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蕾小敗

每天三分鐘,讓你獲得一個心理知識,這裡是壹心理的3分鐘心理學。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人說他們有臉盲症,臉盲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就是“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

在說臉盲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是如何識別面部的?

1、大腦顳葉的梭狀回面孔區對面孔有反應偏好,這個腦區可能與面部識別有關。

2、大腦後部的枕葉面部區可能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負責分辨看到的是不是人臉。

3、顳葉裡的顳葉上溝能對被觀察者的表情變化和視覺角度變化作出反應。

(例如害羞,悲傷,大笑,變態)

臉盲,即做“人面失認症”(Prosopagnosia),指不能直接歸因於智力功能退化的面孔識別能力缺陷。

全球約有2%—3%的人患有這種感知缺陷。

他們並不是…… 記憶力差 智商低 眼睛不好 高貴冷豔 作死 傲嬌或 Niubility

要知道,人們識別面部的能力在10-20歲急速上升,20多歲的時候緩慢進步。在30-34時達到頂峰,平均能達到83%的正確率。

所以,正確率在60%以下的大齡童鞋們請注意了!

臉盲有兩種表現

1 看不清別人的臉

2 看到人臉,但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小夥伴的日常是怎樣的呢?

例如:

六親不認,甚至記不住鏡中自己的模樣( 每天都疑惑:我是不是又帥了?)

又例如:

依靠局部特徵進行記憶(衣著、髮型、飾品)

一般人是醬紫記憶的:

“這是張三。”

“那是李四。”

而臉盲者是醬紫記憶的:

“光頭的是張三。”

“走路像企鵝的是李四。”

但是

他們基本能辨識面部表情

並且

對於面部美醜的判斷也與一般人一致

也許這時候你會問,為什麼會有臉盲呢?這裡的原因有先天和後天的原因。

臉盲有遺傳傾向,這可能是由一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這種感知障礙,孩子的患病率為50%。

後天性的臉盲大多是由外傷、中風或大腦疾病引起的。

面孔識別能力可能像一個連續的光譜,最低的一端是“人面失認症”,舉目皆是陌生人,轉身四顧心茫然;最高的一端則是“超級識別者”,即便相隔多年,也還是恍如初見。

而大多數人介於這兩者之間。


壹心理

很多人覺得臉盲只是分不清長相,不好意思,你們以為的臉盲都不是真正的臉盲!


分不清誰漂亮這事並不能算是臉盲,真正的臉盲症嚴重起來是會出人命的。

臉盲症在醫學上被稱作面孔失認症,與腦部的梭狀回區域密切相關,一般認為遺傳或腦部損傷會導致臉盲症。

其中左梭狀回主要是負責對熟人的面孔加工,而右梭狀回則負責識別陌生人的面孔。

有人形容臉盲的症狀像是看誰都是滿臉馬賽克。

其實不然,一般的臉盲症患可以看到正常人看到的任何面部信息,但是卻完全不能將這些信息加工成一張人臉。

什麼意思?

臉盲患者看人,就跟我們看這張臉這樣,大腦無法將我們獲取的信息加工成一張我們熟悉的“一雙眼一個鼻子一張嘴巴”,而是……emmm,這是一個人。

更嚴重的是,臉盲症患者缺失梭狀回的面部識別功能,他們看人臉、猴臉、猩猩臉,結果都是一樣的。

那臉盲症怎麼認人?

臉盲症嚴重的患者,對周邊的人是這樣分類的:戴眼鏡的胖子、臉上有疤的光頭、長頭髮的竹竿、屁股很翹的小姐姐。

顯然,真正的臉盲症認錯人,與見多少次沒有關係,因為就連自己的媽媽都可能認不出。

因為無法記憶人臉,麻煩事很多的。

見屁如面,這也是一種無奈呀。

那麼我們平時說的臉盲是什麼?

