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是中國歷史上最牛的軍校

在中國一提起歷史上哪所軍校最牛,相信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黃埔軍校。但實際上中國歷史上最牛的軍校並不是黃埔軍校,而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由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在晚清時建立的,後來由北洋政府所辦,因此國共雙方宣傳的都不多。但從在中國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上來講,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要遠高於黃埔軍校。中國近代史學家蔣廷黻說過:"要研究近代史,尤其是中國近代史,首先要研究保定軍校發展史"。一所保定軍校史,幾乎可以說等於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首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創辦於1902年,比黃埔早辦了10多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家級正規陸軍軍校。對中國現代軍隊的建立和發展具有奠基者的意義。同時作為中國第一所正規軍官學校,它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及方法,對後來的軍事教育也有著很強的示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張作霖於1919年2月重新設立的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基本上仿照保定軍校的教育體制,軍事教育內容也基本分為學科和術科兩部分,所用的教材大部採用保定軍校的課本。黃埔軍校創辦時就有178位教員是來自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黃埔軍校的正副校長、教育長、訓練部正、副主任、黃埔軍校學生總隊長、軍官團團長等很多領導也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除了政治理念以外,在教學、治軍、訓練上黃埔軍校都有保定軍校的遺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從培養的學生是中國現代軍隊中的領導骨幹。從北洋軍學堂算起,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訓練了接近一萬名軍官,當中超過一千六百人獲得將軍的頭銜。民國成立後十一年的畢業生,即達 6553 人。加上它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很多都是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風雲人物。保定軍校之所以最牛,更與它的人才輩出及對中國近代史影響之大分不開。中國近現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和戰爭都與保定軍校生有關。它的前兩任主辦者是擔任過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的馮國璋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的段祺瑞,加上畢業生蔣介石,都曾是中國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大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和很多清軍高官也都是它的畢業生。而同時又有很多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是辛亥革命的先驅者。在革命風暴的影響下,軍校的學生憑著滿腔熱血投入到推翻封建清王朝的行列裡去。大批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發動起義,討伐清兵。在起義鬥爭中,有不少革命志士壯烈犧牲。據多年研究證明,在保定軍校12000餘名畢業生中,大部分人參加過辛亥革命,並從此走上了軍事報國、軍事強國的道路。當年參加辛亥革命的“學生軍”中很多是同盟會會員,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本想將“學生軍”組建成一個陸軍軍官學校。後來南北議和成功,袁世凱當了臨時大總統,經雙方協商同意,最終這批“學生軍”插入保定軍校學習,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中的革命志士的數量更多了。他們以後又成為北伐戰爭的中堅骨幹。當黃埔軍校的學生們作為班排長在前線衝鋒陷陣的時候,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們都是他們的老師和長官。蔣介石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張群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王柏齡是國民革命軍總預備隊指揮官;鄧演達是國民革命軍總政部主任;白崇禧是副總參謀長;黃紹竑是第七軍黨代表,王應榆任參謀長;唐生智是第八軍軍長,劉文島任黨代表,晏勳甫任參謀長;王天培是第十軍軍長;賴世璜是第十四軍軍長,熊式輝任黨代表;金佛莊是總司令部警衛團團長;葉挺是第四軍獨立團團長;黃琪翔是第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六團團長;嚴重是第二十一師師長。

在抗日戰爭期間,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出身的許多將領為挽救民族危亡,維護中華民族的獨立和領土完整而英勇作戰,成為抗日名將。如新四軍軍長葉挺、領導東北民眾抗日軍的蘇炳文、在綏遠抗戰的傅作義、參與指揮盧溝橋作戰的何基灃、張克俠、秦德純、張維藩、張壽齡、董升堂、曾國佐等,指揮凇滬抗戰的蔣光鼎、張治中、陳誠、參與指揮台兒莊戰役的白崇禧、徐祖貽等。還有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的如在蘆溝橋抗日戰爭中光榮犧牲的國民黨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第二十三師師長李必蕃、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第一七四師師長夏國璋、第一五二師副師長林英燦、第二一五旅旅長趙錫章等。抗戰時期,全國共分為12個戰區,在正副戰區司令的級別上,保定生共有29人,而黃埔生只有胡宗南、李延年、範漢傑3個人。在和共產黨的長期爭鬥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也是國軍的絕對支柱。老大蔣介石本人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他手下的“八大金剛”中有六人都出自保定軍校。分別是陳誠、張治中、劉峙、顧祝同、陳繼承、錢大鈞。如曾任參謀總長和國民黨副總裁的陳誠,國防部長白崇禧,先後任軍委會政治部長和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張治中,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國防部次長秦德純,副參謀總長郭寄嶠、郭懺,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黃琪翔,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等。此外,在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剿總"司令以上的將領中,"保定系"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白崇禧、張治中、顧祝同、劉峙、黃紹竑、廖磊、李品仙、陶鈞、胡宗鐸、葉琪;晉系集團的楊愛源、傅作義、趙承綬、孫楚、王靖國、梁培璜、陳長捷;東北軍的榮臻、王以哲、何柱國、董英斌、劉多荃、牛元峰、何立中等;粵系集團的李漢魂、餘漢謀、鄧龍光、寥培南等;川軍系統的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等。這些人物在中國現代軍事史上均有一定的影響。在整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保定系"在相當程度和相當長的時期內,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軍事實權與一部分政權,成為軍政界一支重要力量。即使後來崛起的"黃埔系",也只能與之平分秋色,而未能完全取而代之。

在共產黨的革命隊伍中,也閃耀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學員的風采。新四軍軍長葉挺,紅五軍團長董振堂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參謀長趙博生這三個人都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如果不是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建國後完全夠得上當元帥的資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金佛莊是黨的"三大"代表之一,受黨委派參加了黃埔軍校的創建工作歷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第2團第3營營長、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黨代表和團長等職。蔣介石很賞識他的傑出才華,企圖利用"浙江同鄉"的關係拉攏他,暗示要他脫離共產黨,予以重用,但他忠於黨的事業,毫不為之所動。但蔣卻不死心,1926年7月建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的時候,蔣任命金佛莊為總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兼第三科科長。不久,又任命他為總司令部警衛團少將團長。1926年12月9日晚被孫傳芳部隊槍殺。與二人同時參加起義的邊章五任紅十四軍第四十師師長,參加了長征。解放戰爭先後任遼南軍區副司令員、遼東軍區司令員、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參謀長。抗美援朝時任志願軍2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任朝中停戰代表團中方代表,也是英年早逝1954年病逝。還有在臺灣犧牲的地下黨員吳石、陳寶倉也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志願軍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做詳細介紹,以後將陸續撰文介紹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出身的名人們。

日本侵略中國後,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址作為軍營。1945 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不知道哪兒的腦袋搭錯了筋,竟然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校舍全部拆毀。直到1993年6月才成立了保定軍校紀念館籌建處。1995年又在軍校遺址上建成了紀念館第一期工程,2001年4月投資1.38億元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遺址上開工建設了保定軍校廣場為華北最大廣場。2002年保定市政府又投資200餘萬元擴建了軍校紀念館,現在的紀念館東西寬68米,南北長117米,共佔地12畝。這次擴建工程包括軍校大門、東西耳房、東西配房、東西廂房、尚武堂(校長室)及部分校舍,同時,修復了軍校檢閱臺。但都已是仿建的了。

它才是中國歷史上最牛的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