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瓜農的西瓜都爛在了手裡,我們吃到的西瓜依舊這麼貴?

用戶63981219856

其他網友已經從市場信息不對稱、傳統瓜農不做市場分析等這一主要角度來做出分析了,我這裡就不做多餘贅述。下面我們主要從為什麼我們吃的西瓜還這麼貴來說說吧。

現在已是6月底,正是吃瓜好時節。普通小區附近,基本上麒麟瓜的市場價格能賣到1.98元/斤-3.98元/斤不等。而西北沙漠瓜大概是在1.5元/斤-2元/斤的樣子,美人蕉是1.98左右。

我們來看一下,同樣的品種,不同的門店裡的價格差異就有一兩元之多,這裡面其實進貨成本是差不多的,而賣出來的那個價格差異還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

1、附近商區西瓜平均價格

這個就跟賣菜一樣,通常一個商區內的賣家都會有自己的一個“行情”,如果哪家賣的價太低是會拉仇恨的。

當然對於一些新開的店子出於拉客源考慮,搞特價甩賣之類的特殊情況除外。

2、商家的人力、門店等成本因素

一般如果是有聘請很多工作人員並且店面在門店租金較貴的地區的話,其店內的西瓜價格通常會較一些小店子貴上那麼一點。

3、田間地頭到餐桌中間的成本費

如果是要將農民的西瓜拉到城市裡售賣的話,那麼中間的運輸成本費自然也會是消費者買單。

因此農民賣瓜不賺錢,市民吃瓜又太貴也就是不足為奇了。當然如果你住在批發市場附近,或者願意跑到批發市場去批量購買,那麼“吃瓜貴”或許就不成問題了。


土地論壇

這體現了農戶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等的問題,瓜農不瞭解市場價格,消費者不知道收購價。

按照道理來說,西瓜的價格應該由供給和需求來決定,供大於求的時候價格降低,供過於求的時候價格升高。很明顯現在的狀態的供過於求。

在整個市場上量很大的情況下,果農要想把瓜賣出去並且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還必須要保證西瓜的品質。為什麼瓜農的西瓜都爛在了手裡,我們吃到的西瓜依舊這麼貴?是因為瓜農種出來的瓜跟我們在城市裡實際買到的瓜並不是一批瓜。好的瓜自然能賣出比較好的價錢,而且不愁賣,關鍵是那些被淘汰的品種,品質差,得到的市場反饋自然就很差。

瓜農也要及時上網瞭解市場行情,不要看到價格稍微上來了就使勁擴張種植面積,而是要想如何才能種出更好吃更高品質的西瓜。物以稀為貴,如果大家種出來的都是品質比較差的品種,自然市場是會將這批瓜淘汰的。



鮮農場

農產品滯銷的新聞這一年是看的太多了,什麼白菜爛地裡、西瓜爛地裡、桃子往河裡倒,真的太多太多,之前有個粉絲朋友還拍過一段視頻來問我怎麼辦,他們村好多人種西葫蘆,根本賣不出去,只能一車車拉去倒村邊的河裡,邊到邊問我,你看這多好的西葫蘆啊,怎麼就沒人買呢?明年真不知道種什麼好了,唉。

看著心疼,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傳統農產品市場的悲哀,最辛苦種地的農民永遠都是賺的最少的。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到產地收購的菜販子永遠都會告訴農民,這個不好賣啊,就只能給這麼多,價高了我賣不出去要虧手裡的,農民沒有辦法,就只能賣。

原本在產地幾毛幾分錢進來的蔬果瓜果,二道販子加點價,運費什麼的加一加,到了產地批發市場再加點兒價,從產地運輸到各地又要運費,到地方價格又得加一點。在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裡可能被擺攤的菜飯買去零售,也可能被各大超市、飯店訂走。

被零售菜飯買走的蔬菜水果,就要再加上路費、攤位費,另外加點辛苦費。超市買走的呢,包裝的精美一些,新鮮的價格賣的高點,不新鮮的降價賣,反正怎麼著超市都不會虧。飯店買走的,做成菜品出售,那價格更不知道翻了幾番。

你看這個蔬菜水果,買到手要加這麼多次價,它能不貴嗎?

