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平地一聲雷徹底「震醒」A股,千兵萬馬大肆開啓反彈?

“投機之王”利弗莫爾讀書筆記

傑西.利弗莫爾,美國投資市場的傳奇人物,14歲和人湊了五美元入場,38年後淨增1億美元,這是當時全每年稅收總額的1/42,他影響了三代股神,巴菲特、格雷厄姆等眾多投資大師對他推崇備至;他曾得到美國總統的親自召見,美國金融大亨曾誠懇的請求他放過股市;1999年他壓倒性的擊敗巴菲特,被《紐約時報》評為“百年美股第一人”。

雖然他最後窮困潦倒自殺,並說我的“人生是一個失敗”。……但利弗莫爾精準的交易時機技巧資金管理系統以及革命性的操盤方式,在今日仍被使用,我們可以學習他成功的經驗,牢記他失敗的教訓,讓自己成長。

剛剛,平地一聲雷徹底“震醒”A股,千兵萬馬大肆開啟反彈?

1,華爾街(股市)沒有新鮮事,因為投機向山丘一樣古老,股市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前發生過,以後會再度發生!因為人性永不改變。

點評:讓“這次不一樣了”變成了華爾街的笑談。

2,投機是天底下最富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不適合愚蠢的人,不是很懶於動腦筋的人,不適合心理不健全的人,不適合腦中充滿一夜暴富奢望的人,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如果貿然從事投機,那麼就只能以一貧如洗告終。

點評:說的都是大實話。

3,假設某個商人新開了一家店鋪,他大概不會指望頭一年就從這筆投資中獲利25%以上,但是對進入投機領域的人來說,25%連最低標準都夠不上,他們想要的是100%的利潤,他們的想法是經不住推敲的,他們沒有把投機看成一項嚴肅的商業事業,並按照商業原則來經營這項事業。

點評:這分明是價投的思想啊!

4,投資者或投機者的最大敵人就是人的本性。

點評:這句話每個人都能理解,在投資中,我們該怎樣克服人性的弱點,確實需要用心去思考。

5,一流的投機家們總是在等待,總是有耐心,等待著市場,驗證他們的判斷。要記住,賺大錢的訣竅並不在於頻繁的買進賣出,而在於耐心的等待。

點評:好股票長在,好價格不常在,沒有耐心終將一事無成。

6,你不可能每天或每星期參與投機活動並取得成功,一年中,只會有幾次入市的機會,可能是四五次,而在合適的入市時機出現之前,最好靜待市場發展,等待下一個重大時機出現。

點評:連這個大投機家都說一年只有幾次交易機會(巴菲特幾年一次,等待戴維斯雙擊)。可見我們這些經常交易的人連投機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賭博,最後的結果只能是……。

7,不管是在什麼時候,我都會耐心的等待市場到達我認為的“關鍵點”,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才開始進場交易,在我的操作中只要堅持這樣做,總能賺到錢。我總是在一個趨勢剛開始的心理時刻開始交易的,我不用擔心虧錢,因為我恰好是在堅守的原則告訴我立刻採取行動的時候,果斷進場開始跟進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原地不動,靜待市場按照他的行情發展,我知道,如果我這樣做了,市場本身的表現非常恰當的時機給我發出讓我獲利平倉的信號。 多年的交易給我的訓誡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個趨勢的開始點才進場交易,我就絕不會從這個趨勢中獲取多少利潤。

點評:我們好好反思下,從投機的角度來講,每隻股票每年的低點到高點基本上都有30%—40%的波動區間。如何建立自己的買賣點的交易系統,這是我們投(機)資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8,要記住這一點:當你理性的靜待時機之時,那些每日參與買賣的投機的正好為你的一次出擊鋪路,他們所犯的錯誤,會為你造就日後的盈利。

