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產業 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據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區塊鏈產業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產業初步形成規模。

今年6月,胡潤排行榜在深圳發佈了《2018胡潤區塊鏈企業排行榜》,從排行榜上TOP20企業的應用場景分類來看,除了13家企業專注於底層平臺、區塊鏈硬件等區塊鏈基礎設施與平臺建設方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已逐漸豐富。從產業細分領域分佈狀況來看,行業應用類公司達到7家,主要是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京東、騰訊)應用於公益和商品溯源,以及金融企業(平安、招行、中行)演化的創新金融科技應用,如供應鏈金融、票據及交易清算。

由於區塊鏈可以實現信息的不可篡改,從根源上杜絕了數據作偽的可能性,特別是對真實數據要求較高的金融業,將更積極地擁抱區塊鏈。

比如,傳統的交易模式是雙方各自記賬,在交易完成後,雙方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賬,且數據是對方記錄,真實性難以保證。而區塊鏈上數據是分佈式記錄,每個節點都能獲得所有的交易信息,一旦發現變更可通知全網,防止篡改。並且,交易和清算過程實時同步,交易過程完成了價值的轉移,也就同時完成了資金清算,提高了資金結算、清算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

此外,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業的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還存在不少的技術難點,比如吞吐量、擴展性、共識機制、隱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

業界普遍認為,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對於金融行業意義重大,有望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持續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