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

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1 亮点众多 各具特色

2017年是三门峡非公党建工作规范提升年。为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我市确定了“全面规范、重点提升、突出特色、连片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13家非公企业为党建工作示范点,并按照一企一策、突出特色的原则进行重点打造。一年来,这13个示范企业被打造成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样板企业。

来到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耳畔是振奋人心的红色歌曲,眼前是能量满满的红色展板。去年以来,速达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腾出16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来抓党建,成立了公司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打造出高质量、高标准的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展示厅。目前,速达公司有在册党员35人,青年职工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该公司董事长李复活说:“把党建工作抓好了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抓实了便是生产力。”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河南骏通公司的车间党建一隅

走进河南骏通车辆公司生产车间,“组织建起来党员动起来党旗飘起来市场闯出来”的巨幅标语令人振奋,车间尽头由绿竹合围起来的是公司开设的“党建微课堂”。骏通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于世明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500余名,成立了公司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有73名党员。于世明说,他们在党建工作中结合实际探索出“三个一刻钟”工作法,即班前“一刻钟”党课引领思想、班间“一刻钟”交流凝聚人心、班后“一刻钟”服务树立形象。这种工作法把生产与党建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去年以来,河南振宇食品有限公司的红色展览馆成了红色旅游的“香饽饽”,每天都要接待几批来自三门峡及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的参观团队。“展览馆自创办以来,已经接待了6万多名参观者,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6批参观团。”公司董事长宋振廷自豪地说。2015年,振宇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展览馆,展出伟人画像、伟人纪念章、革命书籍、老报纸等红色纪念品,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起来。目前,公司投资500余万元筹建的红色教育基地二期和毛主席廉政教育馆正在紧张装修中,预计在建军节期间向群众开放。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6月13日,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在红亭驿民俗文化村座谈

红亭驿民俗文化村的企业负责人王敬国,长期以来从事餐饮服务业,之前开办的项目多是中高端消费,这几年,他的生意大不如以前。2016年以来,他开始筹建以大众消费为主的红亭驿民俗文化村。筹建过程中,他积极响应我市关于非公党建工作的要求,高标准抓企业党建,投资60余万元建成了红亭驿党性教育中心、党群活动室、党支部活动室等。通过抓党建,王敬国也成了红色文化迷。2018年春节期间,他驱车几千公里到上海、浙江、湖南、陕西等地的著名红色旅游景点学习取经,立志在企业党建、红色旅游方面有新的建树。

2 一以贯之 扎实推进

早在2011年,我市就精准透析“两新”组织特点,成立了中共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挂靠在市工商局开展工作,成为河南省工商系统首个非公党建工作机构。

2017年5月,河南省工商系统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市召开。市委书记刘南昌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以燎原之势进一步稳固党建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铸就推动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吹响了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的号角。自此,我市非公党建工作乘势而上,走上规范提升、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暨表彰大会现场

2017年7月,我市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吴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由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工商局组成的指导组。同月,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把非公党建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整体规划,核定人员编制,列入财政预算。

万事开头难,抓好非公党建工作并非易事。针对非公企业“符合条件不愿建、业主想建不会建、党员数量不足无法建和组建工作进展慢”等问题,市工商局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办法。

市工商局局长、市非公党工委书记赵冶钧说:“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企业效益,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为此,市工商局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上门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与五大银行开展战略合作,举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表彰暨政银企合作座谈会,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基层党建指导站深入一线,走进企业商户面对面帮助企业发展,手把手指导党建工作。赵冶钧说:“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坚持每月在示范点企业召开全市非公党建工作例会,将现场观摩与会议推进充分结合,这样各个非公党建示范企业就会互相比较,各企业取长补短,探讨交流,共同提高,促进工作。”

“三门峡义乌商贸城是个大市场,小、散商户特别多,很难管理。原来我们成立过商户自律委员会,但是效果不好。后来,市工商局多次上门,指导支持我们成立党支部,给我们捋顺了管理思路,解决了实际困难,真是来帮我们的。”三门峡义乌商贸城党支部书记李静说。

