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有5萬大學學費,如果小米上市了,我是選擇買5萬小米股票還是選擇去上大學?

雁叔壞壞的

孩子,你對時間價值一無所知,對股市的殘酷一無所知,你對大學平臺一無所知!你對社會對於學歷的要求沒有清醒認識,不過還是很高興你有這樣的想法,很活躍!你考慮的是時間點,但人生是時間片段!

國內大學,正常狀態一年四千左右專業費家一千五左右住宿,很便宜,時間價值完全可以利用好,那麼會更便宜,五萬塊,不多,但是合理運用完全可以一邊讀大學一邊做其它事兒,並不矛盾!




其次,股市的殘酷,你一無所知,不是我看衰小米,我很喜歡小米,但是曾經強大的諾基亞,霸佔中國市場的三星,很多科技公司一夜倒下,摸一摸屍體,還是熱的!十年,就算五萬漲十倍,二十倍,依然少,小米有這樣的空間,但有這樣的成就還是未知數!

最後,社會對於學歷的要求,你一無所知,是,很多沒有學歷依然生存和生活,但是更大的平臺,大門將永遠對你關閉!大學是人生三觀最重要的階段!

其實我很懷疑這個問題的真實性和目的,太理想化了,太單純和天真了,太二選一了,如果是真的,孩子,上大學吧!


仙98

實話實說,我看到這個問題,真的需要批評你一下了,題主並沒有把自身發展和他人發展矛盾體現出來,我來細細說說。

首先剖析一下這兩個事件的具體情況。

第一,小米上市,投資小米股票,第二,本人上大學。

小米上市,小米公司作為互聯網具備足夠的技術儲備和生產力的企業,它的上市並公開交易也就是IPO,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首先應該是它的股權的市場價值可以被正確的或者說市場的評估出來,如果投資了小米的股票,成為了它的股東,那麼投資者將在一段一時間內獲得相對不錯的股權的收益權(什麼是股權的受益權,也就是,投資了相應的股票,取得了股權之後,公司的經營業績、分紅、利潤將與你的投資份額相對應的分享)。

那麼反觀股票,股票的價值和企業盈利能力是匹配的,而企業的盈利和管理是相關的,如果企業的管理層可以持續的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並且向著更高、更強的目標開發、努力,那麼你作為股東,可以繼續享受股權帶來的收益權,但是,誰能保證呢?

幾乎沒人可以保證一家企業能夠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能夠永遠保證盈利,其中包括制度、策略、研發、技術等各種內容的變革,甚至包括市場和政治,那麼作為股東你,能如何保證收益呢?而且還是隻有持有這一隻股票的情況。

因此,再好的公司,是值得追求的,股權是能夠讓人有穩健的收益的,但是,自己、自身的能力,是你自己能夠長遠發展的基礎,所以,努力學習吧,它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你的理財師張帥

就憑你問出這樣的問題,我就建議你還是花點錢去讀書吧。

這樣回答,倒不是說花5萬塊錢讀了大學就一定能怎樣,而是你的價值觀目前還存在明顯的問題。

可以武斷地下結論:當你說準備用5萬塊買小米的股票,賭未來十年時,你現在肯定混得不怎樣,而且,你對股市的認識還停留在沒入門的階段。

如果5萬塊投資小米股票,你得弄清楚幾個問題:

1、\t小米什麼時候上市?你是否等得起?

2、\t小米上市之後,什麼時候是你5萬塊買入的最佳時機?

3、\t誠然,現在小米的發展勢頭不錯,誰知道今後十年如何?就算小米未來一直蓬勃發展,買他的股票賺錢的那個人就一定是你?要知道,在中國的股市,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價值投資。

所以,還是建議你安心去讀個書吧,與其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雷軍,還不如交給自己。


斑馬消費

一方面是5萬的大學學費,一方面是5萬買小米股票。你困惑哪一種選擇對未來更好,很正常。下面來跟你聊聊在做類似的選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考慮因素1:這筆錢是一筆可以長期不動的錢嗎?