前幾年,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去世,遠在美國的摩根弗里曼莫名中槍,他的“遺照”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吃瓜群眾們雖然分別認知這兩位名人,但卻有很多人無法區分他們的容貌。

其實這種類似臉盲的症狀,是一種神奇的心理現象——異族效應

這種現象很常見,美國人覺得亞裔全都長得一個樣,中國人初次看歐美那一票演員也都分不太清。

其實人類在知覺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窄化現象。

人類面孔識別能力的窄化實際上是一種適應環境的行為。

雖然人人天生都擁有超強的面孔識別能力,但對於多數只與本種族人來往的人來說顯得有些浪費。為了優化大腦的資源,我們開始不斷地窄化,將更多的資源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對於那些不太相關的異族人,我們通常將他們標籤化、特徵化,識別出膚色體型之後就被扔到了一旁,五官的細節被一定程度地忽略。

這些臉盲雖然不如真正的臉盲症,但也會帶來許多麻煩的情況。

舉一些實際的場景,體會一下:

外國教授上課想要諷刺一下經常上課玩手機的亞洲學生,無奈他根本認不出,於是罵了全世界的亞洲學生……

在歐美法庭,因為膚色實在太雜,指證錯誤比比皆是……

出國的留學生,永遠分不清這個白人和那個白人的差別,這就很麻煩……因為你要跟所有白人打招呼……

因為認不清其他膚色的人種差異,乾脆一視同仁,一個黑人偷東西,那這座城市的白人都會討厭黑人……


SMETalk

臉盲,又被叫做“面部遺忘症”,說到這種症狀,就不得不提一個經典的故事了。

唐朝時期,有個縣丞名叫郭務靜,他剛剛上任的時候,有個叫王慶的下屬送來文件。

初看之下,兩人的首次對話沒什麼毛病,但是接下來的情況就讓王慶很無語啦~等他第二次給郭大人送文件的時候:

王慶此時心裡估計是在罵郭大人了,這是新官上任在給他下馬威麼?其實不是哦,真正的原因是,郭大人就是個徹徹底底的臉盲呀。

臉盲者具有人臉識別障礙,在他們眼裡,每個人可能是這樣子的:

由於記不住人臉,想要進行社交活動,臉盲者就必須想辦法記住這些人的某個特徵,比如髮型、衣著、步態等:

產生臉盲的原因挺複雜的,有些人卻是自出生起,沒有受到任何腦部損傷的情況下,就獲得了這種“天賦”。

有些人是因為中風,外部撞擊等後天因素使大腦受到了損傷,導致他們成為臉盲者,損傷的部位一般是大腦後部的大腦梭狀回或枕葉面部區。

臉盲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除了記不住其他人,甚至有些人會連自己都記不住,照鏡子對他們來說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臉盲者識別不出人臉,那對其他東西能不能識別出來呢?

這裡菲李先給大家介紹另一種人,叫做“超級人臉識別者”,和臉盲者相反,超級人臉識別者就是行走的人臉識別器,看一眼就絕不會忘記某人的臉。

曾經新聞報道過相關的事件,某警察只靠監視器中模糊的影像,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據說連他們自己都很難解釋是怎麼做到的,就是在看到影像的那一刻,他們會注意到某些細節,當在現實中看到真人的時候,會突然湧現出一種靈感,這或許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只能說,這就是天分。

其實人臉識別者和臉盲具有相同的地方,他們都對人臉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度,只是一個高,一個低。

而經過實驗證明,即使是超級人臉識別者,在分辨其他物品的時候,也並沒有表現出過於常人的天賦,他們看不出芍藥和牡丹的區別,也常常把車釐子錯看成是櫻桃。

因為大腦對於眼睛看到的東西,進行識別時是分不同部門的,簡單說,識別人臉的部門和識別其他物品的部門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

所以臉盲者在面對其他東西的時候,還是能像正常人一樣判斷噠,而且話說回來,臉盲者算是這個社會上的一股清流了,因為他們從不看臉!hhhhhh~


好啦,本次的科普就到這吧,想看更多有趣又好玩的冷知識,請關注菲李哦!此外菲李還在更新好吃又好看的美食漫畫,期期有驚喜哦,愛吃愛玩愛生活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哈!

用漫畫帶你瞭解全新的世界,知識科普其實也能超好玩噠~


菲李

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臉盲,那種感覺真是一言難盡。太尷尬了!

從小到大不知認錯了多少人,小學同學大多數不記得了,連名字也記不住。



上學時一天走在操場上,對一人大喊:"你怎麼來了,是來找我的嗎?"