感謝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隨著氣溫的不斷飆升,瓜地的西瓜也如同這火辣天氣一樣大面積成熟,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天的西瓜出現了滯銷的狀況,瓜農們的庫存也急劇飆升,誰來“消滅”這些庫存?相信瓜農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趕快出現採購商客的身影。

聽到這個消息, 愛吃西瓜的你是不是開始興奮了,似乎覺得今年的西瓜肯定是又好吃又便宜。在市場上可以隨意挑選。那麼西瓜市場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然因素有很多,不能是產出過量的單一因素就會直接影響到價格。其中最主要的環節就是農產品供銷鏈,一般情況下,當農戶開始種植農產品的時候,大的商戶就會給農戶下了訂單(對於規模較大的農戶)。

待成熟後商戶直接把農產品運到大型批發市場進行批發,經批發商轉手給小販,再由小販把農作物零售給消費者。這一過程下來至少會倒3-4手,對於一二線城市甚至倒手次數更多。

有買賣就有利益的存在,每倒一手,產品的價格就會增加一些。其實不僅農產品如此,其他的生產生活資料也如此。這就是瓜農手裡西瓜滯銷,我們吃便宜西瓜的原因。我清楚的記得,幾年前大爺家自己紅豆在農村大集上賣4元/斤,而在城裡的超市裡居然高達8.8元/斤,可見中間倒手的價格增加程度。

這一過程下來至少會倒3-4手,對於一二線城市甚至倒手次數更多。有買賣就有利益的存在,每倒一手,產品的價格就會增加一些。其實不僅農產品如此,其他的生產生活資料也如此。這就是瓜農手裡西瓜滯銷,我們吃便宜西瓜的原因。我清楚的記得,幾年前大爺家自己紅豆在農村大集上賣4元/斤,而在城裡的超市裡居然高達8.8元/斤,可見中間倒手的價格增加程度。


易笑之韻

家裡一直或多或少的都種著西瓜,並且上學時候也曾經對於這個問題專門做了一次調研,曾經吃過0.1元一斤的西瓜,也吃過1.5元一斤的西瓜,從開著拖拉機的小販手裡兌過西瓜,也從沃爾瑪商超裡買過西瓜。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西瓜的上市週期短,存儲成本大。我個人認為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西瓜作為季節性水果,大規模成熟在六七月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再加上西瓜很難儲存,或者個兒大,佔面積,存儲成本較大,長期儲存口感不佳,所以我們要麼是在西瓜扎堆上市前後吃昂貴的西瓜,要麼在西瓜上市時吃的夠夠的。如果西瓜和土豆一樣容易存儲,不那麼容易壞掉,他的價格浮動也不會那麼大。

二、信息流的不對稱。已到西瓜大規模成熟,瓜農頭疼怎麼賣出去,批發商頭疼如何購買到低價優質的西瓜,並且很多批發商是和固定的大瓜農合作的,如何保證這些大瓜農賣的就是最便宜最好的西瓜呢?好在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農村網絡覆蓋也越來越廣,這個不對稱應該會慢慢好一些。

四、進城難。真真正正的消費能力都蘊藏在城市裡,然而進城難,難於上青天!進城第一關,交警。現在很多城市都是禁止農用機動車輛進城的,但是農村除了三蹦子就是拖拉機了,如果你硬著頭皮非要進去,還是個倒黴的主兒,一不留神被交警扣了,罰錢不說,西瓜也可能全賠進去。進城第二關,城管。城管與瓜販的恩恩怨怨可以出一本書了,不是你沒收我的東西,就是我拿刀子捅你,是是非非糾纏不休,網上一搜一大推,雖然現在有的城市相關部門專門設置了進城時間點或者臨時售賣點,但是對於這麼多瓜農來說,所起的作用只是九牛一毛,甚至還不到一毛。

五、大批發商對市場的控制。只要有利潤,就有暗流湧動。

綜上,所以大部分的瓜農都是抱著僥倖的希望種下了西瓜,最後有懷著肯定的失望看著西瓜爛在地裡,城市裡的居民依然抱怨,這瓜真TM貴!


