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踏尋紅色足跡 , 開啟新的征程》--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在建黨97週年來臨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前輩的光輝業績,展望祖國、發展未來,東營市東城遼河小區黨支部,2018年6月26日上午,組織了退離休老黨員、在職黨員、社區志願服務者、骨幹和積極分子一行28人,來到廣饒縣大王鎮“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紀念館”這一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上午九點半,遼河小區黨支部書記李席席同志,在紀念館前進行了交通安全、場館安全、組織紀律等專項要求。參觀學習成員胸前佩戴黨章,儀表整齊莊重,在講解員的指引下,參觀《共產黨宣言》展館,一篇篇文字記載,一幅幅將軍圖片,一個個浴血奮戰的浮雕,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帶領我們走進記憶,走進栩栩如生的往昔。

 劉集黨支部建立於1925年春,是山東省建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劉良才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後調濰縣任中心縣委書記,1932年在濰縣被國民黨殺害)。1927年8月,在劉集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廣饒特支,由劉良才任書記,同時兼任劉集支部書記。這一時期,劉集黨支部廣泛開展革命宣傳活動,積極發展黨的組織,領導農民群眾開展了“覓漢增資”、“短工增資”活動和“吃坡”、“砸木行”鬥爭。在抗日戰爭中,劉集黨支部帶領黨員群眾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的鬥爭中,劉集村被譽為四邊地區的“小莫斯科”。在解放戰爭中,劉集黨支部黨員帶頭參軍、參戰,帶領農民群眾踴躍支前,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紀念館”坐落在全國明星鄉鎮廣饒縣大王鎮,這裡有東營市第一位共產黨員,這裡有全國保存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這裡湧現出了丁萊夫、李耘生、劉良才、張太恆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太多的最早,太多的故事,使得大王鎮這個地方充滿了傳奇。從上個世紀到現在,大王鎮這片土地,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聖地”。

中國共產黨帶領農民與日偽敵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艱難的生存環境,血與火的劉集慘案場景,讓我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東營市遼河黨支部2018慶“七一”參觀劉集黨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參觀結束,我們不由地回憶起中國共產黨歷經艱難、曲折,為了國家和人民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強盛,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不斷髮展富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歷史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建設中國和發展中國。在鮮豔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才真正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