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永陵:解密清朝興衰的風水龍脈(圖)

景祖顯祖緣何遷出又遷回?

在永陵的歷史上,有一段清朝其他任何陵寢都沒有的特殊經歷,那就是景顯二祖及其皇后從永陵遷出34年後,又再度遷回了永陵。二祖為什麼要遷出永陵?

滿族一向有崇敬祖先的優良傳統。天命七年(1622年)初,努爾哈赤攻取了遼陽以後,以遼陽城大且破舊,不易防守為由,廢棄不用,另在遼陽城東五里的太子河畔營建新都,定位國都,命名“東京”。遷都東京後,為了祭祀方便,努爾哈赤在東京城北四里的楊魯山營建了新的山陵,因鄰近東京,故稱東京陵。

山陵建成後,天命九年(1624)四月初一日,努爾哈赤派族弟前往褐圖阿拉展拜祭祖陵,並將葬在那裡的先祖,后妃們遷到了新建成的東京陵。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帝又敕封楊魯山為“積慶山”,歲時以祭,長年不輟。

大清永陵:解密清朝興衰的風水龍脈(圖)

清永陵被譽為關外第一陵,這裡葬著清王朝的六位祖先。

與瀋陽市境內的昭陵、福陵統稱為關外三陵。

時隔34年後,為什麼將景、顯二祖又遷回了清永陵呢?其實早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十六日,以議政大臣鰲拜為首的一些大臣上書順治帝說:“興京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陵自克取遼陽後遷至東京,原以便展謁,申祭饗也。今據欽天監地理官奏稱,興京皇陵風水實系第一福地。請仍遷景祖、顯祖陵於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陵旁、庶與風水有合等語。夫果旺氣所鍾,福祥攸萃,宜如所請,將各陵界內墳墓、房屋俱應遷移。被圈地畝應交戶部撥補。”順治帝福臨認為整拜的這個建議不可行。他在奏章上批閱說:”東京二陵自大祖、太宗時擇吉恭遷,安奉已久,展謁致祭,孝慕可申。今以地理之言,又議遷移,恐未合理。況本朝誕膺天眷,國運昌隆。移陵東京之後,肇基一統,垂裕萬年。言平福地允惟至善。至於周圍界內臣民墳墓安集已久,議令改遷,亦屬未協。其另議以聞。”福臨否定了鰲拜的建議。但過了一段時間,鰲拜等人又舊話重提,再次建議遷回二祖,他們的理由是“陵寢風水所在,今議將東京二祖陵遷附興京,於理為協。”。這次福臨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採納了這個建議。於順治十五年九月初八日將景祖覺昌安、顯祖塔克世遷回興京陵。隨二祖一同遷走的還有武功郡王禮敦、恪恭貝勒塔察篇古。

鰲拜等人兩次上書將二祖遷回永陵,提出的理由都是認為永陵實乃第一福地。那究竟永陵的風水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

《葬書》曰:“土地之山,若伏若連,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馬之馳,其來若奔,其止若屍。若懷萬寶而燕息,若具萬膳而潔齊,若橐之鼓,若器之貯,若龍若鶯,或騰或盤,禽伏獸蹲,若萬乘之尊也。”“葬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方又次之。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

永陵位於新賓永陵鎮西北一公里處,龍祖為長白山,龍祖從東北轉北再轉東南逶迤而行,一路綿延上百公里,層層簇擁,。永陵龍前呼後擁,龍行有如巨浪蜂擁,氣勢非凡,到頭開肩展開金水連珠帳,左右二纏護龍護送到頭。穴星為巨門星體,穴星正頂下脈,到山腳現孩兒腦,開口吐唇,左右龍虎均稱,結為巨龍含珠之穴。永陵之龍,形勢俱佳,具萬乘之尊之勢。再加上波光瀲灩的蘇子河、草他河如同兩條銀色飄帶,鑲嵌於陵區。四周群山朝拱,眾水朝宗,前方若百官朝揖。左邊青龍蜿蜒,右邊鳳山翔舞。穴前明堂開闊寬平,天門開而地戶閉;外山包裹密如城垣,四周秀峰羅列。午方煙筒山,巍峨而雄偉。寅方天馬星秀,祿馬貴人方秀砂聳起。清順治朝欽天監杜如予評為"天下第一福地",風水絕佳。

