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半導體「教父」:大陸晶片技術仍落後台積電5年以上

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在臺積電股東會上宣佈退休,在談到大陸的技術競爭與市場,他稱,未來不管是大環境、競爭對手或客戶,都離不開中國大陸。未來5年至10年大陸半導體業會有很大進步,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5年至7年。

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在臺積電股東會上宣佈退休,外界都很關心臺積電將來如何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特別是大陸的技術競爭與市場。張忠謀特別對此提出他的解析說,未來不管是大環境、競爭對手或客戶,都離不開中國大陸。未來5至10年大陸半導體業會有很大進步,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5-7年。

中國臺灣半導體“教父”:大陸芯片技術仍落後臺積電5年以上

臺灣地區《中國時報》6月6日報道稱,張忠謀在全世界的半導體業舉足輕重,6月5日的股東會上宣佈退休時,除了表述他對一手創辦的企業極為感性地一面,也很理性地對未來的挑戰進行解析。今年股東會的主題很“中國”,不管是外在大環境(如中美貿易戰),競爭對手(如中芯與華為)或是客戶(比特大陸)都離不開中國大陸市場。

張忠謀在談及大陸做為競爭對手時指出,近20年來大陸投入巨資,大力扶植中芯與華為等半導體業,併購與挖角如臺積電在內的高階專才,想“大跨步”取得先進技術。不過,在中興通訊遭受美國的貿易制裁以至於無芯可用時,大陸半導體業的真正實力被攤在陽光下,顯然和臺灣地區差距甚大。

臺積電目前還是穩坐全球晶圓代工廠王座,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 報告,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營收為 623.1 億美元,其中臺積電營收 321.6 億美元,市佔率高達51.6%。今年三月臺積電市值更是一舉超越美國英特爾(Intel)。

話題還圍繞在大陸半導體業的競爭。張忠謀很有信心地說,“在未來5到10年,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會有相當大的進步沒錯,但還是會落後臺積電!落後多久?可能是5年、6年或7年。因為臺積電也會有很大的進步,因此兩岸的半導體實力差距還是和現在差不多的。”

張忠謀對臺積電的人才很有信心,目前臺積有4萬7千名員工,約有3萬名工程師,其中更有一半是碩士,2000人是博士。“我們是非常技術性的公司,以我們的實力,可以應用未來在物理、化學與工程的挑戰。也因為這樣的實力,和大陸可以拉開差距。”

在談到挖角臺積電的人才時,張忠謀語氣平淡地表示,“其實臺積電沒有流失什麼(人才),被挖角的僅是個位數的幾個人而已,(而且這些人)在我們的心目中,並不是重要的技術人才。”

在談及大陸做為客戶時,張忠謀也一貫地冷靜而理智,他說,大陸市場成長很快,有很大成長來自比特幣,市佔率的確非常高,不過比特幣價格相當不穩定。我們在大陸的非比特幣部分,也有相當好的成長,這是比較穩定的。臺積電在今年一月也曾提及不會為虛擬貨幣加開新產能,時隔半年雖市場增加更多變動因素,但臺積電看法還是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