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三年前,他就看上了農村市場,阿里巴巴集團將“農村淘寶”作為未來20年發展戰略之一。

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29個省700多個縣30000多個村點。17日,阿里巴巴集團在南京宣佈,正式向五星控股旗下的“匯通達”戰略投資45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再度加碼農村市場!

“匯通達”是啥?

南京市發改委18日專門開發佈會,將其作為當地“獨角獸”企業。它於2010年12月成立,現在是全國18個省份、1.5萬個鄉鎮、8萬多家夫妻老婆店發家致富的電商平臺,而且專注農村市場,估值超過100億元。

一直被譽為外星人的馬雲,大腿並不好抱。但是一旦被看上,錢都是小事兒。畢竟,人家餓了點個“外賣”,就能花95億美金。這次,不過是才花了45億元人民幣,就擴大了深入農村的觸角。

往上推500年,咱們都是村裡人。這片廣袤的土地,似乎有著總也挖不完的能量。所以,各大電商巨頭將城市的資源幾乎吃幹炸淨後,瞄準了農村市場,擼起袖子大幹一番。

想想看,8億多農民,多麼龐大的市場啊!這些人,有著賺錢的慾望,也有著消費的需求。

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從改革開放至今,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的大學生也不斷融入城市,城市與鄉村的交流前所未有的頻繁。但是我們印象中的農村,尤其是農村商業組織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買個東西依舊要去村口的小賣部。

網絡經濟大潮洶湧而至。小小一根網線,把封閉落後的農村與世界連在了一起。在很多農村,無論是年邁的長者,還是年輕的村民,都把上網買東西掛在了嘴邊,家裡也越來越多網購的紙箱。

引導消費,而不是迎合消費,是當下流行的商業思路。也就是說,消費是一種潛在的需求,就看如何激發。多少年來,農民沒有消費的意識和慾望,這並不是他們不想消費,而是沒有消費的商品、場景和服務。

自打在電影院看過一場3D電影后,新華經濟分析師60多歲的媽媽始終唸叨著觀影感受。她的原話是“這多刺激啊!跟在眼前一樣,以後還要帶我去看。”而廣大的小鎮青年,則托起了國產電影市場的票房。不是因為他們多有錢,而是因為他們可以花錢的地方真心不多。

提高農民的消費力,首先要幫農民賺錢。對於普通人來說,賺錢是一件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有賺錢的慾望,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賺。曾經,要想富,先修路。如今,電商就是那條隱形的高速路。

電商進入農村,不僅要帶動城市商品下鄉,更要帶動農產品進城。後者,顯然更為重要。在全國,網絡年銷售超過1000萬元的“淘寶村”有2100個,大量的農民依託於網絡變得富有。

新疆巴楚的瓜農,在幾年前人均只有400元,農戶賺的錢只夠一天吃一個饢。而隨著網絡的介入,改變了種植標準、農藥化肥的使用,保證每個瓜的個頭、水分和甜度達標,甚至灌溉也利用富含礦物質的天山雪融水,瓜成熟後直接掛鉤各個電商平臺,腦袋瓜兒靈的瓜農收入翻了十幾倍,據說實現了“畝產一千美金”。

司馬遷早就說過,“是以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此其大經也。”翻譯白話文就是,如果一文不名,就要靠體力勞動來養活自己,有一點積累之後,就要動用腦筋,把握商機,靠智力致富。

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所以,無論賺錢與消費,一切的一切,都要農民肯吃苦、肯奮鬥、懂得搭上電商這班快車。

去年,馬雲在淘寶村峰會上提出,互聯網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金。作為農村出來的娃娃,新華經濟分析師特別興奮。但是就想問點兒特別實際的問題,農村的假貨、山寨貨能根治嗎?根治不了的話,能少點嗎?這8萬多的夫妻老婆店能賣上全部的正品嗎?退一步講,哪怕是一些大品牌為農村市場量身定做的產品也行啊!

這些年,農村在緩慢的發生著變化,村裡、鎮上的小賣部、超市裡面,琳琅滿目的商品,乍看下去與城市無異。然而細看時,康帥傅礦泉水、“雲碧”、濤風紙巾……額,當這些城裡回村的年輕人不識字嗎?麻煩給逢年過節從城市各大寫字樓裡的Lucy啊、Mike啊回到村裡變成桂花、二虎子的時候,留點兒起碼的驕傲感。

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農村,離不開一個“窮”字。但是窮,不代表著就只能用假貨、山寨貨。畢竟低端和偽劣是兩回事!

馬雲繼續下鄉,管不管打假?

當把“畝產一千美金”作為小目標的時候,能不能也給農村市場打假訂個小目標?無論是讓農民的生活更美好,還是讓農村的生活更美好,只希望在鄉村振興的戰略之下,農民可以安心的使用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