更加神奇的是,“青龍,白虎,近案”這些山距永陵都是12裡。位於後方的坐山有12個山頭,陵宮恰好位於其中。前方的龍鬚水(蘇子河)流經此地長度正好也是12裡。12這個數字象徵著清朝12代皇帝,而永陵的風水地勢所有的數據都與12相吻合。玄而又玄的是永陵後山有十二星峰中,中間三個星峰最高,此與順治、康熙、乾隆時期之鼎盛正相對應。嘉慶以後,清朝逐漸衰落;最後一個星峰隱約難見,幾乎不能稱其為峰,第十二個皇帝溥儀成了末代皇帝、亡國之君。

這一切,是純粹的巧合,還是風水真的如此不可思議? 傳說中的神聖性與風水地勢中的神秘性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個絕妙的地形非人間風水師所能及,或許真的是一種天意。

神樹的傳說和興衰

永陵佔據了絕佳的風水寶地,根據《清慕宗實錄》相關記載, 這和一棵具有神性的古榆樹有關。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當政的時候,與欽天監夜觀天象,忽然發現遼東有望不斷的紫氣滾滾而來,就像百條神龍在騰雲駕霧。崇禎皇帝大驚,他怕這是混龍出世,擔心自己皇位被篡,就從南方找來一個道行高深的風水先生原赴東北破除這100條龍脈。風水先生帶領一班人馬來到東北,走東溝,串西崗,一連破了99道龍脈。剩下一條離地三尺的“懸龍”。他認為既然是懸龍,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龍脈,誰也葬不上,就成不了混龍,不破也罷。於是,他便回京覆命去了。恰在此時,努爾哈赤在長白山被其他部落打敗,被人追殺,於是,努爾哈赤揹著父親的屍骨,沿著長白山逃下來,打算給自己的部落找一個落腳的地方。這天,他來到蘇子河畔,打算先住進附近一個小店。但是當地人怕犯忌諱,說什麼也不讓他住店,無奈中他只能祖先的骨灰盒取下來夾到了一棵樹叉上(當地習俗骨灰盒是不能著地的,不然就等於落葬了),準備次日來取,然後回客店住下。

大清永陵:解密清朝興衰的風水龍脈(圖)

第二天要走時卻發現怎麼也拿不下來,一著急,他拿出腰刀猛力朝小樹杈砍去.轉瞬間,砍開的口子又癒合了。他感覺到很奇怪。便從當地找來一位看風水的先生,才得知這兒是塊風水寶地,這座山形似一條龍,南面那座山形似鳳凰,中間平原上有一條河(蘇子河).這在風水上稱為龍風夾一槓,預示著後輩必當皇上。後面龍崗山有12個山包,暗示著將有12代皇帝可作.這時,努爾哈赤終於明白了原來後面的啟運山就是一條龍脈,不著地,是一條懸龍懸在半空中, 而自己在無意中放骨灰盒壓中了龍脈。於是,努爾哈赤葬好骨灰匣,就回到長白山,把部落遷到離龍崗山不遠的赫圖阿拉住了下來。後來,努爾哈赤以父祖被害為由,發佈“七大恨”起兵,他東征西討,真的打敗了明朝,做了清王朝開國皇帝,清朝也真的出了12代真龍天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給清朝帶來12位皇帝的這棵“神樹”曾經是清朝自身的一個象徵。據記載,1863年枝繁葉茂的大“神樹”被大風連根拔掉,巨大的樹枝將永陵啟運殿的屋頂都壓壞了。紫禁城的同治皇帝感到此事不吉利,為了保住清朝的“氣數”,他急忙命令兩位大臣趕往東北,用木敦子撐住神樹。然而,所有努力都無濟於事,神樹的“天根”最終還是抵擋不住天意,連根爛掉了。若干年之後,神樹旁邊又長出了一棵小榆樹,名曰“配榆”。人們原以為這棵配榆會給清朝帶來新的生機,而正如風水師所預言的那樣,這棵小樹也漸漸地枯萎,大清帝國到了第12代便謝下了那長長的歷史帷幕。

現在,這棵神樹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乾隆的《神樹賦》永遠銘刻在石碑上。只有神樹的一段殘根陳設在陵園,作為這棵“神樹”在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歷史見證。