大白菜小地瓜

蔡老闆:再一個現在出現高溫天氣,水果不易儲存,銷售商壓低價格急於出售,導致價格急速下降。我覺著後期隨著高溫的到來,西瓜價格還會有小幅走低的空間。同樣在貴州遵義市,當地的西瓜從陝西、雲南等地進貨。據當地批發商宋培秀介紹說,外地西瓜批發價與去年同比每斤下降兩角左右,銷售量也在下降。受到銷售量的影響,今年做西瓜生意還虧了錢。

據遵義市馬家灣水果批發市場楊先生介紹,去年的價格還要好一點,去年這個時候最少七角一斤,今年總體上比去年便宜兩角錢左右。主要原因是氣候不穩定,就是前段時間一直在下雨,今年做西瓜的生意總體和去年就差多了,很多人都虧本了,前幾天一車西瓜就虧幾萬。

相關數據表明,6月底開始,全國各產地的西瓜大面積成熟,但南方西瓜主銷地連日暴雨,需求量減少,交通不便,加劇了全國西瓜價格下滑。一畝田市場分析師杜鵑介紹:截止到7月17日,全國西瓜主產區價格已經下滑到0.44元/斤,與一個月前0.8元/斤相比,下跌幅度近五成,西瓜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下滑速度放緩。
    目前,南方暴雨漸停,湖南、廣東、四川開始走貨,甘肅、寧夏、河南和山東等西瓜主產區正處於上市中期,預計在一個月內市場上的西瓜供應仍相對充足,但因目前的西瓜價格幾乎已經觸底,所以後市價格主要以平穩為主。從中長期來看,八月底當各主產區西瓜漸漸下市後,市場上西瓜的供應量有所減少後,西瓜價格才有可能會出現反彈。

      農業洞察

      為什麼瓜農的西瓜都爛在了手裡,我們吃到的西瓜依然就這麼貴?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也是目前我國種植業的農戶最大的苦惱。每當看到新聞上說哪裡的種植農民,種了大片的蔬菜水果,由於銷售不出去,爛在地裡沒人要。由於大多數農民基本上只懂得如何種植,而對於銷售的問題,就只能靠運氣。

      對於一些瓜農種植戶來說,種植的面積可能會比較大,投入的資金也自然很大。很多農民都是將所有積蓄都投入進去,感覺就像一場賭局,充滿了風險。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經常買西瓜吃都是2,3塊錢一斤,而瓜農幾毛錢一斤都沒有人收購,爛在地裡都沒人要呢?

      一、西瓜市場供過於求。由於很多種植戶對於市場瞭解不深,也大多憑自己的直覺選擇種植什麼。對於有些瓜農來說,如果去年西瓜賣的好,賺了錢,很有可能今年就會擴大種植面積,而且會吸引別的農民也去種植西瓜。

      如此一來,很有可能當年西瓜產量比往年增加很多。而市場的飽和度是有限的,一旦超過市場需求,那麼就會出現市場供過於求,西瓜價格必然大大縮水。此時西瓜就變得不值錢啦,農民只能賤賣出去,有時候只要給錢就賣,這種情況真不是說少賺點點事情,而是能少虧就少虧點局面。如果市場西瓜太多,自然就沒有人會來收西瓜啦。

      二、農民的銷售渠道有限。對於農民來說,特別是大規模種植的瓜農,他們不可能自己去零售,這樣時間成本太大,而且賣的比較慢。西瓜的銷售基本上都是靠經銷商上門收購,價格也基本上經銷商說了算。如果給的價格過低,無法讓種植戶滿意,那麼瓜農可能也不願意賣,最後都爛在地裡了。

      三、附加銷售成本的增加。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水平不斷上升,而西瓜的銷售成本也同意增加了。每年夏天市場上吃的最多的西瓜就是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的西瓜。由於氣候條件與地理位置的原因,這些地方的光照特別充足,再加上晝夜溫差大的因素,種出來的西瓜味道比普通西瓜的要甜很多。

      同樣品種的西瓜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味道往往都會相差很多。因此如果這些地方的西瓜比較受大眾喜愛,經銷商自然會選擇這些地方購買西瓜。然而西北地區離內陸尤其是南方地區路途遙遠,那麼西瓜的運輸成本必然大大提高,再加上經銷商之間的轉賣產生的價格差,最終都要算在消費者身上。這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西瓜產地西瓜幾毛錢一斤,到了城市裡,價格一下翻了好多倍,就是這個原因。

