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升級從「老四限」走向「新四限」,追堵炒房「漏洞」

今年不買房,一年又白忙",近幾年樓市流傳的這句話非常刺激人心,如今2018年樓市已進入下半場,你買房了嗎?而筆者要提醒的是:今後亂買房,可能幾十年都白忙。買房作為大多家庭最大的經濟支出,應當慎重。

前不久,當人們被"搖號排隊買房"、"5000萬蹲"、"200萬離"、"降準釋放7000億"等新聞叨叨得感覺樓市又要飛起時,卻風向突變,多地紛紛升級調控。從6月24日-26日西安、長沙、杭州相繼限制企業購房,到7月1日昆明宣佈限購..……再到7月3日大廠、上海收緊調控,僅9天,就有6個城市從不同方面對房地產市場再次收緊。

樓市調控升級從“老四限”走向“新四限”,追堵炒房“漏洞”

比如上海出臺的《關於規範企業購買商品住房的暫行規定》,直接劍指"企業購買商品住房的資格",企業購買商品住房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設立年限已滿5年;在上海市累計繳納稅款金額已達100萬;職工人數10名及以上且按照規定在該企業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滿5年等條件;已繳納稅款金額滿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則不受此條件限制;同時,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年限從"滿3年"提高至"滿5年"。

除了7月3日正式執行新政的上海,不久前西安、杭州、長沙也已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此項新政出臺的背景是,有炒房客註冊公司以公司名義買房來避開限購。比如有消息稱杭州有人於5月24日註冊了3家公司,然後搖中了5套房,引起網友的關注。9天6城升級調控,若把範圍擴大,僅6月,全國已有18個城市加碼樓市調控。其中長沙加碼最為嚴格,直接限售4年,如果加上落戶社保等因素,相當於限售7年之久。這是鐵了心要"圍剿"炒房客,決心可見一斑。

樓市調控升級從“老四限”走向“新四限”,追堵炒房“漏洞”

從這些升級調控的城市出臺的內容來看,多為"補丁",但針對的對象很明顯。無一例外,全是炒房客!除了地方的行動外,6月28日,七部委也聯合出手!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如今,樓市調控升級已從"老四限"走向"新四限","新四限"是限人才落戶購房、限企事業單位購房、限制假離婚、限制未成年人購房,它和傳統四限(限購、限貸、限價、限售)不同,是純為了彌補政策投機漏洞而出的。可以說,新四限幾乎把炒房客目前能夠想得到的所有破除限購政策的方法全部全都堵上了。

樓市調控升級從“老四限”走向“新四限”,追堵炒房“漏洞”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限制人才落戶炒房與限制企業炒房這兩條。關於人才落戶炒房,過去一年來,一眾二線城市,以搶人大戰之名,通過落戶購房等渠道,大肆發放"房票",直接打通大學生從校園到售樓處的通道,為樓市搶房再添一把火。而企業炒房更是屢見不鮮,據WIND數據:截至6月底,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64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佔比47.11%,合計持有市值達9905.14億元,相較2016年年底的8112億,增長超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