點評:跟這些每天交易的賭博相比,投機還是需要技術含量的。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9,你必須集中注意力,研究當日行情最突出的那些股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領頭羊,特別是那些領頭行業和強勢行業中的領頭股票。如果你不能從“領頭羊”。如果你不能從領頭的活躍股票上賺錢,也就無法在整個股市中賺錢。

點評:投資就是買龍頭,因為龍頭有定價權,能提價,利潤也會大幅增長,這跟價投一樣的觀點。

10,在投機中如果你想賺錢,就得買賣一開始就能夠獲得利潤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買進或賣出後就出現下跌的情況,說明你正在犯錯,一般情況下,如果三天之內依然沒有改善,立馬拋掉它。

點評:這點大家不要誤會,他所說的都是在關鍵點買入以後的下跌(因為他對買入的關鍵點要求很高,如果還跌,那肯定是看走眼了)。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經常會亂買一氣,然後還裝模作樣運用跌七個點止損的療傷方法。 12,當市場進入到一個明顯的趨勢之後,它將一直沿著貫穿其整個趨勢的特定路線而自動運行。

點評:趨勢一旦形成,他會按照慣性行走,因為追漲殺跌是人的本性。比如前幾年猛漲的中小創,到最近猛長的藍籌股,都有趨勢的力量。

11,在長線交易中除了知識以外,耐心比任何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實際上耐心和知識是相輔相成的,那些想通過投機獲得成功的人應該學會一個簡單的道理,在你買入或者賣出之前,你必須仔細研究,確認是否是你進場的最好時機,只有這樣你才能保證你的頭寸是正確的頭寸。

點評:成功的投資眼光和耐心缺一不可。

12,在一個投機中幸運地將原來的本金在股市中翻倍後,他應該立即把利潤中的一半提出來放在一邊作為儲備資金,這個方法曾經對我大有裨益,唯一遺憾的是我沒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始終貫徹這一原則,在某些地方他本來會讓我的投資之路更順利一些。

點評:這條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在股市投資中,99%的人都沒有這個習慣(包括利弗莫爾都沒堅持),如果養成這個習慣,我相信每個人的職業都不會失敗。


為什麼把股市當成賭局你就輸了

賭博的每個人都會輸錢

以旁觀者眼光看,按照概率來講,賭錢輸贏幾率應該是一半,為什麼只要看到賭徒都是身負鉅額債務,只見輸不見贏、輸是輸在一個 貪 字N多戒賭吧或者論壇有句至理名言:贏只是個過程,輸是結果。很多賭徒把數錢原因歸結為黑、假、騙、只能說還沒有吃夠教訓、總覺得賭局公平就能贏。事實上只要有數學常識就能明白,無論賭局公平與否,最終結果永遠是輸光的、 莊家:金錢有限、時間有限、你心態不行怎麼跟我玩。

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原理,甚至連數學原理都稱不上。你一塊錢我一塊錢,賭一局,你我輸贏概率各50%。你一塊錢我十塊錢,我贏光你籤的幾率比你大得多。你一塊錢,我本錢無限、你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贏我的、參與賭博的人,只要你一直在賭,賭場桌上的錢相當於你就是等於無限,賭局結束只有一個結果——你輸光你身上的全部。

明白了嗎?這裡的關鍵在哪兒?在“一直在賭”這四個字。你參加的賭局越多,你離輸光就越近。

為什麼賭徒會一直深陷,越輸越多?

為什麼明明輸了錢,不能吸取教訓、非要再一次把錢丟進去,甚至借錢丟進去?被火燒了知道不再靠近火,被小偷偷了知道要看緊錢包,為什麼賭錢輸了,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輸?