企业家们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要我搞党建”转变为“我要搞党建”。上文提到的伟宸建设集团董事长何金波起初对搞党建是抵触的,但是在被市非公党工委带到河南大桥石化、圆方集团参观了党建工作后,回来后态度转变,抱定了全力以赴抓党建的决心。如今,伟宸集团的发展目标定为“五年成立党委,做强集团公司”,足见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的位置有多重要。

企业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党建工作怎么抓,具体工作怎么做,还需要有统一的要求和专业的指导。为此,市非公党工委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打出了非公党建工作“组合拳”,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逐步形成。

——从全市重点企业、专业市场、高科技企业、农民合作社中,选择党建基础良好、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13家,确定为市级示范点。在每个县(市)、区,选择3—5家县级示范点,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平台、有活动、有培训、有典型、有成效”的标准,对党员活动阵地统一进行规范,为非公党支部印制“三会一课”记录本、学习记录本和档案盒,树立统一、规范的非公党建新形象。

——编撰、印发《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制度汇编》,涵盖非公党工委(党总支)、党建指导站、党校、非公党组织四大类41项职责、制度,推进全市非公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在全省18个地市中成立首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党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培训党员的“主渠道”“主阵地”。

——加强党建指导站建设,选拔一批有责任心、政治素质好的青年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站站长,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

市非公党工委成立8年来,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健全组织体系,指导县(市)、区成立党工委6个、党总支3个,在乡镇建立工作站46个、联系点90余个,组织构架全面建立;积极推行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派员组建、挂靠组建等模式,建立党支部565个、指导站46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35名;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把5382名“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纳入管理,推动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有效推进双覆盖。

3 “红色引擎” 助力发展

三门峡市非公党建工作经过一年的规范提升、强力推进,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正如赵冶钧所说:“一年来,我们打造了一大批标准化党建示范点,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助力’到‘自力’,从‘有形’到‘有效’,广大非公企业从党建中尝到了甜头,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发展。”

三门峡义乌商贸城在开展非公党建工作后,举办了“市场星级信用商户”“党员先锋岗”活动,鼓励党员商户亮明身份,有力地增强了市场、商户、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义乌商贸城相关负责人南增刚说:“通过抓党建,我们把商户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商户们自己总结说是‘离土离乡不离党,迎着红旗找市场’,现在义乌商贸城的入驻率已由2016年的85%增加到现在的95%。”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六月二十五日,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暨表彰大会上,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重温入党誓词。

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的还有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去年,该公司投入80余万元建成了仰韶酒业党建文化展览馆、红色故事长廊,融合红色光辉、红色警戒、红色传承于一体,成为企业党建的良好载体。同时,根据党员分布和经营需要,在豫北、豫南、郑州、洛阳销售中心建立党支部,使党的组织进一步下沉。该公司还狠抓载体活动,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品牌提升我先行、科技攻关我当先”“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岗位无次品”“党员闯市场、业绩上红榜”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公司的生产经营。

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国有企业,随着企业改制、改革,2011年三门峡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正式成立,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99名,新发展预备党员4名。李淑团是这些优秀党员的代表,2015年她被评选为全国劳模,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中原量仪的红色基因在传承,“工匠精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公司在抓党建工作中,专门建成了红色长廊,先后吸引了万余人参观。人们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亲眼看到面包、糕点生产和包装的过程,无形中记住了三味奇这个品牌。该公司负责人陈选京说:“通过抓党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效益越来越好。”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不断探索民营企业特点,在思路创新上下功夫,开辟了“党工活动绿色步道”“党员职工读书室”等学习教育阵地,开展“十佳星级创建”活动,创建内容包括“十佳杰出青年”“十佳巾帼标兵”“十佳优秀党员”“十佳党员示范岗”四个类型,目前已有105名党员和职工先后上榜“十佳星级标兵廊”,被誉为标兵百花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门峡市的非公党建工作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非公党工委一班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工商精神驱动下,正遍地开花、春色满园,为三门峡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在崤函大地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非公党建“三门峡模式”——星星之火正燎原 “红色引擎”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