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環法冠軍弗魯姆的自行車牙盤看起來嚴重變形還能繼續使用?

張教授辣評

如果你仔細觀察弗魯姆的冠軍戰車,會發現,雖然每一臺車子都是英姿勃發、帥氣無比,卻都被配備了一張看起來破破爛爛,已經“嚴重變形”的牙盤,在常人看來和整車極不搭調。

這是怎麼回事?是弗魯姆的腿有神力,輕輕一蹬牙盤就嚴重變形?還是車隊採購了廉價劣質的牙盤?或者牙盤用了很久車隊都不給換新?

怎麼可能?!就算是號稱“腿霸”,擅長短距離爆發衝刺的場地自行車運動員羅伯特-福斯特曼,也不會把正圓形的牙盤蹬變形,更別說擅長長距離大環賽的弗魯姆的那雙“小細腿”了。

其實,這種“慘不忍睹”的牙盤,是車隊技師根據弗魯姆的使用習慣,根據他的要求進行改裝的橢圓牙盤。這個形狀怪異的橢圓牙盤,有什麼作用呢?

騎自行車時,我們在踩踏發力中,曲柄(也就是俗稱的牙盤腿)朝向正前方前方,以及前方稍向下的位置時,最容易進行發力,此時,我們往往能夠將車子蹬得最“狠”。而當曲柄位於6點鐘位置,即向下垂直於地面時,則是踩踏及提拉最不容易發力的位置,該位置被稱之為“死點”。所以,在安裝常規正圓形牙盤時,在自行車的一個踩踏週期中,我們的雙腿發力,實際上並不是均勻的。

而橢圓牙盤的設計對,便是為了解決騎行者在一個踩踏週期中,發力不均勻的問題。如果將橢圓牙盤想象成一個槓桿,在易發力的區域加長力臂(曲柄水平向前時,力臂最大),使得踩踏變得更加輕鬆,更容易進行發力輸出,而在死點區域,力臂縮短,從而使得雙腿更加輕鬆快速地地通過死點。

對於橢圓牙盤還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解釋方法——我們知道,在相同踏頻下,自行車的前後齒比越大,踩踏越吃力,齒比越小,踩踏越輕鬆,而橢圓牙盤,則可理解為在一個踩踏週期中,起到以改變力臂的方式“增加”、或“減少”牙盤齒數的作用,即在易發力區域,“增加”牙盤齒數,在死點區域“減少”齒數,從而使騎行者在踩踏過程中能夠均勻發力。

弗魯姆的戰車,使用的是O.symetric品牌的雙橢圓式牙盤。雖然橢圓牙盤可以達到在騎行中均勻發力的效果,許多騎行者也表示在長距離騎行和爬坡時,橢圓牙盤確實更加給力。但是,由於踩踏習慣等原因,大部分職業自行車手和騎行愛好者仍然會選擇常規的正圓形牙盤。所以,並不是有了橢圓牙盤,就一定可以像弗魯姆那樣奪得冠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