首先,是因為刺激。賭博帶來的生理上的興奮感,輸贏只見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的大喜大悲給身體帶來的刺激,如同過山車和高空跳傘,是別的娛樂活動很難提供的、對這種刺激感的追求,是“賭癮”的直接來源。

當然,這只是最直接、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的原因。

第二原因,是情緒。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無法真正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完全理性的人少之又少。賭桌是一個能無限放打人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弱點的地方、所謂“輸急眼”是最可怕的心理因數。而人類有一個普遍的心理弱點是:人因為“失去”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遠超過“獲得”而產生的正面情緒。

這就造成了一個常見的現象。賭徒是難以分辨“自己贏的錢”和“本錢”的無論贏了多少錢,只要輸一把,就一定要再贏回來,無數人無數次在“再贏一把就收手”的情況下,因為輸了一把非要扳回來而導致無法挽回。

第三層原因,是壓力。當你輸了一萬,你覺得沒關係。幾把就能翻回來了、當你輸了十萬,你開始有壓力這時只要停止,還有挽回的餘地,但你不敢面對過去十年的辛苦付諸東流的結果,不敢面對家人的責難,於是你開始舉債。但殘酷的數據規律會告訴你,把幾十萬塊錢輸光很容易,但想從零開始重新贏回十萬塊卻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只有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借債——輸光——再借債”的惡性循環,直至無法掩飾全面爆發。

這是有人就會想,輸錢會有壓力。會控制不住情緒,如果我運氣稍好點,一開始贏了錢。或者輸了些錢很快翻回來了,不就能有好的結果嗎?

剛剛,平地一聲雷徹底“震醒”A股,千兵萬馬大肆開啟反彈?

這就是我要說的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輸錢不可怕,贏錢才可怕!

贏錢了你會收手嗎?不可能的。

每個人根深蒂估的劣根性——成功是我個人強大、失敗因為環境掣肘。

翻譯到賭桌上:贏錢=我是賭神。數錢=今天運氣不好,明天就會轉運。

這種毫無理由的自負一定會遭到概率之神的懲罰,告訴你一切都是運氣,你並不比任何人聰明。

萬一,概率之神眷顧了你,你贏了更多的錢呢?

真正可怕的事情可能會發生——你在金錢觀充值被摧毀了。

你一年能掙多少錢?步行街均薪三十萬。算你一年能掙一百萬吧!你靠工作能在一個晚上掙十萬嗎?能在一場球的時間裡掙幾萬塊嗎?但是靠賭博,你掙到了。

那麼,你願意去工作嗎?如果你經歷過一晚上幾十萬的輸贏,你在精神上已經很難再回到靠工作,靠努力去掙回曾經失去的一切。

贏家,就是多想半步的人

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猶太人的商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圈裡。”

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的環境,環境和命運之間多數時候是互為因果的。窮人大多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改造。

由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圈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所謂命運的圈子定律,就是要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按不同的貧富貴賤劃定人類的不同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有貴族圈子就有平民圈子,三六九等無窮無盡,並且往往按圈子獲得不同的恩惠。

因此,你想富貴,就要想辦法與富貴之人接觸交往,以便有機會進入他們的圈子裡;你本來在富貴的圈子裡,而整日與雞鳴狗盜者混在一起,放蕩不羈,就會使你散盡祖業,一貧如洗,落入貧窮的圈子。

不僅命運按圈子施報,而且生靈均按此行道。

剛剛,平地一聲雷徹底“震醒”A股,千兵萬馬大肆開啟反彈?

從我們生活的圈子來看,如第一圈是你,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第五圈本地人,第六圈本省人,第七圈本國人,第八圈人類,第九圈哺乳類,第十圈動物類......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當自我被侵害時,也會六親不認;當鄰里欺負兄弟,又會先站在兄弟這邊;當外地人欺負本鄉人,你會站在本鄉這邊;當其他動物欺負人類,你又會站在人類這邊,不管他們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例如你觀看足球比賽,中國隊與日本隊踢球,你是中國人就會為中國隊喝彩;而當日本隊與美國隊比賽,你同日本隊都屬於亞洲人,又可能會為日本隊助威。

