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把電動自行車當準機動車管

临安把电动自行车当准机动车管

近年來,因電動自行車(以下簡稱電動車)超速行駛、逆向行駛、闖紅燈等引發的交通意外傷害屢見報端。快遞和外賣業的紅火,又進一步加劇了電動車的任性上路。接下來,臨安要對這一街頭亂象說“不”了。

老車老辦法,新車新辦法

電動車主成為有“牌”一族

吃過中飯,家住臨安區高虹鎮的周志強騎著電動車來到鎮上的電動車上牌服務點,給自己騎了三年的“電驢”申請了車牌。

上牌前,工作人員引導周志強看了一段10分鐘的電動車安全教育視頻,視頻裡播放的是交規常識和近年來的電動車交通和消防安全事故案例。看完視頻後,周志強還在現場做了一份交規試卷。考試通過後,他花了200元給電動車買了保險,填了電動車編碼、車牌申請單,還簽署了《電動自行車規範出行承諾書》。現場工作人員往車子的“隱蔽部位”裝了防盜編碼,又在車頭鉚上了編碼牌,前後不到20分鐘時間,周志強的“電驢”就成了有“牌”一族。

臨安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臨安全區約有15萬輛電動車,基本上都沒有上牌,還有不少電動車超重、超速,成了街頭路面的一大交通隱患。每年,臨安涉及電動車的交通事故多達5000餘起,死亡人數佔總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50%;在火災事故中因電動車引發火災的佔比較高,其中因充電引發的火災佔電動車火災的75%。

今年,臨安區政府把規範電動自行車管理當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考慮到臨安全區15萬輛電動車的“歷史存量”,交警部門採取了“老車老辦法,新車新辦法”來處理電動車。

老車車主可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等有效身份證明及購車發票收據等有效證明到指定地點學交規、安裝防盜編碼、上保險、上牌。如果車輛來源證明材料遺失,車主須現場簽署車輛合法來源承諾書,經審核後辦理。目前,臨安全區共有20個服務點,為老電動車車主無償開展裝編碼、上牌照、買保險等服務。

要購買新車的車主須到指定銷售點購買符合國家技術標準和省非機動車上牌目錄、安全標準的電動車,上牌前,要先驗車,然後學交規、考交規、安裝防盜編碼、上保險,最後上牌。

從源頭監管入手

啟用帶牌銷售點

目前,臨安全區已確定了19個帶牌銷售點,6月底前,臨安交警將在總結高虹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陸續啟用其餘18個帶牌銷售點。這些帶牌銷售點將有統一的店招店面和LOGO標識,方便購車者識別購買。

臨安區交警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交警部門將對電動車開展集中整治,多管齊下,逐漸規範電動車的交通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