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馬雲又透露未來的「危」&「機」!

6月12日,浙商總會2018年半年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馬雲給了到會的企業家十四點提醒,企業家朋友們一定要找來看看!

但真的看了,也許做企業的朋友的心也許會隱隱作痛!why?

馬雲主張是:在經濟好的時候要修房頂(內部改革),而經濟不好的時候,不僅要忍,必要時還要砍(業務)

可惜,現在是經濟形勢不太好,而且,未來也許壓力更大。馬雲以浙商總會為比喻:馬雲估計在座企業(估計200人),可能最後留下來的不到20個!

但,未來整個浙商總會的規模會擴大到500-800人。也就是馬雲在暗示:未來發展機會是成倍的增加,但,不是屬於現有的企業。

未來機會在哪裡?

世通君(shitonghk002)沒想到結論竟然在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事情上!

剛剛,馬雲又透露未來的“危”&“機”!

1、苦逼的企業家永遠不安


馬雲首先就指出了是企業家就沒有好日子:“好日子本來就不多,做企業家好的時間是不正常的,不好的時間是很正常的。”

換句話說,經濟形勢非常好的時候,很容易出事情,企業出問題都是因為錢多出了問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是出大錯的時候,經濟形勢不好,你想出也出不了什麼問題,而且現在的形勢不一定是壞事情。

馬雲一貫的觀點是:沒有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只有企業本身經營形勢不好的時候。

公司在形勢最好的時候、業績最好的時候、利潤最好的時候、士氣最好的時候必須改革,一定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千萬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

在形勢不好的時候,企業該縮減就縮減,但是理想主義不能變。退縮不等於丟理想,要修復自己,修煉企業。

這時候的企業往往不容易犯錯。

2、企業要思、要變


不管經濟形勢如何,未來如何,首先企業要想明白的是:我到底想幹什麼?

天下之大,想清楚自己、想清楚自己企業的優勢,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總會有自己生存的方法。

未來的企業一定要擁抱技術的,但是,技術的本質是幫助我們提升品質和效率。

對於企業來講,企業多大沒有用,多強才是關鍵:未來的利潤就在於你的技術含量,未來的市場不在於多大,而在於多深。

比如海底撈,大家以為他是餐飲服務業,其實,海底撈是一個製造業,你看到的是他們端盤子,你看不到的是它後面的採購、生產、材料整個一個製造業的流程。

未來沒有純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大家都是都是混業將產品和服務一槓子做到底,包括馬雲的盒馬鮮生、大潤發都是如此。對行業的深度和角度的思考不一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不一樣。

關鍵取決於企業的人和對行業的看法的不同。

馬雲當年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就是想清楚了阿里能在互聯網到底能走多久。同時,把所有的錢集中起來培養人才、訓練人才、訓練幹部。

剛剛,馬雲又透露未來的“危”&“機”!

3、“危”“機”是顯而易見的


沒想到馬雲提到的“危”和“機”竟然天天在CCTV1中反覆出現。

國家三令五申的政策要特別小心,比如:去槓桿、去產能,這些國家不止講了一遍兩遍,而是五、六、七、八次的講,這就是要落實的了。而且,千萬別指望會出臺暫緩的政策。

去槓桿、去產能也好,供給側改革這兩三年來已經說了多少遍?很多企業家都把它當作文件在看,但現在落實了,企業很痛苦!馬雲預計會死掉一批企業...

機會呢?

中央在最近的兩、三年內,我自己親耳聽他講至少有五次,說中國未來五年將進口8萬億美元,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上海的進口博覽會上,國家稱將在未來五年內進口8萬億美元,在未來的15年內,進口2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什麼?對所有的製造業、消費產品進行顛覆性的衝擊。

中國現在就是借鑑了當年裡根總統的模式,在里根上臺之前,也是幹基礎設施投資,製造、地產、出口。里根上臺以後,迅速重新調整,擴大內需、擴大進口為主,結果,重新制定了WTO遊戲規則,重新確定了美元標準。

現在中國已經明確地提出了擴內需和進口了,那麼,中國未來的15年內,將會有2-3億的中產階級、5億的中等收入,還有8萬億美元的進口量,這將意味著重新寫貿易遊戲規則。

同時,製造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未來的企業不是Made in China,也不是Made in America,叫Made in Internet,是這個國家採納的資源,那個國家拿到的技術,那個國家拿到的設計,形成以後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未來的企業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

聽黨的話,跟大資金走”。

炒股是這句話,沒想到,幹企業也是這句話。

4、窮國的機會來了


一山不容二虎,中國在複製美國強國之路,美國現在已經形成集體共識:能取代美國的只有中國,所以,中美關係好不了,也差不了。

美國現在也離不開中國,因為今天歐洲的日子不好過,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

市場和機遇不在發達國家,做好了可能面臨歐美的制裁,唯一的出路反而是“窮國”。

馬雲說:“中國一個了不起的戰略,就是“一帶一路”的戰略。

美國稱霸全球的時候是利用海上交通推進全球化貿易。而中國顯然在這個基礎上升級了,不僅有海上還有路上絲綢之路。

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只針對歐洲,在全球進行產業轉移,哪裡便宜就選哪裡。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全方位打通貿易渠道,全球進行產業配置,特別是在中國周邊的各種物流網絡。

馬雲感覺新市場和新機遇在窮國。這也許是他正在大力投資東南亞的原因吧!

我們的朋友都是窮國家,但是有的時候中國的產品賣到窮國家比較靠譜,窮國家也是我們的機會。但是窮國家不等於要爛產品,我們必須要調整昨天的策略。

5、強對手給出的機會


對於特朗普總統,馬雲認為這是中國一個很強大的對手,商人出生的他去年還沒有適應美國的政治,但顯然今年已經完全進化了。

最近美國加息了,美元升值了,美股還在牛市之中,還跟G7小夥伴打起貿易戰,其實,美國正在“收購”全世界,同時逼迫製造業迴流美國。參考《特金會後,三國殺到合作共贏模式開啟!》

中國呢?有底氣,能不能抵擋住美國的進攻,就看最後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反正中國也準備大量進口,哪家的產品都一樣。

中興事件讓中國企業家明白了一件事: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相信,以後國內企業會更加註重核心技術。

在這種美國攪動全球的局面下,企業和普通人的機會在哪裡呢?

別小看中國,美國不再是機會,而周邊窮國卻是機會大把!

比如無現金支付,這件事在歐美還沒普及,在東南亞幾乎每個國家都在推出自己的移動支付的軟件。

包括房地產企業、連鎖品牌,這些在國內的知名品牌在歐美混得不咋地,在東南亞幾乎是遍地開花。

關鍵是中國要擴大進口,低端的除了農業估計其他的都要轉到國外,中國缺什麼,未來不是在國內生產什麼,而是直接從國外進口。

顯然,中國正在複製美國的產業全球化的過程,而那些承接中國產業的“窮國”是不是更有機會呢!

世通海外總結:

如果你把握不了中國產業和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不是可以把在中國成功的經驗複製到那些“窮國”,特別是周邊的柬埔寨、緬甸、越南、菲律賓呢!

而東南亞還有新馬泰、印尼還希望中國幫忙提升產業,這樣也有機會。

如果你不想做實業或者沒法抽身,不如直接投資房地產。

東南亞正在複製中國的房地產牛市,也能“收購”該國的發展紅利!

從馬雲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已經明確地全球化,那麼,我們的投資和消費眼光是不是也要全球化呢!

機會來了,在海外,在東南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