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古代社會能夠實現從草根一路奮鬥到皇帝的,大概就只有劉邦和朱元璋這哥倆了,這古時候的平民百姓也一直把他們當作人生逆襲的楷模和自己學習的榜樣。不過和朱重八鮮少爭議相比,這個劉邦儘管出身還要稍好一點,卻在民間的口碑是十分的不佳,被人們稱之為偷雞摸狗的流氓無賴。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而事實上像他這樣實現人生巨大轉折的人,不出現爭議才是奇怪的事情,我們知道這後來的武則天儘管做出了那麼多的功績,也仍然是被時人不斷地評說,逼的她最後給自己留下了無字碑,死時嘴裡還放了一塊木頭,可見這爭議確實對她的困擾挺大的。這劉邦的爭議儘管也很大,比如他最後還殺死了功臣韓信,但這些都不妨礙他成為功勳顯著的開國帝王。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既然出身這麼低下,那小時候肯定是輸在了起跑線上,這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學讀書的時候,他不是在掏鳥窩就是在摸河魚,農忙的時候還得跑到地裡去幹活兒,像他這樣的人能夠認得幾個字就很了不起了,沒人真指望他能作出什麼吟詩作賦的風流雅事,但沒想到他後來在當了一代帝王以後,這眼界也開闊了,水平也提升了,居然還作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當時天下初定的他,遇到了地方的叛亂,這對於他來說當然是不能忍了,這是朕的江山,怎麼能讓你們如此恣意妄為!於是他就帶著大軍前去征討,經過一番苦戰,終於使大漢的天下重新穩固下來。這時的他看到離家鄉不遠,就順道想去看一看闊別已久的故鄉,當然這裡面肯定也有衣錦還鄉的意思在裡面。在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後,他也是志得意滿地和從小玩到大的發小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於是就有了這首著名的大風歌的誕生,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首大氣磅礴的詩,非具有帝王之志的人難以作出。這首詩裡面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完全地展示了他遠大抱負和政治理想,很快地就火遍了大漢王朝的每一片疆域,時人在吟育這首詩歌的同時,迅速地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

這位皇帝無賴出身,卻寫出一首詩,流傳千古!

我們可以看這第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這裡面其實既合天時地理,又契合他波瀾壯闊的一生,起興十分到位;而接下來的則是: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這就很應景了,非常符合當時他的此情此景,充分說明了他建功立業取得的成績是十分厲害的,這也沒得說的。第三句的含義就更濃了,這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裡面既有對賢才的渴求,又有對反叛者的不解,更有對守住天下和平的美好願望,可以說將他作為帝王的孤獨感顯露的淋漓盡致。不過此後他又在征討英布的途中負傷很快身亡了,否則他也許還能為我們留下更多的好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