隨後衝入敵陣討死而亡。幾近統一日本,結束戰國亂世的織田信長自此殞命,織田家也因此沒落,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

雖然歷史上是這麼寫的,但近幾年日本的歷史學家認為這種說法也許是錯誤的。因為沒有理由證明光秀為何要叛變信長,再者在目前日本戰國的正史之中,並沒有光秀出現在本能寺的記錄。因此這些學者認為明智光秀或許是背了黑鍋,而真正的主謀是柴羽秀吉(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並且千利休、蜂須賀等人也有參與。當然這些與題主提到的問題沒有太大關係。

按照目前史料的演繹,明智光秀髮動本能寺之變時,織田信忠並未在本能寺中,而是居住離本能寺不遠從妙覺寺。當知道光秀已經殺入本能寺後,信忠本來可以逃走,而後攢足勢力,為父親報仇。但是信忠卻沒有這麼做,他率領手下武士衝入本能寺中,與叛軍展開激戰,但是寡不敵眾。在父親信長死後,信忠本來有逃命的機會,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而然選擇了隨父親一起赴黃泉,用討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26歲的生命。

為何信忠明明可以逃走,但卻非要拼殺而死呢,這無疑就是自殺。其中不乏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織田信忠是真正的武士,是大和民族的英雄。對於武士來說,戰死沙場是榮譽,而逃走是可恥的,這是對武士道的褻瀆。武士寧肯死,也不能苟活,因此信忠選擇了笑著衝入敵陣,戰鬥到最後而死。

第二個原因:信忠對敵我力量的對比情況不明確,因此認為還有一定的勝算。這也就是所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織田信忠在此之前,已經經歷過數次戰役,並且多數以勝利終結。信忠對自己非常有信心,更不畏強敵,因此才放棄逃走的機會,選擇了戰鬥。

第三個原因:信忠與父親信長的感情深厚,他不能丟下父親,哪怕是父親的屍體也不能丟下,因此信忠選擇了這種自殺方式。

織田信長是個戰國英雄,織田信忠如同父親一樣,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英雄。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織田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