狼群之間為爭食會打鬥,一旦整個狼群受到老虎威脅時,又會群起攻之。可見圈子定律在大自然中的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當你進入富人的圈子,在你與這個圈子之外其他人發生爭執時,你現在的富人圈子會在冥冥之中資助你,因你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了求。財者與富人多交,升遷者與官相隨,嫖者與妓相伴,盜者與賊為友,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什麼?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小人者也必為小人。‘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可見其理解相當深刻。

在股市中必須學會進入富人,主力的圈子,如何進入,必須學會早於別人半步早於別人一步,因為你來自圈子之外,會被拒之圈外;如與別人同步,蜂擁而上,圈子也不會對外開啟。就像在大劇場裡看了一場非常好的戲之後,要想快速地順利離開劇場,必須在精彩演出快要結束時,你就起身先退場,這樣才能避免結束時退場的麻煩。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讓每個學生從0〜100中任選一個數字,然後老師進行彙總並取出平均數。誰選的數字最接近全體平均數的1/2,誰就會成為贏家。一般情況,從0〜100中隨機選取若干個數,其平均值最接近50,那麼其1/2就是25,因而一般同學會選擇25.如果再多想一步,假如每個同學都這麼想,也就是說每個同學都照著25去選,那麼平均數就是25,而其1/2是12或13,所以,聰明些的人就會選擇12或13。

但是,更聰明的人又會想,如果大多數人都想到了上面的邏輯並選擇12或13,而選擇6或7的贏面也許就很大了。

當然,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一個人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推理下去,認為最終所有同學都會選擇0,這最後的答案就是0。

那麼,誰是贏家?答案揭曉了,老師認為選擇0的學生是最聰明的,但贏家卻不是他們。因為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12或13中,只有少數幾個選擇6或7的學生獲得了最後勝利,成為贏家。最終獲勝的,是比群體中大多數人多想了半步的人,而比別人多想了若干步的學生卻沒有贏得比賽。因此,太聰明也不行。

在股票交易中,也是這樣。一隻股票你介入過早,主力資金就會發現散戶與自己的想法竟然一致,因此他不會讓大家與此同步,可能一段時間後才上漲。此時主力資金也不會現在拉昇,這樣你就會因為別的股票猛漲,從而亂了方寸。介入過遲,又會在大幅拉昇時錯過賺錢機會,所以最好是在剛好啟動之時介入當然。掌握這種時機還需要過硬的本領。但是,無論買入或賣出,必須對主力投資者的動向進行預測。

例如,若從100名參賽者中選出最漂亮的5名女孩,若你選的結果與最後得票結果一致,可獲得高額獎勵。這時,你一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去選擇,如果那樣做的話,往往你的選擇與結果完全不一致。

為了勝出,必須預測出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美女標準。也就是對他人的預測結果進行預測。因此,無論選擇什麼板塊或什麼股票,必須是下一步的炒作熱點,也就是近一年,最多近兩年發展較快的行業。你若研究選擇幾年後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認可。無論股票價值怎麼樣,有多好,得不到主流資金認可的股票就不是好股票。


賣油翁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一位叫陳諮堯的人擅長射箭,他認為當今世上像他這麼高水平的,找不到第二個人。因此他很驕傲。

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園子裡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肩上的擔子,站在旁邊,歪著頭,很有興趣地觀看他射箭。陳諮堯射出的箭,十枝中有八九枝射中了靶子,老翁看了便微微點頭。

陳諮堯問他: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術是不是很高明啊?

賣油翁卻說:也沒什麼別的技術,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陳諮堯一聽很生氣地說:你怎麼敢貶低我的本領!

賣油翁微微一笑,說:我是從倒油的經驗悟出這個道理的。

接著,賣油翁把一個油葫蘆放在地上,葫蘆口上不放漏斗,卻放了一枚銅錢,剛好把葫蘆口蓋住,只留出銅錢中間那個小孔。

然後,賣油翁慢慢地用勺子舀出油來往葫蘆裡倒,只見油像一條細線一樣從錢孔中流入葫蘆,一勺油倒完了,那枚銅錢卻沒有沾上一點油痕。

倒完,賣油翁直起身子,笑了笑說:我這點技術,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手熟罷了.

