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爲什麼不修建輕軌?

錢龍爺明日么雞

誰說西安沒有輕軌,西安是真的有輕軌啊!

這所說的西安輕軌就是曲江旅遊觀光輕軌,大傢伙都把它叫“大唐新幹線”。西安輕軌從2011年4月7日開工建設,2013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完成了首次普通遊客試乘工作,到現在已經通車了。票價是每個人80元,西安輕軌全部採用高架模式、單軌結構,將各功能區、各景點有機連接,在融入高科技旅遊元素的同時,解決大景區旅遊交通連接問題。輕軌全長9.3公里,共設11個車站,基本包括曲江景區的大部分景點。


既然西安已經有輕軌了,那麼題主想要表達什麼呢?大貓猜測題主可能想問西安主城區為什麼沒有修建輕軌,如果是這樣的話,大貓可以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輕軌運載乘客少。與地鐵相比,地鐵編組車廂多於輕軌,高峰時段可以達到地鐵3-6萬人/小時,高峰時段輕軌運力約1-3萬人/小時。目前西安人口數量正在不停的增長,所以輕軌完全滿足不了巨大的客流量!

第二,西安是一個古都,不管地上還是地下都不能輕易“開土”。我們都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所以西安地面上有很多古樓,地下又有很多的文物,不管是哪一樣都不能被破壞掉,這也是西安主城區不能修建輕軌的原因。

第三,不得不承認西安是國內地裂縫災害最嚴重的城市,所以如果架高架的話,地裂縫錯位運動會導致地鐵隧道變形,破壞性極大。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西安的輕軌也是有的,比如地鐵3號線出廣泰門站後就是輕軌,規劃中的魚化寨到昆明池也是輕軌,但主城區是真的不適合建設輕軌。

考量有4點:

輕軌會更大量級的破壞西安地下的文物;

輕軌會造成市區噪音汙染;

輕軌會面臨高昂的拆遷成本;

輕軌會造成客流量運載力不足。

1、有人說西安地鐵修建慢是因為地下文物,其實相對於西安的黃土溼陷地形和地下裂縫來說,西安地下的文物還真算不上什麼。

修建地鐵普遍在地下20米以下,有些地段修的更深,這成功避開了文物,並且西安的主要墓陵之下一般都不會修建地鐵,成功避開。

但是輕軌這個東西,需要修高架橋,而西安的地質太差,必須打更深的樁基,這樣從地面往下打樁,肯定會對文物造成不可磨滅的破壞。

2、就是對市區的噪音汙染。

輕軌攀爬到城市高架橋上,高過公路立交橋,但不可能高過高樓,而西安市區內人口密集,肯定會轟隆隆的,擾民不斷,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而且有些地段肯定不能修建高架橋,比如大雁塔和鐘樓都對建築高度有明確限制,你怎麼敢修。

3、如果說西安的地質會加大輕軌的修建成本,那麼和改道拆遷,安撫拆遷的人們來比較,真的不算什麼成本了,如果遇到拆遷釘子戶,你修到他那裡了,他的家就在哪擋著,你解決不了問題就無法繼續施工,強行施工又會有其他麻煩,難道你要停工改道另建嗎。

顯然修建輕軌,更大的挑戰是人。

4、西安已修建和規劃中的地鐵加到一起有23條之多,互相之間錯落有致,共同組成了西安的地下交通城市圈,而且地鐵的編組多,載客量大。

但這一點輕軌顯然做不到,都說修建地鐵的成本比輕軌大,但種種麻煩和問題來說,西安市內還是更適合修建地鐵。

並且西安不是沒有輕軌,就像北京一樣,市內普遍都是地鐵,往外環擴散開來,人煙密集度低但人口居住多的地段鋪設輕軌。

相信隨著西安城市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大西安的人口也會越來越多,遠途的輕軌就會跟進建設開來了。


李阿冰

1、西安有輕軌

嘗試在網上搜一下西安輕軌,你就會查到西安已經有輕軌了。

西安輕軌,即西安曲江旅遊觀光輕軌,全部採用高架模式、單軌結構,將各功能區、各景點有機連接,在融入高科技旅遊元素的同時,解決大景區旅遊交通連接問題,機車採用電力驅動,橡膠輪運行,運行無噪音,零汙染。

2、西安並不適合建輕軌

很多人所理解的輕軌就是:地下跑的是地鐵,像重慶那樣在城市地表上來回穿梭的才是輕軌。其實這一直是個錯誤的認識。


西安文物的確比較多,而且文物一般埋得並不深,地下五米以上,很顯然如果架高價對地下文物破壞更大,而地鐵一般都很深,15-20米以下,可以通過加深而避開文物。

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地上文物,據說二號線在鐘樓附近鋪設的減震彈簧每公里造價2000萬,那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另外,所謂的古城風貌不得不考慮在內,城牆內、鐘鼓樓、大雁塔附近都限高,如果搞成輕軌,那成什麼樣子了?那不成還得有輕軌跨過城牆延伸出來?


花兒戶外

地鐵和輕軌的區別:

1.地鐵一般重量較大,大於13噸/節,輕軌小於13噸/節。2.地鐵運力比輕軌大。因為地鐵編組車廂多於輕軌。高峰時段可以達到地鐵3-6萬人/小時,高峰時段輕軌運力約1-3萬人/小時。3.由於運力和重量的不同,輕軌車站佔地面積更小,造價更低。4.地鐵的平面曲線半徑不小於300米,而輕軌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間。二者並不是地上和地下的區別。


修建地鐵的原因

主觀條件:西安的經濟能力和人口密度決定了可以建設地鐵出行。發改委關於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意見:二三四線城市建設地鐵,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經濟產值必須超過3000億元,二是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不能少於300億。簡單來說就是要建地鐵首先經濟實力要夠,二是不能過度透支其他方面的財政支出。這兩點西安都滿足。

去年包頭等三線城市的地鐵建設均被髮改委叫停了,原因就是避免建設地鐵導致城市財政赤字過大。

客觀條件: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地帶,除了文物遺蹟比較多需要保護,其他因素均不構成建設地鐵的限制。以重慶濟南為例,重慶多山不適合修建地鐵,以輕軌為主;濟南城內地下水豐富,修建地鐵可能影響到趵突泉。以上這些地質原因西安都沒有。

此外,只要硬實力達標,至於修建地鐵還是輕軌並不是絕對的。但是一般來說主城區人口密度、建築密度較大的情況下,修建地鐵優點更多。地鐵基本不佔據地上面積,不用修高架橋,不僅美觀而且不影響地面交通,尤其像平原城市,地面土地可以說是寸土寸金。中心城區修建高架軌道需要拆多少樓房?佔據多少土地呢?

西安不是不建輕軌,而是在需要的地方、需要的時間就會修輕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