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給黨聽

文|冷德本

每年一到七月一日黨的生日這一天,我就激情滿懷,浮想聯翩,不由自主的放開喉嚨高歌一曲《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曾風靡幾代人,流淌在時代的脈膊裡。牢牢地紮根在我心中。它不僅激勵我奮勇前行,點燃了生命之火,同時也是這首歌伴隨我度過了教育生涯。

唱支山歌給黨聽

那是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後,從此全國立刻掀起了學習雷鋒的活動。在《雷鋒的日記》裡記載著這麼一首小詩::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後來經過幾番周折才查明作者是姚筱舟,(焦萍是他的筆名)寫的。不久,由焦萍作詞,踐耳作曲,才旦卓瑪演唱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如今已經成為了經典老歌,而我卻由衷地百唱不厭,所以,這支歌也成為了我從教時的經典教材。它像吹綠生命的風,穿越時空點亮學生們的心靈。從此每年七一前後,我都無數次地把這支歌名作為主題班會,來教育學生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

記得在一九八三年仲夏,一學期的課程快要結束時。為了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悅中找到快樂,陶冶情操,增強自信心,來迎接期末考試。我決定把《雷鋒的故事》作為專題講座。把《唱支山歌給黨聽》作為主體靈魂來貫穿始終,於是我到公社廣播站去錄製這首歌,然而出乎意料的廣播員竟然是學校的畢業生楊麗雲(後來與潘長江結為伉儷)她高興地為我完成了任務。講座收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我在《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音樂聲中結束報告時,許多同學激動地熱淚盈眶說:“這是一堂生動的感人肺腑的思想品德課,激發了我們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又增強了我們對黨更加無比的熱愛。”“黨是母親,我是花,在黨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唱支山歌給黨聽

一九九八年,我在改革的春風中創建了《鐵嶺英才成人高中》。原教委主任高東昌我的老師,擔任了學校的顧問。聘請了江後、張寧新、姜平等一批知名教師任教,那年七一前夕,我們在張泰輝老師的倡導下,請來了雷鋒生前的戰友喬安山同志給師生做報告。(因為張泰輝老師曾經陪同過喬安生到祖國各地做過巡迴報告)科技館階梯大廳座無虛席,很多家長和鄰里也都慕名而來。報告精彩感人,催人淚下,當喬安山在報告結束語中說:“雷鋒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將不斷被髮揚光大,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時全場起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許多學生爭搶著讓喬安山簽名留念-------

正在這時,我提議全體師生齊唱《唱支山歌給黨聽》。那優美的旋律充滿了深情和激情不僅表達了雷鋒對黨的熱愛也抒發了我們的心聲。當唱到“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只會淚淋淋時”體現了新舊社會的強烈對比,時而悲痛悽楚,如泣如訴,充滿了對舊社會的仇恨;時而壯懷激烈,字字鏗鏘表達了我們跟黨走的決心。當唱到“奪過鞭子,奪過鞭子,揍——敵——人”時,群情激動,熱血沸騰。當激情飛揚的歌聲再次反覆唱到“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時,我們已經慷慨激昂,飽含深情,這不僅是我們對黨的傾訴也是對黨最美好的讚歌。

唱支山歌給黨聽

----------------。

這令人難忘的歌聲,時時響徹在耳畔,這是時代的最強音,雖然歲月可以帶走我的青春,時光可以改變我的容顏,可是這一切都無法改變我內心的一個信念,那就是-------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今天在黨的八十八歲生日時再次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的時候,邁向和諧社會的步伐更快了,更堅定了,因為我把黨來比母親---------

唱支山歌給黨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