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法語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法語

131.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慈心”:對誰都有慈悲心。“下氣”:沒有貢高我慢,沒有四相的執著,把這一切執著都破了,才能行菩薩道。

132. 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成佛了。

133. 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

134. 修習禪定的人,隨時隨地都應該修習禪定,總是要收攝身心,不放逸,不散心。

135. 出家人是在家人的榜樣。你這個榜樣,若做得不好,在家人就都不生信心了,影響力也沒有了,所以出家人必須要有出家人的樣子。

136. 我們修行,吃的東西要淡而無味,沒有什麼味道,這才能去我們的執著,去我們的毛病。

137. 我們人要是不散失精氣神,那吃東西不吃東西,都不成問題。就因為我們天天都在這個有漏的境界上轉,所以就需要吃東西。

138. 你要一門深入,坐禪的專心致志學禪宗,學教的就專心致志學教宗,學律的就專門去學律宗,想修密的就專門去學密宗,修唸佛法門,你就專心念佛,唸到一心不亂,絕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要又要學禪宗,又要學教宗,又要學律宗,又要學密宗,又要學淨土。你貪多,你嚼不爛。要專一其心,用功修行,才能有所成就。你一個口,吃菜多,嚼不爛,太滿了,吃飯也不能吃了。學佛法也是這樣子,你要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不要貪快,所謂“欲速則不達”。

139. 真正忍辱,是在不如你的人,他的地位比你低下,他的智慧不如你,他的學問不如你,他一切一切都不如你,他對你不客氣,你能以忍耐,這才叫忍辱。這忍辱,不是忍地位比你高的人,比你地位高上,那是你向他的勢力屈服,不是真正的忍辱。

140. 發脾氣是惡;不發脾氣是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