      四、市場調控。市場的承載量是有限的,西瓜的產量如果超過市場飽和,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得到調控。經銷商為了穩定市場價格,相互之間配合,保持市場的供給量。如此一來,當市場西瓜需求量到達一定程度,就會控制西瓜的量,來達到穩定價格,防止西瓜過多,導致價格下降。此時瓜農的西瓜就會無人問津,就算低價賣都無人收購,導致西瓜爛在地裡。

      農村的種植農民,往往是貢獻最大者,利益最低者。這應該是所有農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像,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農民的命運在經銷商手中,而經銷商把控著西瓜的市場行情,在這個過程中,種植戶的利益自然是受限制的。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金色年華163818531

      這個問題,農村人農民工萬歲看到的晚,你們的回答基本正確,但是你們找不到根源在那裡,只有農村人農民工萬歲知底知根。

      過去種瓜各家各戶種,全家人去賣瓜,一二畝西瓜,一兩天賣完了,現在不同承包戶種,一種都是一二百畝,找不到對口,瓜送給誰,那怕便誼點也賣,不然賠完了。這就是事蹟情況,瓜爛地裡,就那麼幾戶,農村人農民工萬歲也都是買著吃。這誰都不能原。農村的走向。



      農村農民工萬歲

      為什麼滯銷低到1分錢都沒有人收,而在城市端的菜價並沒有因此大幅度降低,甚至高出30倍(以此次蒜薹滯銷為例:地裡0.1元/斤,城裡3元/斤)。城裡菜價為啥這麼“任性”?地頭價和市場價竟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種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

      1 菜價從地頭到餐桌的成本裂變

      到這個時候,原來0.5元的上海青成本就變1.585元了,漲了兩倍,蔬菜從地頭到餐桌的成本,不只是收貨成本,還有流通成本,大家不要再習慣性的忽略中間的包裝、物流、銷售成本了。

      2 果商菜販也得“謀利”

      凌晨時間,估計大傢伙都在睡覺,果商菜販已經在為我們今天飯桌上能吃到新鮮蔬菜而忙碌著。

      果商菜販也得為自己“謀利”,如海口菜籃子市場規定,菜販們零售蔬菜,保證每種菜每斤至少都有一塊錢的利潤,即:每天起早貪黑賣出200斤蔬菜,每月有6000元毛利潤(在一二線城市也算中低端收入),所以菜貴不要再錯怪菜販。

      據業內人士分析:菜價上漲與流通和零售環節關係也不大,菜販子多得很,菜價很透明,信息傳播很快,哪個菜販子哄抬物價,那就是自找苦吃。經營冷庫的也多得很,“囤積居奇”的風險也很大,絕不會穩賺不賠。零售環節也一樣,同行的競爭也很激烈,也不可能哄抬菜價。而某種菜價的突然上漲,那是市場機制為確保這種蔬菜正常供應的自動調節行為。

      3 滯銷帶來的降價影響基本只是發生在滯銷的地方

      徐聞菠蘿2毛一斤嚴重滯銷

      農產品產地發生滯銷的原因:如遭遇不良天氣品質下降、被一個新的產地所代替、跟風種植、階段性供過於求、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等等,而經銷商的採購價格其實與之前並沒有多大的降幅。比如最近徐聞菠蘿2毛一斤嚴重滯銷,據瞭解,受年初寒潮影響,部分徐聞菠蘿品質下降,導致價格低賤、市場滯銷受次果衝擊。而從菠蘿交易市場看,品質好的靚果還是有的,承包大戶還是賺錢的。因此,滯銷帶來的降價影響基本只是發生在滯銷的地方。

      4 城裡人買到的果蔬大多不來自滯銷產地

      很多地處貧困山區的農戶由於地理位置偏僻,運輸成本增加,也未能與外界進行良好溝通,導致沒有客商收購滯銷,客商通常會選擇其它更具優勢的供貨地。而貧困山區的農戶因為沒有能力建設冷庫,做深加工,導致菜只能爛在地裡。因此,城裡人買到的果蔬大多並非來自滯銷產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