所謂投資,是讓錢透過時間發揮更大的價值。如果這是一筆長期不動的錢,意味著它的靈活性非常高,在做交易買賣時就更有底氣。不會因為臨時缺錢就會動到這筆錢。這樣看的話,如果是放在學費上,這筆錢需要按年交納,剩下的並不能隨意挪動。所以它的增值空間很小。 如果是放在股票裡,假如大學四年都不用到它,假如小米的股票一直穩中有漲,幾年後很有可能有一大筆收益。


這樣看來,如果這筆錢必須要在這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說明家庭條件並不寬裕,這種情況下不適宜做大風險的事情。


考慮因素2:這筆錢的投入對自己的成長有多少幫助

我們要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每一次選擇,儘可能把錢花在讓自己成長的事情上。能力的提升,眼界的開闊,這樣自身的成長帶來的機會一種很紮實的基礎,在變化多端的市場裡更能找到好機會。


如果這筆錢放在大學學費上,獲得的是本科的學歷,本科的教育,本科的好平臺帶來的背書,以及同類優秀小夥伴的相互影響。上不上大學不一定完全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確實在畢業之後在找工作時,在人生選擇時的自由度是不一樣的。能力提升特別明顯。

如果這筆錢放在股市,可以獲得的是隨著股市起伏的心理素質,一部分的股市經驗,對於其他方面的提升比較有限。


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大學更好。


考慮因素3:這筆投入的風險有多大,可控嗎


一般來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而加入資金不是很穩定,風險越大意味著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越大。所以炒股有個原則儘量用閒錢,不要用家裡買房的錢,賣車的錢,娃的奶粉錢等等。上大學沒啥風險,99%的大學生都能順利畢業。但是炒股就不一樣了,沒有人能保證小米的股票一直漲,有可能沒有幾個月錢就沒了。於是錢沒掙到,大學也上不了。風險太大了。


股票的風險很多的變動因素,作為散戶掙錢太難了。


綜合以上我的建議:好好去上學吧。在學校多學習理財投資的知識,多創造各種機會去嘗試投資理財的途徑,哪怕從每個月攢500塊錢開始,補習100元/小時開始。踏踏實實提升自己的能力,幾年後你將獲得更大的收益。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當你還沒有什麼資本時,多看基本書,多背幾個英語單詞就是為未來儲蓄。


我在美國等你來

看到這個問題想了一下,還是選擇讀書吧,當今年代,沒有知識真的不行。

5月3日,小米公司正式申請IPO,將在港股上市,分析人士稱小米的估值將達到800億美元的市值。至此,很多人很看好小米公司的發展,考慮購買小米股票。然而老虎君想提醒大家的是,首先小米上市時間未定,並且小米上市之後,用5萬元購買股票,你是否有著簡單的經濟學知識,對股票操作有一定的瞭解?如果你是小白,完全沒有基礎,憑著一腔熱血在股市炒股,是不可能成功的。5萬元對於股市來說真的很少,況且誰也不知道10年後小米會發展地怎麼樣?發展好的話,盈利的錢就能夠你度過接下來的日子?

讀書雖然不能直接變成錢,但只要你認真努力,以後再社會上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已並不難。

年輕人重要的是腳踏實地,不要整天想著走捷徑,實現暴富的夢想。你覺得了?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和我們留言互動。


環球老虎財經

看到這個提問,我首先要恭喜你,你的未來要比很多在回答你問題的人要強,他們在高中的年代哪有投資的概念。凡是要勸你讀書的人,大可不必理會,因為沒價值,屬於正確的廢話。等我說完,你們在噴。


在你們眼裡大學是學習,是接觸人脈,難道炒股不是學習嗎?不接觸人脈嗎?同時還可以去大學接觸人脈,讀了大學,又有多少人返回來炒股票的呢?心裡沒有點逼數嗎?大學成才的幾率難道比炒股成才的幾率高嗎?你看到哪個炒股高手是大學培養出來的?當然,我不反對上大學,肯定要去上,關鍵看怎麼個上法?首先看自己有沒有讀書的天賦,如果以後不去搞科研工作,喜歡的課聽一聽,不喜歡的就算了,給老師搞好關係,送點茶葉了什麼禮物的,幫你簽到,把學分搞到,和同學搞好關係,多請客喝酒了,同學幫你做作業,大家同時畢業,都有畢業證,而且你關係處的好。在技能方面上的東西讓你周圍的人幫你完成,因為多數人是在技能方面努力奮鬥的,即便努力未必比他們好,而且還累。你把精力放到研究炒股票上來,5萬不一定非萬買小米股票,炒股也是學習的過程,至於買什麼,看自己學的程度。沒事的時候泡泡女孩子,你的師姐師妹你先上手,等你同學上手的時候都是二手的了。至於學費像很多人說的一樣,先貸款就可以。畢業後,你擁有的,畢業證,處關係的能力,很多女朋友,炒股的經驗,炒股的收益,唯一少的是課堂的知識,學校的知識到社會基本沒用,沒學也不算損失,而你的同學,只有畢業證和知識,知識未必學的好,學得好未必用的上。同時畢業,你擁有社會上最實用的硬通貨,你會比你的同學高出好幾個層次。

