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位置地圖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地圖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地形圖

烏拉圭東岸共和國(英語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西班牙語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統稱烏拉圭,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的東岸,北鄰巴西,西接阿根廷,東南瀕大西洋。面積176215平方公里(比貴州省略大),為南美洲第二小國家,僅次於蘇里南。首都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也是最大城市。

烏拉圭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安定的社會環境,被譽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寶石而又盛產紫晶石,被譽為“鑽石之國”。

聯合國將烏拉圭歸為高收入國家(最高層級)。2013年,《經濟學人》將烏拉圭列為“世界年度國家”,並對其大麻生產、銷售及使用合法化舉措做出認同;同性婚姻及墮胎亦為合法。由此,烏拉圭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自由及社會進步的國家之一,在個人權利、寬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國旗】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寬度相等的五道白色寬條和四道藍色寬條相間相連構成,旗面左上角為白色正方形,內有一輪“五月的太陽”。烏拉圭歷史上曾同阿根廷組成一個國家,所以兩國國旗都有藍、白色和“五月的太陽”;九道寬條代表當時組成共和國的九個政治區域;太陽放射八道直線和八道波狀光芒,它象徵國家的獨立。

【名稱起源】

烏拉圭得名於烏拉圭河,“烏拉圭”為該河流瓜拉尼語名稱的西班牙語發音。對於這一名稱有多種不同釋義,如“鳥河”(查魯亞語“烏拉河”,其中“烏拉”(urú)意為雞雁)。此名稱亦有可能源自與當地盛行的稱“烏拉瓜”(uruguá)的河流蝸牛。

西班牙殖民時期及其後,烏拉圭及其周邊地區稱“內普拉塔”(Cisplatina)及“東岸區”(Banda Oriental),後亦稱“東岸省”,而在獨立後則最終稱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la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人口】

344.4萬(206年),其中132萬人居住在蒙得維的亞和周邊地區,其他人口密集城市分佈在烏拉圭河沿的派桑杜和薩爾託,以及首都附近的石頭城。白人佔90.8%,印歐混血種人佔5%。烏拉圭主要是由歐洲移民過來的歐洲人組成,這些歐洲移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故烏拉圭人主要說西班牙語為主。

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英語、法語是當地外語教學的傳統內容,在商務交往中普遍使用英語。

信奉天主教的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2.9%,信奉猶太教的佔1.7%,無教派人士約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行政區劃】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政區圖

全國劃分為19個省(departamento)。

【世界盃誕生地】

足球是國內第一大體育運動,足球在烏拉圭的普及程度相當高,幾乎人人都能在場上踢兩腳。烏拉圭是傳統的南美三強之一,曾於193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世界盃賽的冠軍、兩次奧運會足球冠軍(1924、1928)。在美洲盃上,烏拉圭共15次奪取冠軍,超越了阿根廷(14次)、巴西(7次),是南美地區足球真正的王者。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在世界盃88年曆史上,只有8個國家拿到過冠軍,烏拉圭就獲得過兩次。而且,首屆世界盃就在烏拉圭舉辦。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市最知名的世紀球場就是為此而建,並被評為世界百大球場之一。

【旅遊景點】

烏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旅遊業發達。境外遊客主要來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邊國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維的亞是主要旅遊地。

蒙得維的亞是南美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市內風景優美,街道清潔,綠樹成蔭。普拉多公園是市內最古老最著名的公園,園內植有800多種玫瑰,使這個城市有“玫瑰之城”的雅稱。

城市分新城和舊城兩部分。舊城保留著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風格,以憲法廣場為中心,廣場上有18世紀建造的天主教教堂。新城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獨立廣場上矗立著民族英雄阿蒂加斯將軍騎馬的青銅雕像和他的陵墓。廣場的附近有現代化的薩爾沃大廈和華麗的索立斯劇院,以及1873年創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沿海有大型的海濱浴場,每年的12月8日是烏拉圭的沙灘日,屆時,大主教要為大海舉行祈禱儀式。

新城的主要街道是“7月18日大道”。它像一條大動脈,日夜搏動,貫穿全城。這條大道是為紀念1830年7月18日宣佈烏拉圭第一部憲法而命名的。大道兩邊同一條條的小街相接,渾然一體,有如一個大棋盤。這些小街都以烏拉圭的歷史人物和各省省名為街名。

(一)烏拉圭獨立廣場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烏拉圭獨立廣場在蒙得維的亞老城區的邊緣,是蒙得維的亞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獨立廣場是烏拉圭引以為傲的地方,廣場中央矗立著烏拉圭之父——阿蒂加斯跨著戰馬,腰掛戰刀的銅像,銅像高17米,重30噸。生於1764年的阿蒂加斯,一生戎馬倥傯,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獻給了烏拉圭的獨立解放事業。1850年逝世後,他被人民尊稱為“獨立之父”,他的遺體就安葬在銅像下的墓地。