其實在股市中賺錢就是這樣簡單,哪怕你就用雙底買賣技巧,或者突破技巧,或者均線技巧或者macd金叉死叉技巧,或者價值投資技巧,只要是賺錢的技巧,配合研究出適合你自己性格的交易模式,然後持之以恆的不斷的改進總結,那麼你一定會在金融市場有一席之地。

金融市場賺錢模式很多,關鍵你要學會得心應手的交易模式,反覆的去做,總結提高,而不是今日聽那個朋友說買這個明日聽這個朋友說做這個,我們的錢是自己的,對自己的錢要負責,而不是把錢的命運交給別人。

剛剛,平地一聲雷徹底“震醒”A股,千兵萬馬大肆開啟反彈?

職業交易員的立身之本:行動而非說話,實踐而非理論

1、在市場交易中,長線有長線的思路,短線有短線的操作手法。問題的關鍵是投機者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個性和具體市場特點的方法,作為自己基本的交易模式。但無論多好的理論、工具,都有硬幣的另一面。天下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交易理論和工具,各種交易模式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弱點。這個市場永遠不存在可以100%準確預測未來變化的技術和交易工具。所以,交易理論、工具正確運用的前提是,操盤者必須具備辨證思維的能力,這是立身之本。否則,再好的劍在不適合的人手裡都是廢鐵,再廢鐵在合適的人手裡都是寶劍。同時,即使在自認為有絕對把握和勝算的機會出手時,也還是應該作好風險控制的準備,防止判斷錯誤帶來的巨大損失。

交易技巧和知識可以學習,市場經驗可以累積,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起成熟的心理並迅速付諸行動,這卻是一個長期的修煉、追求、領悟過程。作為一個交易員,每天都會面對很大數目的輸贏,責任和壓力是非常大。從理性的角度看局部的輸贏很正常,失敗的交易、虧損的交易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而人畢竟不是神,真正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的面對每天輸輸贏贏又非常地難。

2、古人云:“聖人有情而無累”,說的是聖人不是沒有感情,而是能夠控制感情,不讓感情成為行動的決定因素。作為一個交易員,由於輸贏而引起情緒上的痛苦和快樂很正常,只不過無論某一次交易結果是好是壞,下一次操作該怎麼做還得怎麼做,不能夠感情用事。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這種事情,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所以我認為投機客不是“學者”、“智者”而是“學者”上的“行者”、“智者”上的“忍者”。行動而非說話,實踐而非理論,是一個職業投機者的本質特徵。某種意義上說,現代金融市場訓練有素的專業投機客,並非流行的科班教育體系可以培養出來,中外著名的高等學府也確實沒有相應的投機專業。

現代高等教學過於強調智性訓練,師生關係過分疏離的特點,並不符合培養一流職業投機客的素質教育要求。在我的想象中,中國古代琴棋書畫以及民間手藝、武術的學習中,強調師承,強調師傅帶徒弟的心傳法門,可能是培養職業投機客可以借鑑的模式之一。

我非常欣賞哲學思想,西方哲學的認識論,對投機者深刻的理解、把握市場運動非常有價值。而東方哲學對投機者心理修養和人生境界的提高,在詭譎無常的市場變化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意義深遠。茶道和日本的武士道,一靜一動,對投機、對人生的真諦有著很好的詮釋。

3、在武士的培養過程中,知識的教育,智能的訓練,不能說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武士人生態度、品格意志的培養,包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從容不迫而又果斷無畏的犧牲精神和行動能力,壯士斷臂的勇氣,對痛苦的超強忍耐力等等,這一切不正是一個典型的操盤手必備的個性特徵嗎?

