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勞力士不生產陀飛輪腕錶?

瀟灑玩表FK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問題。

第一,陀飛輪是三大“頂配”級複雜功能(其它兩個分別是三問和萬年曆)之一,擁有這些功能或這些功能之一,某種程度上都意味著一個鐘錶品牌的製表實力不能小覷,而且具備這樣的功能的手錶往往也會價值不菲,一般都會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比如這枚積家大師系列5082420腕錶,這枚腕錶搭載自動機械機芯,錶殼為18K玫瑰金材質,具有陀飛輪功能,表徑42毫米,防水50米,參考價格620000元(以實際價格為準)。

第二,勞力士的確沒有陀飛輪腕錶,也沒有三問和萬年曆手錶,勞力士最複雜的功能也就是計時和雙時區等功能。以勞力士的製表實力,擁有這些技術其實都不是難事,比如多招幾個製表大師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勞力士並沒有這麼做,因為勞力士有自己的定位,比如一直追求腕錶的穩定性(也可以說是“皮實抗造”),包括蠔式結構、機芯、904L不鏽鋼等讓勞力士錶款更加“穩定”。甚至勞力士賣的最好的錶款就是一些只具有一些基本功能的鋼表,比如水鬼、鋼迪等。

因此,雖然簡單,但勞力士就是勞力士。


腕錶部落

不是沒能力,而是沒必要。

1、品牌核心價值觀:實用、耐用。

雖然大家都習慣性覺得勞力士是“壕表”,但人家從建立品牌到如今,核心價值觀一直是最基礎的實用、耐用,真心沒有浮躁過。勞力士也是如今少見的幾乎不做背透錶款的品牌,不是機芯打磨得不夠精緻,而是覺得這種審美上的噱頭沒必要,不如將此部分成本拿來多測試幾遍機芯的穩定性。

而陀飛輪,作為傳統腕錶界公認的三大複雜功能之一,最初被髮明出來是為了降低機芯受到的地心引力的影響,增進走時的精準度。這個訴求放到現如今來,用硅遊絲等現代技術等都可以完美解決。如今陀飛輪藝術價值遠遠超過了實用價值,所以實用主義的勞力士必然不會去費力搞這些對它來說是“花架子”的東西。

2、品牌定位。

勞力士算是豪華腕錶的中間力量,比起PP、江詩丹頓、愛彼那些頂級奢華品牌來說,核心價格自然是低很多,真正的市場基本集中在5W到20W的區間。

而陀飛輪表的價格大家都是知道的,大幾十萬到幾百萬都很常見。這個東西要按照勞力士的嚴謹勁兒去做,成本核算完了,整表價格定然也要飆到大幾十萬去,對勞力士整個的價格穩定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3、市場策略。

勞力士的天價表,從來不是靠添加各種複雜功能,而是走披金戴銀鑲鑽石的路子:)

勞力士的思路就是這麼奇葩,但正因為這種奇葩勁兒,才成就瞭如今獨一無二的勞力士。成就了人們對其機芯品質的“無須擔心”。因為拿到一隻勞力士錶,你會清楚地知道,花出去的錢都在機芯以及寶石上,而不是其他。


表小姐的客廳

後來,等到徹底的瞭解了勞力士這個品牌,和它推出的腕錶系列以及款式之後,才瞭解其背後的深刻含義。不做陀飛輪款式的腕錶,並不代表勞力士沒有能力製作出來陀飛輪款式的腕錶!

相比勞力士自產的機芯而言,陀飛輪其實並不耐用,而且也不耐操。非常的嬌貴。而且陀飛輪難以裝配、易損壞、難以保養、難以維修的缺點即使發展到了今天,也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變和提升,而這些缺點都是勞力士所不能忍受的。對於追求堅固耐用,走時穩定的勞力士而言,陀飛輪就是一種被淘汰的技術。

其二是由於勞力士的產品定位導致的,勞力士一直致力於生產製作高精度並且穩定可靠的腕錶,所以,你能夠看見勞力士旗下幾乎沒有多少複雜功能型腕錶。

勞力士的追求的精度自己生產的機芯已經完全能夠達到要求,即可以做到日差2秒以內。雖然,陀飛輪機芯設計製作之初的目的就是提高手錶腕錶的精準程度。但是許多陀飛輪款式的腕錶的走時誤差其實還不如勞力士。

所以,你看,陀飛輪走時精準度不如勞力士的自產機芯,耐操程度也不如勞力士自家的機芯。而勞力士的產品定位又是走時精準且可靠耐用,那麼自然而然勞力士不會生產陀飛輪的款式。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勞力士為什麼不做陀飛輪?

首先,我們瞭解下陀飛輪,其創意在於將鐘錶核心的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之內,使得框架圍繞著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規律性地360度旋轉;這樣,原本擒縱機構是固定,因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誤差;可當擒縱機構做起360度旋轉時,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

陀飛輪的結構比較複雜,在那個時候,加工設備沒有現在精密,所有零件都要依靠手工;打磨工藝是最費時的工藝,還需要控制陀飛輪每一個零件尺寸,調節好擒縱、遊絲,才能讓陀飛輪運作起來。當時,鐘錶機芯發條裡面的動力本來就不多,還要帶動一個活動框架。這就需要陀飛輪做的很輕巧,這困難之處,也是為什麼勞力士不做陀飛輪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勞力士完全有能力做陀飛輪,但品牌並不考慮做陀飛輪腕錶。彌補誤差的工藝增多,陀飛輪也漸漸失去了原來的實用價值,轉變為“藝術價值”。而勞力士一向追求耐用、堅固、走時精準,保持現在勞力士的特點,這不是很好嘛?


HK修表師

說勞力士為什麼不生產陀飛輪,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勞力士為什麼不生產複雜功能。其實勞力士不是不能生產複雜功能,也不是沒有這個技術,而是不願意生產。一提到勞力士,大多數人的感覺就是可靠,質量可靠,品牌可靠,風格也可靠。可靠、精準、耐用,這些都是勞力士最閃亮的標籤。一句話來說,就是勞力士夠硬。勞力士的風格如此,另外為了保持堅挺的品質,所以基本不會做太複雜發功能。


腕錶時代

這個問題要去問勞力士了。

但是以我個人的理解,陀飛輪的目的是減去地心吸引力對腕錶精準度的影響,而勞力士在精準度方面已經達到登峰造極,陀飛輪豈不成了雞肋?!

勞力士沒有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