(二)烏拉圭國會大廈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國會大廈是烏拉圭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也是最充分展示烏雕塑藝術的場所。大廈的外部牆上有精心製作的大量浮雕,內部則以多彩的天然大理石鑲面並有眾多的反映烏歷史場景的壁畫。

國會大廈外部花園中的四座銅像組雕分別代表法律、公正、科學和勞動,作者是著名的意大利雕塑家Giannino Castiglioni(1884-1971)。本來這些雕像應用大理石材料,但因在烏找不到能夠勝任的手藝人,最後改為銅雕。

(三)塞洛山及其古炮臺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塞洛山位於蒙得維的亞港口的對面,海拔135米。據傳,首都的名稱與此山有關,“蒙得維的亞”原意是葡萄牙語“我看到山了”(蒙得MONTE是“山”,維的亞 (VIDEO)為“我看到了”)。據傳,十七世紀,葡萄牙探險隊首次抵達這裡時,一水手發現目前老城西北部的這座小山時驚呼:“我看到山了”,蒙市由此得名。

古炮臺的正式名稱是“阿蒂加斯將軍要塞”,位於面對蒙得維的亞港口的塞洛山頂上。十九世紀初,由於英國人一再入侵拉普拉塔河流域,出於蒙得維的亞灣防務的需要修建了該要塞。

目前,該要塞已成為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大量不同時代的各種武器,比較珍貴的有1873年開始製造的幾種Nordenfelt五管機關槍。此外,還有兩個兵器陳列館供參觀者瞭解長短火器的發展史。從炮臺上游人可盡情飽覽蒙得維的亞海灣、港口和首都老城區的風光。

(四)驛車紀念雕像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該組雕像位於烏拉圭最後一個驛站的遺址所在地(Rosita del Miguelete),表現了烏歷史上的首次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馬拉驛車。這是一種可載8至14人,同時車頂上放置行李和郵件的大蓬馬車。雕像人物和車馬的比例均與真人和實物大小相仿,一位強悍的驛手正駕馭五匹健馬奮力將驛車從泥沼中拉出,一個騎手從旁協助,一位婦女和她的孩子神情嚴肅地坐在車伕的位子上。該雕像是烏拉圭著名雕塑家Jose Belloni(1882-1965)的作品,落成於1952年2月22日。(雕像位於Avda.Agraciada 和 Camino Castro之間,靠近el Prado公園)

(五)銅牛車雕像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這是一組紀念十九世紀時烏拉圭常用交通工具之一-牛拉大蓬車的藝術作品,座落在Batlle y Ordonez公園,於1934年落成。1976年9月8日政府頒佈法令將該組雕像宣佈為“重點文物”(Monumento Historico),因為這一傳統交通工具在烏國家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該組雕像與公園周圍的景緻結合的相當完美,表現了一輛由3套(6頭)牛牽引的木製大蓬車在大草原上緩慢行進的埸景,車的右側是一位騎在馬上手持驛杖(帶有鐵矛或骨質矛頭的竹杆)的高喬人,在車後有兩頭備用的牛隨行。這組雕像反映了在烏民族形成的早期開發階段高喬人生活的艱辛及其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的大無畏氣概。

作者是烏著名雕塑家Jose Belloni,他對自己的這一代表作情有獨鍾,生前常常親自在雕像前接待前來參觀的學生並進行介紹。

(六)埃斯特角市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埃斯特角市(西語原意為“東部之端”遐邇),位於南緯34度,距首都蒙得維的亞市130公里,是聞名的旅遊勝地,許多國際和地區會議在此舉行。1987年關貿總協議烏拉圭回合會議,1988年“八國集團首腦會議”,1990年各國議會聯盟第84屆大會均在此召開。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該城地處烏拉圭東南,是拉普拉塔河匯入大西洋的入海口,風景優美,有十餘處優良的沙灘,是理想的浴場和療養勝地。該城右側2公里處是戈裡蒂小島,十七和十八世紀時曾是荷蘭、法國、葡萄牙、英國和西班牙等殖民者設在拉普拉塔河入海口處的軍事要塞。現島上仍有西班牙1773年修築的防禦工事遺址和大炮等。

南美瑞士,鑽石之國,世界盃誕生地,南美洲第二小國家——烏拉圭

這裡樹木四季常青,林間溫泉密佈,園林面積佔80%以上。海邊多沙灘,東面稱“狂暴海灘”,西面為“溫順海灘”。有可泊800艘的遊船碼頭,人們可乘遊艇到洛沃島去觀賞海象群嬉戲。休養中心擁有各種現代化的娛樂設施,每年夏季,美洲國家的國際會議常在此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