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探索新能源消納「雙升雙降」 發電用電多方獲利

發展新能源是緩解環境汙染、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新能源發電一頭連著發電企業,一頭連著電力用戶,如何既實現能源利用的清潔化,又讓發電側、用電側雙雙獲利,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致力破解難題。

國家電網公司探索新能源消納“雙升雙降” 發電用電多方獲利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員工巡視光伏發電設備。鄭耀德攝

跨區交易,新能源送出幾千公里

3月29日,甘肅新能源消納專題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主辦方希望西北地區特高壓送端省區能夠積極參與新能源外送和發電權交易。同時,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受端省份也把這次會議當作一次競購新能源的“群英會”,十分重視。

經濟大省江蘇自然不願放過這樣的良機,江蘇電力交易中心積極走訪發電集團,主動向政府和監管部門彙報,提出在發電集團內先行試點開展跨區發電權交易的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認可和發電集團全力配合。

4月18日,江蘇5家發電企業通過北京電力交易平臺與甘肅、新疆5家發電企業達成發電權交易1.29億千瓦時。

不到一週時間,江蘇電力交易中心完成江蘇火電與西部省份新能源發電企業發電權交易雙邊協商、意向需求、上報等工作,並促成本次發電權交易。

這是國網江蘇電力直接交易新能源的一個縮影。2017年,江蘇省省間交易總量全年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達到1066億千瓦時,其中淨購入電量92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購入電量中清潔能源佔比近六成,跨區跨省大電網平臺優化配置新能源的作用正在顯現。

不單單是江蘇,國家電網供區內,送端和受端積極交易新能源發電的熱度正越來越高。今年1~5月,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省間新能源交易電量3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6%。至於富餘新能源跨區現貨交易,1~5月,共完成交易電量44.6億千瓦時,超過2017年全年的64%。

供用兩旺使得國家電網供區新能源整體實現“雙升、雙降”:1~5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新能源發電量187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1%;新能源發電量佔比9.0%,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實現新能源發電量和發電量佔比“雙升”。新能源棄電量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4%;棄電率6.8%,同比下降9.3個百分點,實現新能源棄電量棄電率“雙降”。

用清潔電,企業成本下降

使用新能源等清潔電力不僅可改善環境、保障能源安全,隨之而來的還有企業用電成本的下降,這可是“真金白銀”。

2017年6月,祁韶直流工程順利通過168小時運行考核,全面建成投產。過了4個月,祁韶直流送到湖南的電,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祁韶直流送湖南的落地電價低於湖南省內平均上網價格。”湖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劉勇介紹,根據湖南省經信委交易方案和湖南省發改委的電價政策,這部分價差形成的收益湖南電網不保留,全部返給市場主體。

“企業用電成本大幅下降。”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能源環保部辦公室主任黃海燕,對企業享受祁韶直流送電紅利特別清楚——2017年10月至年底,湘鋼使用祁韶電量2.75億千瓦時,節約支出2700多萬元。“今年前3個月,企業用電每千瓦時降價3分錢左右。”黃海燕說。

用上祁韶直流送來的電,給湘鋼帶來了一個更直觀的效益:該公司籌劃建設第三個自備電廠的計劃,最近按下了停止鍵。“這是由於祁韶送來的電價格低,於是我們終止了這個計劃。”湘鋼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祁韶直流入湘,為湖南帶來低價“外來電”,減輕了企業用電負擔,對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大經營規模,也具有重大意義。據瞭解,祁韶直流價差收益一部分用於湖南省內參與市場交易的省屬國有重點企業集團、優勢產業鏈和製造強省12大領域企業集團,一部分用於省內貧困縣的企業,剩餘部分則用於補償發電企業。

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祁韶直流入湘電量面向湖南重點優勢企業及貧困縣企業開展掛牌交易。3個月時間,紅利“沉甸甸”——2017年3個月交易電量達21.5億千瓦時,直接讓利湖南用戶約1.78億元;全省10千伏及以上的貧困縣電力用戶不斷增加,從10月的233家迅速增至12月的391家,減負0.66億元。

“今年除了部分企業外,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其他電力用戶,也能享受祁韶每千瓦時電便宜1分錢的普惠。”劉勇介紹。

2017年,湖南電網消納省外電量達到771.8億千瓦時,佔湖南省全社會用電量的一半;消納省外清潔能源電量162.6億千瓦時,同比提高25.8%。按湖南平均供電煤耗測算,目前通過祁韶直流送的電,相當於減少湖南煤炭(標煤)消耗約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800萬噸。

光伏扶貧,老百姓因電而富

新能源消納突飛猛進發展,受益的還有貧困地區的居民。

在寧夏永寧縣閩寧鎮,42歲的原隆村村民馬志梅嫻熟地給一排排菌棒打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3年前,她在家門口承包兩座香菇種植光伏大棚,每個棚能給她帶來8000元到1萬元的純收入。

閩寧鎮是全國脫貧攻堅的典範案例,產業發展升級,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一直是當地政府努力的方向。目前在閩寧鎮原隆村及周邊,像這樣的光伏大棚有588個。

國網寧夏電力全力支持和服務新能源產業扶貧項目,為閩寧鎮的分佈式電源併網項目開闢綠色通道。

“太陽能發的電不僅可以滿足棚內種養需要,還可以併入電網,售電收入又可以反哺農業生產,解決農業生產的資金問題。”閩寧鎮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梁廣平說。

以光伏電站與農業大棚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閩寧鎮開創了光伏扶貧的新模式,既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又通過土地流轉建設光伏大棚,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