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兒童家長莫要因爲面子,耽誤孩子語言形成期

我的孩子可以跟我面對面交流,我認為他不需要戴助聽器,他是聽得到聲音的。

幾乎所有的聽損兒童家長,在最早拿到孩子聽力檢查報告的時候,心裡都有一個感覺,就是孩子是聽得見的,我叫他,他也有反應,會睜眼會搖手。那麼也有些大孩子的家長,可能孩子只是輕度或中度聽力損失,平時和孩子日常大聲交流沒問題,就認為能不戴助聽器就不戴助聽器為好。其實有這種心理的家庭不在少數,從心理上來說,很多人對助聽設備都有牴觸情緒,認為佩戴了設備,就會被“歸劃”到聽力殘疾人那一類了。其實,我們通過面對面交談時觀察的大量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都可能會猜測出一些語言信息。一般情況下,有經驗的兒童可以通過唇讀理解百分之三十的語言內容。另一方面,孩子在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時,理解能力更強。但是我們日常接觸的生活、學習環境並不是熟悉的環境,所以助聽器可以幫助聽損兒童在陌生或不同的環境裡和別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