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姐弟」養成記:父母不在身邊 學習全靠自覺

“北大姐弟”養成記

“北大姐弟”养成记:父母不在身边 学习全靠自觉

周川和父母。

“北大姐弟”养成记:父母不在身边 学习全靠自觉

周川姐姐周寧在北大留影。

兒女雙全,是中國父母的傳統願望,如果兒子女兒不僅是同月同日生,還先後考上北京大學,那該有多高興。

6月22日,高考成績出爐,遂寧理科考生周川考出了718分的高分,一家都很高興。讓人驚訝的是,早在去年,周川就已經被北大錄取,但他放棄了,他說:“我不喜歡醫學專業,還是想讀數學專業。”

更讓人驚訝的是,2016年姐姐周寧就考上了北京大學,被醫學專業錄取。“兩姐弟先後被北大錄取,是我們一家最大的幸福。”爸爸周祥聰說。

從不補課的弟弟

跟著姐姐去了北大

從不補課,從不要父母輔導,小學起,周寧和周川就是其他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父親周祥聰說,周寧和周川從小都不愛看動畫片,最愛讀書。只要有零花錢,自己就會去買書看。“兩姐弟讀書都很快,一本書不到兩週就學完了。”周祥聰說,周川三年級時,老師主動建議讓孩子跳一級。“老師說,四年級的書,周川隨便看一下就會了。但我想著,兒子本來讀書年齡就小,沒答應。”

今年以718分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學的周川,從五年級開始,就和姐姐一起,跟父母分開了,姐弟倆來到遂寧讀書。“我們都是小學文化,從來沒有輔導過兩姐弟。我的岳父岳母也是農民,更不懂學習方面的事,都靠兩姐弟自覺。”周祥聰說,“周川不聽話的時候,我倒是打過他好幾次,不打不成人。”

閒暇時,周川喜歡練字。周祥聰說,兒子寫得一手好書法,從小就是學校裡的“春聯小王子”。“高考語文他估分118分,但考了133分,我們猜測跟字跡漂亮很有關係。”

“爸爸媽媽在學習方面,給我們壓力很小,都靠自覺。”周川說,自己幾乎從不找老師“開小灶”,都按照課堂要求來學習。“當然也會有開小差的時候,但下來會自己弄清楚。”

而在周川的記憶中,爸爸媽媽從小就告訴過姐弟倆,北大清華是最好的學校。“當時我和姐姐,就想以後要讀北京大學。”周川說,“前年姐姐發來她在北京大學門口的照片,很激勵我,我就想自己也要考上。”

從小愛拼成績

競爭中兩人不斷成長

NBA傳奇球星雷吉·米勒,和他的姐姐雪莉·米勒一樣,從小都愛打籃球,兩人長期在球場上單挑,相互競爭成長。後來,兩人都成為籃球史上的傳奇。

周川姐弟也很神奇,姐弟相差兩歲,都出生於3月16日。“都是順產,沒有選日子!”周爸爸笑著說。

從小到大,姐姐和弟弟就愛相互競爭。“中考成績,860的總分,姐姐831,弟弟考了822,差了一點,還有點不服氣。”周祥聰說。

周川立下考北大的志願後,又把專業瞄準了數學系。“我很喜歡數學,北大數學系又是全中國最好的,所以立志考北大數學專業。”為了實現這一夢想,2017年,周川甚至放棄了北大醫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不然去年就可以和姐姐相聚了,還是一個系。”

“姐姐除了給我發照片,從來沒給我講過北大的故事,也沒有專門說過鼓勵我的話。感覺她對我考上北大,是很有信心的。”周川說,“我們都是平常心,沒有特別興奮,一切順其自然。”

父母長年不在身邊

但平淡的愛最幸福

語文133分、數學148分、理綜291分、英語146分,周川高考總分718分。高考分數出爐的夜晚,周川的親人好友齊聚彭山,家裡好不熱鬧。

但相比於石破天驚的分數,“北大姐弟”的生活,卻是平淡的幸福。

周川的母親是遂寧安居人,父親是浙江人。為了兒女能回四川讀書,在周川讀小學時,父母就從外省回到四川,現在在彭山經營一家酒店。

“我們在他們的學業上,幾乎沒有操過心。”周祥聰說,每隔一週,他和妻子會給周寧周川姐弟打打電話,問問成績,但更多的是寒暄下生活。“我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也從沒想過,姐弟倆能相繼考上北大。只能說,幸福來得太突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