上學一開始就要建立老闆的思維,而不是打工者的思維。各個行業頂端的人,哪一個是在學校成績最好的,雷軍大學時候不就是開公司嗎?還有江南春,有幾個正經學習的,學習好的都是給別人幹活的。當然,我堅決反對讀書無用論,要務實的學,學習有用的,不要他媽的人云亦云,就像大部分人勸你一樣,好像唸了大學就一定成才似的,大學畢業不成才的比比皆是。

怎麼樣讀好大學是你思考的事?同樣怎麼樣炒股也是要你思考的事?把錢放到最該放的地方去,別人只能說個思路,具體操作全是從實踐中的來,別人幫不到的。


火鍋88888

股票市場有句話叫:“長線是金,短錢是銀”,“長線是金”是指長期持有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公司的股票往往有很高的回報,比如曾經的深發展(平安銀)(000001),萬科(000002)等公司持有十年以上都有上百倍的投資回報,再比如茅臺股份(600591)上市時股價20元,至2017年11月最高股700多元一股,股價上漲35倍,股本擴大五倍(歷年贈送股),茅臺股份股票投資收益已達175倍,加上歷年現金分紅累計應接近200倍。也就是說茅臺上市時投資5萬購買茅臺股票到現在股價最高投資回報達1000萬元,騰訊投資回報更是高達500倍。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公司創造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假如小米公司上市,以目前的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應該是具有很大潛力的高成長性的公司,購買它的股票長期持有應該有很高的投資回報。但是不確定性也是很多的,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都可能達不到預期,甚至投資失敗,比如,科技的發展導致新的科技替代產品出現,市場因素影響,公司創新能力減弱,決策層決策失誤,經營管理不善,市場佔有率下降等等。如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公司曾經都是稱雄全球的,但現在都衰敗了。

現在大學擴招,每年六七百萬大學生畢業,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社會現象,加上很多大學教育水平不高,大學生混的多,並未學到什麼真實有用的知識,在踏入社會後什麼也不懂,導致就業難,由此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觀點。

「讀書無用論」只是一種片面的、短視的視角。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上大學可增加知識,拓寬眼界,將重新樹立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上大學將是你一生的寶貴財富。因此,建議還是應該上大學。


051698

  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不是一句屁話,但在提問者看來好像這就是一句屁話。

  上市只不過是一種企業的融資方式,而非企業在向大家分錢。想必閣下是不理解投資,將IPO理解成分錢模式開啟。所以,才會提這樣的問題,也引起像我這樣人的反感,從而不得不批評一下。

  相信過樂視嗎?若是當年也是那樣受人景仰、崇拜,可現在呢?筆者還套著出不來呢!誰敢說十年以後小米不會變成下一個樂視?畢竟同樣以賣手機為主業的諾基亞也變成如今這個樣子。

  假如十年後小米沒有倒閉,也不出現資金鍊問題,上市估值1000億美元(估值越高後期發展空間越窄),那麼要達到現在同樣以手機為主業的蘋果,那也只不過是八倍,5萬也就40萬。那你認為,十年後小米能成為現今的蘋果市值嗎?