那人一臉迷茫。左看看我右看看我;"我們認識嗎?“

"前天我們還相遇在圖書館。你還問我手中那本書從哪拿的?"我有點兒心虛的回答。心裡覺得好像認錯人了,但明明就是在圖書館遇見的那個人。

那人微微一笑:"你認錯人了。"

就是那眼神兒讓人有點懷疑,好像我有意搭訕似! 天地良心,真沒有!

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齡。沒能走出俗套:經媒妁之言彼此認識。

第一次見面談了半個小時。

第二天,就把人家長相給忘了。確切地說,知道自己有臉盲症,就比約定時間早半小時到約定地點。等著對方來認我😀😀😀😀😀😀

有人說,忘記是種快樂,!

臉盲的感覺不大快樂!


情感茶舍

thanks god!感謝臉盲吧!要不是很多女的臉盲,估計在坐的很多位都找不到媳婦啊!

先來個臉盲三連,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虧了我媳婦臉盲,說一下體驗。

01.看著看著電視劇,媳婦突然問一句,這是誰誰誰嗎?我一看除了性別差不多,其他沒有一點一樣的,非得說是甄嬛的老媽子,我又不知道演員的名字,就得和她講,這個演員演過什麼什麼,吧啦吧啦一通,解釋不清。在這裡鄭重感謝一下:Bai du。


02.走街上,對面有人打招呼,我媳婦她呼啦啦大咧咧的過去了,我還在風中咧著大嘴和人解釋:她眼神不好。然後緊追幾步,小主,你咋不和人打招呼啊!呃,誰啊?化了個妝沒認出來!在這裡感謝神奇的化妝術:你又漂亮了,我們兩口子都不敢認了。



臉盲是非少,就是需要他人輔助解釋的地方多一些。單身的夥計們,還不趕緊下手,手慢無啊。


向日葵的原野

不請自來,看到這個問題就想來說幾句,因為我有嚴重臉盲症,除非那人長得很有特點要不我見多次都不能認出來,要經常見面才能好好認出來誰是誰。我說說生活中的幾個例子吧!
讀書時候同學都在一起就是容易搞混,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臉盲症一說,
以為自己記性不好天天見多了也就慢慢記住了。

記得工作時同學的親戚開了家酒吧,叫我們去做前臺做迎賓,客人來來往往看得我眼花繚亂,一些人來了又出去接朋友或者出去接電話進進出出的,反正有人進來我都上前問“你好!請問幾位?有位置沒有?我帶你進去。”有幾個客人忍無可忍說“靚女,我都進出幾次了你還沒認得我啊?還問有位置沒?位置都坐爛了。”搞得大家都在笑我,幫兩天忙我就走了,再不走就成笑柄了。


後來跟朋友做服裝批發,客戶過一段時間就來一次反正我都不認識,要拿個本子記著客人拿的貨,客人報名我就知道他們什麼時候來過需要什麼貨但人真的難記住,我真的很認真去記但總是覺得她們長得差不多一樣,轉身就搞亂了。

之前很多人都笑我說結婚後老公出差一年半載回來都不認識了,老公有兩個弟弟之前讀書要放假才回來,他倆一起回來我也分不出來,後來叫他倆站一起區分才記住的。現在我的嬸子有三個妹妹她們每次見到我都問你知道我是第幾個嗎?暈了~真的一樣好嘛!


陶醉之夢











我只知道那個年代的女星辨識度相當高,並且很漂亮


房地產小學生

你好,我是暖心理的諮詢師董婭婷。不知道你說的臉盲有到什麼程度呢?普通人也會有些時候,不能夠分辨不同人的臉,越是和自己熟悉的人種差異大的越是難分辨,這就好像我們無法分辨兩隻螞蟻有什麼不同,兩隻蜜蜂有什麼不同,兩隻哈士奇有什麼不同。但是對於狗狗的主人,可能這隻狗的五官,表情,面相,都是能夠說出一二三的區別,就像人臉的區別一樣。所以有些人看到有些神似或者面貌相似的外國人很難分清誰是誰,但是真的能夠在臨床上成為臉盲的,則是對自己熟悉的人種物種也無法分辨臉的區別,還有一種情況是看不清別人的臉。具體有以下的臨床表現:

