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信開始收費,你還會繼續使用嗎?

奔跑的劉球球

從個人原因來講,本來免費使用的軟件,讓我繳費並享受相同的服務,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用戶體驗,這樣的軟件還留它何用。

得人心者得天下,相信擁有強大智囊團的騰訊公司不會讓這種失去用戶源的狀況發生。

智聯校園 學生牛帥兵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一是遊戲盈利。










林海

Google 不收費,但是Google 是世界上最大的、收入最高的廣告公司。

1、一個打通社交、內容、消費閉環的內容平臺

2、能夠激發用戶競爭意識的遊戲公司

僅僅是跟朋友們的遊戲競爭與排名,就能夠帶來多大的想象空間?這可是八億用戶的規模!只要遊戲既有趣,又有團隊性、競爭性,就像17年的王者榮耀和吃雞手遊,只要有趣,就是國民級的遊戲。


3、最大的社交平臺


對於商業模式的思考,一定要考慮得深入,這才是我們洞察力的源泉,不能問一些傻問題;這種問題如果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問我,我只會報以一個「看我眼神自己體會」的白眼。


任易


波士財經


曾少賢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屬於非常典型的「用戶心態」。

什麼是用戶心態呢,就是覺得自己反正是用戶嘛,只知道用戶該知道的就行了,也不關心別的,甚至還以此為榮,好像自己很了不起、有很多決定權似的。

倒不是說用戶不牛逼,或者覺得自己牛逼有什麼不對,而是說這樣的心態往往會阻止自己有更大的成長。


只要你具備小學數學的知識,你就應該能解出這道題:

如果一堆火柴有 12 根,你和小明可以輪流取火柴,每次可以取 1 根或者 2 根。誰取走最後一根誰就算贏了。問:如果你想必勝的話,應該先取還是後取?

真的,小學數學就夠了,加減法麼。

怎麼解?

倒推:

  • 如果最後只剩下 1 根或者 2 根,該你了,那麼你就必勝。

  • 如果最後只剩下 3 根,該小明瞭,那麼你就必勝。因為他取 2 你就取 1,而他取 1 你就取 2。

  • 如果最後只剩下 4 根或者 5 根,該你了,那麼你還是必勝。因為你可以取 1 根或者取 2 根,讓情況變成上面的「還剩下 3 根」的狀態。

  • 依此類推,你就找到了規律:當剩下的總數為 3 的倍數時,你「後取」必勝,也就是讓小明先取必勝。

  • 所以,本題是 12 根,那就讓小明先取。不管他怎麼取,你跟他取的數字加起來正好是 3 的倍數就行了:他取 1 你就取 2,他取 2 你就取 1,總之剩下的永遠是 3 的倍數,最後一根肯定是你取的。

難嗎?其實不難。只要知道了原理,非常簡單。但能想到這個原理,只懂小學數學是不夠的,還得有一點博弈論的思路。不過博弈論這東西,在此題中的應用級別,似乎不需要學,只是生活常識層面。


  • 你覺得如果收費了很可能就不想用了,就算用也是為了聯繫重要朋友。

  • 你的重要朋友也是腦子正常的人,於是他們也是這麼想的。

  • 那你們就可以互相打電話(或者發短信或者發微博)通知對方換 app 呀。

連你這種「用戶心態」的人都應該能想明白的事,一個市值上億的團隊裡所有人加在一起想不明白?

真的,「用戶心態」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科學家種太陽


薛洪言

很奇怪的是這問題還非常火,幾千個回答,幾百萬閱讀量,還成為熱點了,實在不可思議。


互聯網亂侃秀

我上網時間算是早的,大概是98年開始上網,那時候還是電話線撥號上網,我都是選擇包年。

可以再一次吹個牛皮:我是看著互聯網長大的!

我經歷過很多次、很多種免費變收費的東西,我都是果斷放棄。不是我不想繳費,而是我覺得這些東西對我來說不值得繳費。

郵箱開始收費,換個郵箱。雲盤開始收費,大不了把資料存電腦上就是了。免費的有的是。

但是我也並不是只享受免費的午餐。真正有用的東西,繳費再高我也不會放棄。比如手機,手機換了多少個了,但是我的手機號用了20年了沒有改變。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否繳費,得看你是否真的需要它。


逸飛嶺伯爵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大眾的角度來回答會不用,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