清永陵未解之謎

清永陵雖然已開放多年,研究它的專家,學者大有人在,但永陵的神秘外衣總是無法揭開,至今仍有許多謎團未解。

坐龍之謎: 龍的形象歷來是騰雲駕霧,威風凜凜,但永陵四祖神功聖德碑亭的門口券臉上,,卻刻著似龍似犬的龍紋,遠看就像兩條坐在地上看守大門的狗。這就是造型獨特的坐龍,坐龍昂首張口似長吟,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左腿相連。有前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接。龍尾上翹向外捲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盟。在龍的前有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釘殘跡,當是為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形象逼真,構初如生。這條坐龍就像盛京皇宮裡的琉璃升龍一樣,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你是看不見的,這座龍的由來沒有人能給一個準確的答案,有人認為滿族人民對獵犬有深厚的感情,滿族是女真人的後裔,在清軍進關前是以遊獵為主的民族,獵犬在其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中間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沒有起兵前,有一次被明軍追殺逃到一個荒草甸子裡,跟隨他的只有一條黃狗,太祖跑到草甸子裡以後因為跑得太累和身上有上就昏了過去,明軍不敢進草甸子就放火燒草甸子,看到火已經燒起來明軍就撤退了離開了草甸子,黃狗為了不讓火燒到太祖身上就跑到附近的水坑把身體弄溼,然後再跑到太祖身邊用身上的水把太祖周圍的草弄溼,這樣大火就燒不到太祖了,等太祖醒來大火已經熄滅了,大黃狗為了救太祖,活活的累死了,太祖為了報答大黃狗的救命之恩,就下令不許他的後代子孫吃狗肉,帶狗皮帽子,還用狗型化作龍身立在永陵的神功聖德碑前表彰它的功績。就形成了今天獨一無二的坐龍。有人進一步認為,把龍雕刻成狗的姿態不僅體現了滿族祖先的特殊信仰,它的另一個重要含義是,清朝初年的統治者希望龍能像忠實的獵犬一樣保佑‘大清王朝穩坐江山。 也有人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狗是滿族的重要神獸,兩者結合而成的坐龍暗示著滿汗一家,天下一統的美好願望。

大清永陵:解密清朝興衰的風水龍脈(圖)

清永陵平面圖

日月開之謎:永陵的正殿———啟運殿的琉璃瓦殿頂正脊兩端的鴟吻劍把上分別透雕著漢字“日”、“月”二字,這種建築裝飾在古代皇陵中很少見。這是工匠貪圖一時好玩隨便發揮的嗎? 恐怕不是這樣的。堂堂帝陵,哪能容人隨便?那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有一個說法是這象徵著滿族的祖先是“肩挑日月的神人”,為了宣揚其皇權實乃天授,以希冀永保大清江山。另一個在當地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破明”。據當地的老人講,永陵是在順治十年才開始擴建,而此時清軍剛進關不久,各地反清復明的起義不斷,嚴重威脅了清王朝的社稷,故而把“明”字拆開分別固定在殿的兩端,表示“日月不能到一起,就不能復明”,有渴望天下安定的含義。還有一個說法認為這體現了滿足的宗教觀念。 在歷史上的多數草原民族對日月都有著一種不可名說的神聖的情感,常常是朝拜日,夕拜月。滿族就是其中之一,鴟吻劍把上的日月體現的應該是滿族初期的日月崇拜。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

永陵建於何年:關於永陵的開始建造的年代,以前普遍認為是萬曆二十五年(1598年)。這個說法源於日本人前田升的《永陵及其附近遺蹟調查報告》。近年來出現了不同的看法。原在瀋陽故宮工作多年的李鳳民先生經過潛心研究發現,前田升所依據的“戊戌秋八月”不是萬曆二十六年的,而是乾隆四十三年的“戊戌秋八月”,從而否定了永陵開始建造於萬曆二十六年的說法,提出永陵的建造時間應該在明末清初。有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主編的《中國建築全集-清代陵墓建築》說永陵約在明嘉靖年間修建。永陵到底始於哪年,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四祖何時入葬:由於生前四祖均未當過皇帝,未建立過政權,勢力不大,名氣也不高,處於亂世時期,在加上當時文化相對落後,陵寢制度不健全,四祖的生卒日期,入葬日期,現在都已成了難解之謎。

衣冠墓原來有無墳頭:永陵內葬興景顯三祖及其禮敦,塔察篇古,還有肇祖的衣冠墓,然而卻有五個墳頭,唯獨衣冠墓沒有墳頭。是原來就沒有,還是原來有,後來因為長期的被風雨吹刷而消失了?如果是這樣,同在一座寶城內,為什麼其他五個墳頭都在,唯獨衣冠墓的墳頭消失了?如果原來就沒有,既然當時增建了衣冠墓,為什麼不建墳頭呢?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特殊的含義呢?這些都成了歷史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