1)即便是熟人,也會形同陌路。

2)只能靠記憶人的一些特徵去記住一個人,比如一個人之前是短頭髮,但是帶了長髮的假髮,可能就不認識了。

3)幾乎分不清所有明星的臉,即使那個人天天在電視上出現。

4)人名與人經常對不上號。往往臉盲的人整體記憶力不如一般人。

表現出以上症狀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只能識別部分的臉的細節,但是無法進行整合,往往由於人腦的梭狀回區域受到損傷或發育不全時會導致這些症狀,暫時還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治癒臉盲症。

臉盲症的人會有什麼體驗呢?我是一名正常的臉盲者,我從小到大看外國人都是一個樣,所以看外國電影時,特別是小時候,我無法分清楚角色,所以看不懂,導致我從小就不喜歡看外國的電影和電視劇。長大之後,好像是在比較多學習外語和外國文化之後,慢慢能夠區分外國人的細微差別,但是髮型相似身材相似,五官膚色都相似的外國人還是覺得有些難以分辨,所以往往想去電影院看電影時,我會寧願選擇肥皂國產劇,也不看非常精緻的外國片,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電影裡有更多的情感流動。
對於那些影響了正常生活的臉盲者,他們看綜藝看電視劇,總無法分出角色,好像都是一類人在表演,所以他們很難以一個特別的角度去看一個明星,因為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以類分,而不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常常會困擾於不知道該和誰打招呼,生恐自己得罪誰,但是又確實難以分辨哪些是自己應該打招呼的人,所以臉盲者會慢慢地琢磨一套自己獨特的社交方式,比如遇見誰都打招呼,不叫對方的名字,但是不讓對方發現,而是用一種模糊的方式和其他人熱情,在其他人眼中,他們是非常善於社交的人,這種似乎影響不會太大。但是還有一種方式是儘可能地不與人聯繫,也會感受到其他人對自己的不理解,甚至孤立,慢慢地越來越孤單。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董婭婷


暖心理

臉盲也是分很多類型的。

與左側大腦相比,右半球梭形回常涉及面部識別。

臉盲症分為感覺性臉盲,即看不清別人臉;關聯性臉盲,即可以看清臉,但分不清是誰。後天的臉盲症可能是由枕葉或顳葉損傷引起的,對於先天性的臉盲症來說,可能是大腦在發育早期受到干擾,面孔視覺認知機制發育不完全的因素。



但是,分不清外國人的臉,不屬於臉盲症的範圍。這叫做“異族效應”,是一種進化策略,將有限的大腦資源用於熟悉本族人的面部特徵。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比如某選美大賽,不臉盲的我也認不出呀😉


倩Sur

我就有面孔遺忘症,說說我的感受吧。(首先說明下,我所在單位是做電氣自動化的,做鐵路上繼保裝置,控制屏等等的,所以經常要出差。新來的員工受不了出差的苦,就會有人經常辭職。)

首先我以前是沒有這種症狀的,它的出現跟我平時接觸的人又關係,單位的人事調動比較頻繁,招聘新人和老員工辭職太頻繁就造成了,我不想去認識新來的員工。因為認識後,基本上半年不到,就辭職一大半人了,然後又招進新員工,在重新認識,又走,又招。來來回回頻繁的一塌糊塗。。讓我失去了認識新人的動力和激情。。然後,病症出現了,在我給新進員工培訓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甚至可以說全部的員工,我沒一個認識的。好的,沒關係,通過培訓我認識了他們,然後過個吧月,新員工外出培訓,2,3個月在回來。好的,對不起,我已經忘記你是誰了。。

好點的情況就是某人和我互動比較頻繁,然後他也出差,出差個把月回來。我就只記得某人叫什麼名字,但是我不記得他長啥樣,哪怕他就站我面前,我也只會說你怎麼怎麼,哦,對對對。。。等他走開,我就會想,這人誰啊。。。

有時候接到同事電話,電話那頭說,哥,我是XX,現場有問題要諮詢下。。我說好的,然後幫他解決。。等他回來,他過來找我,哥,謝謝你,情況解決了。我就會納悶。我操,你哪個。我幫你啥了。。

當然了,我對公司的老員工一個個都是記得很清楚。就新進員工,不想認識。

哎。啥也不說了,又有個不知道是誰的傢伙來找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