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中游拐點到來,挖掘產業結構投資機會

【財經豹社】昨天我們說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然趨勢以及新能源汽車逐漸邁向高產品力車型,而邁向高產品力車型首要解決的就是里程焦慮問題,未來無論是鋰電池還是其他材料都將提出在技術、成本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車中游也面臨這轉向高端化發展。

新能源汽車需求帶動中游材料需求

目前我們把新能源汽車細分為乘用車、客車、專用車,不同車型對的單車帶電量不同,車型結構的變化對整體鋰電池、及其鋰電池材料的需求具有重大影響。2018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複合增長率超30%以上,2018年預計超100萬輛,2020年達200萬輛。

新能源汽車中游拐點到來,挖掘產業結構投資機會

按照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2019、2020年分別達到10%、12%的要求,考慮燃油負積分的抵償,中泰證券預估,2018-2020年將完成新能源乘用車133萬輛、185萬輛,補貼政策調整偏向對高續航里程的高端車型,車企將陸續推出A0級以上新車型,未來A0及以上車型佔比有望提升。

新能源客車補貼主要集中在公交系統、政府採購等商用化需求,銷量通常集中在下半年,整體需求增長較為穩定。專用車補貼過渡期期下降60%,主要集中在運營租賃、物流企業。由於下半年補貼更高,預計專用車銷量下半年釋放,全年預計銷售14萬輛。

鋰電池環節上游核心材料需求測算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空間廣闊,在補貼退坡下,全產業鏈面臨成本下降壓力,產品價格將呈現下降趨勢,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由年初1.9元/Wh跌至1.55元/Wh,三元電池上游材料價格上漲,但電池價格略跌0.1元/Wh,LFP電池與三元電池價格趨同,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電池系統價格有望在2020年低於1元/Wh。

新能源汽車中游拐點到來,挖掘產業結構投資機會

鋰電池材料動力鋰電裝機量同比增長20%以上,但價格下跌,隨著新能源汽車升級,單車電量提升,有望實現以量補價。鋰電池競爭格局持續分化,呈現龍頭集中趨勢,2017年CR3達51.1%,其中CATL出貨量11.8Gwh,市佔率達30%,CATL 2018年1-4月裝機量3.4Gwh,市佔率達43.6%、CR3超75%。

新能源汽車中游拐點到來,挖掘產業結構投資機會

​2018Q1負極材料石墨價格有所下調,在環保限產趨嚴情況下,價格有望維持或小幅下跌,2018年有望實現價穩量升。負極材料CR3為62.3%,貝特瑞(22.7%)、上海杉杉(21.8%)、江西紫宸(17.8%)是2017年出貨量前三。

據高工鋰電,2017Q1-2018Q1幹法隔膜和溼法隔膜均價分別從3元/平降至1.9元/平和4.7元/平降至2.9元/平,降幅超35%。2017年隔膜行業整體毛利率為57%。中泰證券預測,2018-2019年溼法隔膜出現過剩,隔膜產品價格有較大下跌空間。隔膜CR3為35.5%、CAR5為53%,其中恩捷、蘇州捷力、星源材質是溼法隔膜出貨量前三。

電解液受上游核心材料擴產跌價及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價格從2017年的7萬/噸下跌至2018年初的4萬/噸。中泰證券測算,若碳酸鋰價格下跌50%,相應的傳導至電解液價格將下降不到13%,目前電解液價格下行空間不大。電解液行業集中度高,CR3為58.2%,其中出貨量前三分別是天賜(26.5%)、新宙邦(16.2%)、國泰(15.5%)。

新能源汽車中游拐點到來,挖掘產業結構投資機會

2018年鋰電池細分行業盈利拐點到來

自2009年以來,我國已經成為最為完善的中游動力鋰電產業鏈集群,從鋰電池端寧德時代,到材料端負極、電解液、隔膜、正極等都已經走向全球鋰電池供應鏈,在技術、成本上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

全產業鏈成本下降,行業整體毛利率亦呈現下降趨勢,只有上游鈷、鋰資源、電機電控等毛利率環比提升;毛利率從高到低排序:隔膜(57.3%)、鋰資源(55.7%)、鈷資源(41%)、鋰電設備(36.6%)、電解液(36.2%)、鋰電池(34.4%)、負極(32.7%)、電機電控(26.4%)、正極(22.7%)、整車(20.1%)。

各細分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速,但2017年動力電池系統價格下降,市場規模價值量負增長,中泰證券預計,2018年鋰電池中游環節拐點,動力電池系統市場價值量由負轉正。

中泰證券預測2018年毛利額同比增速:負極>三元正極>碳酸鋰>隔膜>電解液>6F;其中動力電池端毛利額同比增速為3.1%三元正極、負極材料毛利額同比增速超25%,,幹法隔膜、電解液、6F環節毛利額增速為負,長期看,三元正極、負極、電解液毛利額增速將在2019年及以後保持高增長,溼法隔膜有望被國產替代。

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成本最高的環節也是新能源續航最重要的環節,要具備極強的技術壁壘和資本壁壘,基於車型升級,續航里程不斷提升,新能源車鋰電中游崛起在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