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溪區:集體婚禮新風勁 文明芬芳溢滿城

云溪區:集體婚禮新風勁 文明芬芳溢滿城

(謝陳文、鄧志強)“辦集體婚禮免去擺宴席的費用,省下的錢我們能更好地安排婚後生活,孝順父母、養育子女、經營家庭,這種形式很適合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實惠又隆重。”6月29日,云溪區舉行“雲山溪水·今生有緣”首屆集體婚禮,新人豐崇勇喜悅地告訴筆者。當天,該區6對新人乘坐環保電動車來到區體育館,以隆重熱烈、簡樸溫馨的形式,弘揚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的社會新風,倡導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集體婚禮進行網絡同步直播,50餘萬網友為新人“圈粉”。岳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娜發表講話,云溪區委書記張中於致辭,云溪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鬍蝶為新人證婚,區領導賴毅、劉小洲來到現場為新人送上祝福。此次集體婚禮由云溪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主辦,云溪區全媒體中心承辦。

集體婚禮是云溪區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的一個成功範例。近年來,云溪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村規民約(社區公約)》的規範約束,紅白理事會的積極擔當,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初見成效,該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去年六月,該區制定了《關於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的意見》和《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出移風易俗工作“十個一”,在建章立制、執紀問責、考評考核上打出一套“組合拳”。該區抓住農村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出臺意見規定,開展“四項嚴禁”、“三項推進”行動、落實“三嚴”要求,並建立了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以簽訂承諾書、在政務公開欄簽名等方式,接受上級和群眾監督。同時,該區指導各鎮(街道、中心)村(居)成立紅白理事會,將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納入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規範紅白喜事及人情宴請,倡導群眾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的新風尚。

“異曲同工”奏響移風易俗與環境治理“新樂章”。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重複使用的碗筷;鞭炮聲沒有了,該區每年至少銳減100噸鞭炮殘渣;“活人墓”不見了,70%以上的村(社區)建了公益性墓地;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成員紛紛走向農村“空心房”整治、生豬退養的戰場,幹部群眾自覺、主動參與到環境治理工作中……

“以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不值得,也沒有必要。現在搞集體婚禮,大家不搞攀比、不講排場,省心、省力又省錢,更有意義。”集體婚禮現場,云溪鎮鎮龍臺社區幹部張麗霞說。去年以來,該區成功勸阻請客事宜700餘起,規範辦理請客事宜近2300多起,直接為群眾節約資金4900多萬元,移風易俗得到全區幹部群眾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