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6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主办、新能源汽车报承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充电桩创新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峰会以“智能生态 打造充电新时代”为主题,诚邀到政府主管部门相关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学者、整车和充电桩企业高管、权威媒体等300多人出席,会议规模和档次均创历届新高。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图:2018(第三届)中国充电桩创新峰会现场

近年来,我国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居全球首位,已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5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0万个。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明显滞后。一方面表现为,充电桩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不匹配;另一方面表现为,充电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充电桩的使用率偏低,缺少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发展模式。同时,智能共享欠缺,互联互通不足,标准规范不健全等。

为破解充电基础设施现有难题,十多位行业大咖在本届峰会上发表精彩演讲,为行业健康发展献言献策。峰会期间,主办方还特意组织高端对话环节,引得高论频出,可谓是“充电江湖,谁与争锋”,亮点十足,火花绚丽,为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专家表示,在充电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鼓励围绕用户需求,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拓展平台增值业务。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

此外,本次大会召开之前,主办方就通过企业自荐、行业机构推荐,以及网络投票评选、专家评审组综合打分的方式,评选出“2018中国充电桩十大品牌”、“2018中国充电桩最佳运营商”两大奖项,奖项结果于会上公开宣布。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图:2018中国充电桩十大品牌颁奖现场

获得“2018中国充电桩十大品牌”的企业分别是: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图:2018中国充电桩最佳运营商颁奖现场

获得“2018中国充电桩最佳运营商”的企业分别是:e充电、优易充、万马新能源投资、普天新能源、星星充电、云杉智慧、智充科技、聚电网络、轻享科技、车电网”。

在双积分政策的鼓励下,相信2018年将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一年,充电桩行业也将告别单纯的圈地运动,专注增值服务,迎接智能新时代。

精彩观点: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

加强充电设施建设,需要积极推进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提升智能化水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加速融合,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诉求和发展趋势。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构建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依托智能科技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大规模部署管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跨越盈利拐点,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充电桩必然结合更多的应用,在通讯、共享等实际操作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充电服务。

第二,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充电桩产业已经从初期的跑马圈地逐步转变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创新。我们要加大力度,关注超级充电站,无线充电,互联共享等多种新技术,新应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实现互补共存与平行发展。同时我们要下大力气重构充电产业未来的商业模式,融资租赁众筹建桩,以点带面,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

第三,强化信息安全保护。目前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得到社会各阶的广泛关注,与消费者联系紧密的充电桩也不例外。 我们要加强研发与应用,全面完善充电解决方案,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充电服务。同时我们要利用智能技术,提升桩站管理水平,通过互联网技术完善用户反馈和互动机制。提高充电服务质量,保护充电用户的个人信息,防止通过充电APP软件泄露个人隐私。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专委会会长孙耀唯: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充电桩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链下游的重要一环,在国家大力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不断降低,以及人们对新能源的认识逐渐普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与此对应的是,截止去年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45万个,同比增长51%,但是还远远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虽然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充电状况有一定缓解,但是总体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充电难,充电设施利用率偏低的矛盾仍然很突出。根据目标要求,预测到2020年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累计产销量要超过500万辆,业内需要建380万个分布式充电桩,3月7号国家能源局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当中指出要统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优先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布局。2018年将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目前充电桩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但在政府的指引和可以预见的庞大市场需求下,在未来几年内,充电桩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技术,都将迎来大的变革。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推动下,充电桩智能化产品将进一步提高,支持场景更加丰富和便捷化。充电桩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其次,充电桩产业技术的提升带来成本的降低,在政策引导下,将有更多的商业模式涌现出来,包括车桩联动,车桩一体,包括私人充电桩等等。另外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会进一步提升充电产业多元化,包括电磁更换技术等等,充电技术的便捷化和多样化将会更加提升充电桩的普及率。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

北京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处于前列,与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分不开的。比如,加强公共充电桩平台建设,提供大数据的服务,方便用户查找充电桩,有利于互联互通和支付服务。

从车的运营管理上来讲,我们有两个监测平台,一个是北京新能源汽车运行平台,对公共运行领域的相关关键数据电池、电机、电控、行驶等等都能得到及时的监控。与此同时我们依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了安全风险预警平台,使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实现监控全覆盖,安全数据能够得到掌握,并进行分析,促进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今年初,北京由20家单位共建成立了国家级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中汽中心实验所电气系统室主任黄炘:

虽然充电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和2020年的500万目标比较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目前充电设施盈利的情况还是比较差的,如果没有新的盈利模式的话,还是会影响到充电设施的普及。

其次,主流车桩的互操作性现在已经大幅提升了,无法充电的技术问题大量减少,但仍存在大量非主流车桩。比如说主流车辆,充电桩,可能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有十个二十个企业,实际上有上百家企业,这些产品不一定有那么严谨的开发流程,会导致实际充电的时候,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认证等方式,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华北电力大学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电源研究中心主任郭春林:

电动汽车的性价比提升很快,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一个临界点了,就是电动汽车跟燃油汽车竞争的临界点。今年虽然补贴退坡,而且退坡幅度很大,但是最后对我们各个车厂销售的终端价格基本没有造成影响,各个车厂都自己吸收了价格的变动,说明一方面我们成本有大幅下降,再一方面我们车厂的利润很高,很多车厂卖新能源赚钱,传统的车都是亏的。政策退坡,2019年,2020年还会退,很快补贴时代就会结束。我们的成本确实在很迅速的下降,动力电池价格现在相比之前已经有很大的降幅。如果算算我们汽车节省的运行费用,电动汽车跟燃油车的整个成本已经基本持平了,这样的话,为他大规模的发展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民:

北京车位非常稀缺,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我们推广了立体车位,给电动汽车找个“家”,当然找这个“家”也非常不容易,地下车库干不了,管线非常多,要求很高。相对来说,地表车位可以比较方便找一个充电位置。另外,我们觉得,为了充分利用车位资源,充分利用充电桩资源,私人桩分享的这件事必须大力推广,我们现在参与分享的客户越来越多,已经占到私人安装比例的15%,实际上,一个桩可以满足同小区乃至附近地区四个电动汽车充电,而且大家使用起来没有感觉到这个车位被别人占了,充电桩被别人占了。为什么要提分享呢,实际上大家一个星期才充电几次?两次,跑的多的四次,这样大部分车位,充电装都是闲置的,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他人分享充电。

今日|充电桩大咖北京论剑:智能运营时代来临(之一)

浙江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总裁施泽忠:

充电行业要加强互联互通。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充电桩不是一个企业能全部做下来的,很多企业去建,这样就需要互联互通。我们目前跟其他企业、其他电网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做好互联互通。从用户角度来看,走到哪儿都能充电,需要标准的统一,这虽然是个难题,我想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会放下身段来做这个事。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盈利,这是最主要的,怎么盈利,盈利的周期是多少,这个规律怎么能够实现,需要行业共同去探索。目前来看,从大型的充电站来看,有些城市,至少有30%左右的站是能够实现盈利。我们现在也在准备跟滴滴,跟乐道这些企业合作,把充电量做上来,盈利才会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