成功的交易不是集體思考、決策的事業,而更像是一個投機者個體孤獨的心理搏鬥遊戲。這種孤獨表現在:漫長的交易學習過程就像一個人走夜路,茫茫荒原,不知何處是盡頭;分析思考市場行情變化,讓投機者體驗到的是獨自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痛苦無助;臨場決策、操作的背後,隱藏的可能是投機者面對黑洞般的恐懼和對自身安全的深深憂慮,等等。

一個不能忍受孤獨、一個缺乏自主性、一個人雲亦云、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註定不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投機客。在投機者內在的心理修煉和精神超越方面,古老的東方文化可能是交易者自我拯救的智慧之源。包括茶道在內的東方文化的精神氣質,也許可以在市場交易中讓我們頭腦更加清醒,行為更為理性。

“茶道的要義在於內心平靜、感情明澈、舉止安詳,這些無疑是正確的思維和正確的感情的首要條件。隔斷了嘈雜人群的形象和聲音的斗室,其徹底清淨本身就引誘人的思想脫離塵世。”

高明的投機大師的精神世界是和哲學相通的。不信,你聽聽投機大師斯坦利克羅下面說的這段話,不就是茶道精神在市場交易中的活學活用嗎?

4、“當我發現自己被那些很明顯的矛盾說法和人為的事後宣告和準分析搞得迷亂、不安時,我的做法是把自己與這些所謂的消息隔離開來。取而代之,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詳細而有實效的技術因素和指標的分析中去——試圖從混亂中尋求到條理性。這段間歇最好在隔離狀態執行,遠離各種打擾和善意的建議者。隔離狀態與期間穩定以及與分析的清晰和高質量看起來是有一種相關關係的”。

金融投機的成功之路並不神秘,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它是建立在兩個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機者對市場交易的基本思路頭腦清晰、胸有成竹;二是投機者對人性的弱點了若指掌,這種認識既包括對人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本性,如希望、恐懼、貪婪、僥倖、自負等的洞察和了解,也包括投機者對自我特殊的個性特點、性格缺陷、行為習慣的深刻反省。

時刻惦記這十六個字,炒股一輩子也不會輸

勢在股在勢增股增,勢減股減,勢走股走

無論是莊託放出來的股,還是好朋友介紹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選的,只要堅持"勢在股在,勢増股增,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就不會被忽所謂"勢,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線系統,也可以是某個指標,因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據感覺,而沒有實質性的依據吧?當然這裡是指大多數的交易者,因為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術性的投機套利,個別依據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學大可不必鑽牛角尖。有了"勢”何“勢在”呢?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之上,有了"勢在"何謂"勢在股在"呢?舉例來說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線多頭排列的上升趨勢時,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趨勢的難道要炒下跌趨勢的嗎?當然這是在一般散戶在我們A股市場做空不可盈利的情況下,那麼何謂勢増股増呢?這就簡單了,上升勢頭越來越明顯節奏越來越強,上升通道剛開始得角度緩的像爬隨著運行角度加大,開始像走然後跑著進入主升。這樣就是一個勢增的過程操作者隨著最初的勢頭不明顯到越來越明顯,當然是做的越來越膽大,下的籌碼越來越多,即是勢增股增了。何謂勢減股減勢走股走呢?例如,上升通道的股從45運行到了60°然後到了75°最後進入了90°的垂直拉昇而後轉為75°°60°,這就是明顯的勢頭減弱,持股量當然要隨著勢頭的減弱而減少了,所謂勢走股走是上升趨勢從減弱到跌破上升通趨勢時已不構成持股的最基本條件,即勢在股在,所以當然是勢走股了。

帶著這十六個字,在勢頭轉多後果斷介入,在勢頭轉空後果斷岀場,別明明破位了,還在說加倉補倉瘋狂做多,也別明明確立升勢了,還在看空做空,就輕鬆達到了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投機高手境界。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複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坦然地接受虧損

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