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歐洲如何布局超高速充電網絡

前瞻|欧洲如何布局超高速充电网络

近期,歐洲許多國家紛紛提出禁售燃油車的議案,將電動汽車作為國家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預計未來10到20年,電動車將逐漸成為歐洲主流,充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及佈局也將成為關鍵一環。目前,歐洲已規劃建設5個超高速充電網絡項目(ultra-fast)。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和銷量全球領先,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的建設佈局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佈局初具規模。Ultra-E項目旨在打造歐洲首個公用快速充電網絡,MEGA-E項目是歐洲首個公用快速充電網絡的延續,E-VIA FLEX-E項目將打造南歐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IONITY的HPC項目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之一,Fastned 350kW充電站成為跨界合作建立的歐洲充電站。

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佈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以高功率充電站建設為主體。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功率充電站。高功率充電站的充電功率可達350kW,是特斯拉在全球佈局V3超級充電站充電功率120kW的近3倍,這意味著在相同電量電池充電的情況下,充電時間縮短至原來的約1/3。這一定程度上使電動汽車的使用便利度增加,與燃油汽車5分鐘加油時間無限接近。同時,充電時間減少也使充電樁利用率增加,減少電動汽車長時間排隊充電的發生概率。

二是充電技術標準實現統一規格。以IONITY公司建立的超高速充電網絡為例,其採用的充電協議是基於歐美主要車企參與制定的統一充電標準,即聯合充電系統(CCS),該標準有望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的主要規格之一。參與制定該標準的車企包括寶馬、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通用、菲尼克斯、保時捷、雷諾、特斯拉等。目前,超高速充電網絡可為以上廠商提供充電服務。未來,該充電網絡可為更多采用此充電標準的電動汽車充電。

三是布點以滿足城市間交通為主要目的。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的佈局多數佈置在歐洲各國城市間的高速公路。以IONITY公司建立的超高速充電網絡為例,目前已建立的高功率充電站在主要高速公路中每隔75英里設置1個。據特斯拉官網統計,目前特斯拉已在全球佈局1130座V3超級充電站,包括8496個超級充電樁,但以酒店、餐廳、商場和度假村等為主要布點。而歐洲超高速充電網絡的佈置相對分散,節省了大量成本。

相比之下,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模式主要有四種:交流慢充、直流快充、換電以及無線充電。我國主要以交流慢充、直流快充以及少量換電方式為主,無線充電技術尚不成熟。在直流快充領域,我國以20kW-120kW的功率等級為主。200kW以上功率等級技術儲備不足。高功率等級快速充電技術成為阻礙我國構建快速充電網絡的瓶頸。

未來,我國將如何發展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有如下建議:

第一,加快我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及安全性技術的研發。目前,我國的高校、研究所和車企在快速充電技術上開展的預研項目較少,尚未形成技術突破。此外,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或有一定影響,尤其當過分密集的電動汽車採用大電流集中快速充電模式時,電網的瞬時負荷過大,這對電網的負載能力和穩定性帶來巨大挑戰。未來,我國在制定和修訂充電基礎設施總體規劃時,應加強200kW以上以及350kW快速充電的技術儲備,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開發體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高功率充電對電網運行穩定性、安全性的技術評估,加快快速充電應用的試點示範工程,形成城市內以公共交通直流快充、個人用戶交流慢充為主,以及城際間以快速直流快充為主的充電網絡,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應用場景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第二,推進我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技術的標準統一。目前,全球主流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標準有三個:日本2010年提出的CHAdeMO標準、歐美汽車公司2012年提出的聯合充電系統(CCS)以及美國特斯拉公司的超級充電樁標準(super charge)。我國於2011年制定、2015年修訂的GB/T 18487系列和20234系列等國家標準還不完善,首先未涉及快速充電技術條件,其次在支持其他快速充電標準上的兼容性不足,最後其仍為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未來,我國應發揮行業協會、車企和充電運營商的作用,加快修訂或重新制定快速充電標準。標準制定除考慮充電功率、安全性、耐久性、環境適應性等常規性問題外,還應考慮通訊協議、接口轉換等兼容性問題。此外,應制定快速充電標準由推薦性向強制性標準發展的時間表,推動我國快速充電標準的統一。

第三,加快我國城際間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的建設進程。未來,我國應以充電運營商為主體開展全國不同城市間的快速充電站佈局測算,依據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以及城際間出行的充電需求,分階段、分步驟地匹配建設快速充電基礎設施,合理佈局充電網絡,提高充電網絡的使用率。(文/賽迪智庫裝備所 尚勇 徐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