  即使能十年達漲八倍,在風險跟收益對等的股票投資領域裡也不算高,不要說科技股,就是電器行業的格力電器,你倒回去看除權後的股價,到十年前的2008年都是負數了,也就是說你2008年買的格力電器,股票到今天不用錢了,送給你還倒貼價,因為分紅和分股可以超過你買入的金額,要算多少倍那已經數不清了。

  所以別看別人吹小米就瞎扯蛋,新聞多熱點多不代表好事,就像現今的樂視網。

  在你不懂得金融投資之前,最好先搞清楚你的知識儲備,上大學知識儲備不一定能提高多少,但至少可以多玩四年,是一種不知不覺的涅槃。

  看評論還有更甚者說,買入小米然後質押去讀書,瞎扯淡,不懂裝懂,筆者雖對港股不清楚,但A股剛上市的是不能質押的,即使到了可質押的時候,科技股質押比例也極低,一般在40%以下,即5萬塊錢只能質押貸出2萬,並且要付每年超過8%的利息。且不說一個學生能不能付得起利息,5萬塊錢基本也不能形成質押標的物,像筆者的平安證券最少需貸出5萬,即假如50%的質押率,起碼要持有股票10萬市值,而且要保證股價不具波動,一旦出現波動還有補充資金。

  所以說,孩子還是好好上學吧,股市裡不是有錢撿的,要不散戶們就不會整天哭天喊地的了。即使以後大學畢業不能為你工作帶來更多的收入,但至少就業機會比那些只有高中及以下水平的高出許多,只要願意幹不也至於比那些低學歷的更容易失業。


三人聚眾

這裡是貓咪,為你解答


有傳言,今年小米將以20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


首先,小米上市,跟你的五萬塊錢關係不大,甚至可以說,你只拿五萬塊去購買小米的股票,可以說收益淺薄,五萬塊對比龐大的股市,是一個不算大的數字,一個普通玩股票的百姓,少了也會有幾萬塊的股票當做一種“業餘收益”,甚至說,你拿這五萬塊錢去購買蘋果的股票,都是不明智的。但是對於你拿這五萬塊去讀大學,這帶來的知識和“收益”就遠遠遠遠超過你去購買小米的股票了。


當然了,如果你只有這五萬塊,那麼勸你是讀大學。讀大學是對自身的一種培養,更是對未來方向的一個基礎奠定。不過,這更要看你所去讀的大學是否為重點大學,或者說,值得去讀的大學!


其次,如果你有五萬之餘,那麼還是很建議你購買小米的股票的,在我的觀察來講,小米的發展縱深源遠流長,我們來看看小米的格局,確實是為老百姓謀福利,為人類發展獻力量。


我是貓咪,喜歡我的言論謝謝你們的關注,謝謝(#^.^#)


康林康林

肯定要選擇去上大學,要知道大學是一個人視野拓展的黃金時代,是通往社會之前最重要的一道橋樑,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建立足夠的朋友圈和校友關係圈,這都未來職業和事業發展的階梯。而且縱觀如今市場的商業大佬,不管是馬雲、馬化騰,還是李彥宏、雷軍、劉強東等無一不是大學本科畢業,況且這還是在上個世紀,在如今社會對於學歷門檻要求越來越嚴格的當下,不上大學,可能面臨的是未來同整個社會格格不入的局面。

拿5萬元投資小米一方面要知道投資十分冒險,目前小米在港股上市,很多獨角獸企業上市後直接破發,雖然小米目前被很多人看好,但是如今整體市場處於一個下跌趨勢,港股更是如此,也不排除會出現破發的可能,而且目前市場普遍對科技股有過高的估值,在本世紀初,也曾出現過科技股泡沫的巨大風險,所以小米的表現一旦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那題主就功虧一簣了。資本市場之所以有風險,就在於一切都有可能。

退一萬步講,即便十年後獲得了10倍的收益,5萬元變成了50萬,哪怕當下50萬也根本不算什麼,在貨幣不斷貶值的當下,10年後更不值得一提了,參考最近一次巨無霸上市案例,阿里巴巴2014年美股上市之後的表現,還處於美股牛市階段,目前整個股價4年時間也才翻了2倍,所以想靠投資收益一步登天越來越難了,像網易、騰訊這種翻幾百倍、幾千倍的例子在當下成熟的資本市場只會越來越少,而且沒有經歷過多年投資歷練的人,也不太可能有耐心一直去持有。

最後,再次建議年輕人,不要異想天開那些所謂的暴富神話,在合適的時間幹合適的事情沒有錯,磨刀不誤砍柴工,大學是每一個年輕人思想啟蒙的地方,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