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學習巴西30年終成正果 國足再不虛心四年後還是看客

日本隊2-1戰勝哥倫比亞隊,創造了亞洲足球的歷史。同時,日本足球的成功再次引發了球迷的思考:為什麼在世界盃首次戰勝南美球隊的是日本隊?這難道是一種巧合?其實,日本隊創造歷史並非偶然,這是他們堅持學習巴西足球30年的必然結果。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隊還是亞洲足壇的一支二流球隊,要身體沒有身體,要技術沒有技術,中國隊和日本隊比賽經常贏對手2個球。1988年,日本足球開始改革,創辦了職業足球聯賽(J聯賽)。J聯賽屬於亞洲創辦時間較早的職業聯賽之一,僅次於韓國的K聯賽(1983年創辦),中國的甲A職業聯賽直到1994年才正式開賽。日本的職業足球聯賽成立之初,日本足球就對本國的足球風格、打法進行了探討,最後他們決定學習巴西,走技術足球道路。
日本足球學習巴西30年終成正果 國足再不虛心四年後還是看客

​日本球員普遍身材不高,大部分都在1米75左右,個子小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腳下靈活。日本足球揚長避短,專攻下三路,學習桑巴足球細膩的短傳滲透,利用精準的傳球層層推進。日本足球的風格比較統一,從J聯賽到各級國家隊,包括女足在內,都是以傳控為主的技術型打法。30年來,日本隊的足球風格從沒改變,一直在堅持巴西隊的踢法。由最初的形似,到後來的神似,一直到現在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風格。

日本足球學習巴西30年終成正果 國足再不虛心四年後還是看客


​日本隊也遭遇過波折,他們對歐洲球隊的成績一度非常差。由於身高、力量有些吃虧,日本隊的技術足球經常被歐洲球隊衝得七零八落。上世紀90年代,日本隊曾經輸給法國隊5個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日本隊首次參賽還輸給了牙買加這樣的不入流球隊。就算成績不好,日本足球也堅定地學習巴西。進入新世紀後,日本隊開始稱霸亞洲足壇。2000年和2004年兩屆亞洲盃,日本隊全部奪冠,他們賞心悅目地打法被譽為亞洲的“巴西隊”。在世界盃賽場,日本隊還算不上強隊,但是他們的水平已經接近了歐洲二流。2002年世界盃,日本隊主場作戰,擊敗了俄羅斯、突尼斯這樣水平相當球隊,逼平了歐洲紅魔比利時隊,首次小組賽出線打進16強。近幾屆世界盃,日本隊只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小組出線,2006年和2014年都是小組賽被淘汰,包括2006年世界盃1-4輸給了‘“老師”巴西隊。
日本足球學習巴西30年終成正果 國足再不虛心四年後還是看客


​日本隊的成功還有賴於他們的海外球員,已經形成了集團形式,這和巴西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隊的本田圭佑、香川真司、長友佑都、大迫勇也等球員,都在AC米蘭、曼聯、多特蒙德、國際米蘭、科隆等歐洲俱樂部效力過,常年與世界級球星同場競技,到了世界盃發揮起來自然遊刃有餘。相比於日本足球的成功,中國足球最應該進行反思。多年來,中國隊的技戰術風格搖擺不定,今天學德國,明天學前南斯拉夫,後天學荷蘭,大後天學意大利,學來學去學成了“四不像”。近兩年,中超聯賽變成了金元足球的代名詞,在金錢的刺激下,大批像胡爾克、奧斯卡這樣的世界級球星來中國淘金,中超聯賽變成了亞洲第一聯賽,中超球隊在亞冠經常戰勝日本球隊。可是,國足的水平並未得到實質性提高。還是大牌外援尤其是前鋒擠佔了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和空間,一邊中超聯賽的紅火,另一邊是國足成績的慘淡。
日本足球學習巴西30年終成正果 國足再不虛心四年後還是看客


​日本足球的成功,值得中國足球學習,哪怕很多球員不服日本球員。可是仔細想想,當日本隊在世界盃風光無限的時候,國足隊員只能在電視機前當觀眾,再不虛心努力,四年後依然是世界盃的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