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布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5月29日,市政府印發《關於公佈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名單的通知》,正式公佈我市

首批24處歷史建築名單,將對其實施掛牌保護,並建立歷史建築保護聯動機制。

這些歷史建築最老的已超過400歲,有15座建築超過100歲,最年輕的也超過了60歲,各具特色的它們堪稱濟南歷史建築的“寶貝。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這些老建築年齡,知道五個算你贏!】

歷下區

王府池子街9號張家大院

編號:JN-01-001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340餘年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曲水亭街15號院

編號:JN-01-002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曲水亭街15號院是臨曲水亭街一層三進木結構建築,佔地面積341.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4平方米。東側正房、耳房及北側廂房兩幢建築保存完整,建築具有濟南傳統民居的特色,木構架、抬梁式、磚牆,南側耳房現仍保留有小青瓦、老式蠍尾脊。院內有市名泉辦掛牌的兩口泉水,命名“佐泉”“佑泉”,體現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徵,是曲水亭街的一處重要院落。

後宰門街41號院

編號:JN-01-003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後宰門街41號院民國時期磚木結構的山東傳統民居建築,建築面積129.43平方米,山東傳統四合院佈局,院落中的東廂房採用了“借牆”做法,此類做法在山東傳統民居中非常少見。

歷城區

山東工會幹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

編號:JN-01-004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63年

山東工會幹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是三層磚木結構的近現代辦公建築,建築面積約3027.66平方米,牆裙為大石塊砌築,上層為紅色磚砌;雙坡灰瓦屋面,屋頂煙囪造型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蘇聯建築風格,簷口處的“1955”雕刻屬於當時紅色中國的時代印記。後為省農科院辦公樓,1959年朱德視察農科院,曾在此樓內休息並聽取彙報。

市中區

經七路小緯二路71號近現代建築

編號:JN-01-005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80餘年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紅場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

編號:JN-01-006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66年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大廟屯觀音堂

編號:JN-01-007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400餘年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天橋區

何家花園

編號:JN-01-008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何家花園是濟南自主開埠後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所建設的中西合璧的私家園林代表之一,2007年修繕,亦名何氏公館、頤園,建築面積148.5平方米。為民初原察哈爾省督軍何宗蓮於1918年棄官回濟南後所建私家花園,現存方亭、假山、六角亭及環繞方亭的溪流。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原濼源造紙廠)

編號:JN-01-009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原濼源造紙廠)原是何宗蓮創辦的工廠,該廠的前身是銅元局,1903年(光緒29年)開始興建,銅元停鑄後,議改為“官紙局”。1、2、3號建築為廠房建築,4號建築為一日式2層建築,是當年日本人佔領廠區為自己興建的辦公場所,建築面積共約2088平方米。廠房建築均為雙坡屋頂結構,立面均有立柱加固,結構完整。

槐蔭區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圖書室、榮譽室

編號: JN-01-010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80餘年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圖書室、榮譽室位於槐蔭區經七路第一小學內,建於20世紀30年代,屬磚木磚混結構的山東傳統民居建築,是濟南民國建築的傑出代表,其建築空間、樣式、建築佈局等是研究濟南民國建築的珍貴材料。

濟南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編號: JN-01-011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60餘年

濟南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體建築屋頂模仿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歇山式屋頂形式,兩側翼樓採用廡殿頂,建築平面呈“凹”字形佈局,辦公樓坐南朝北,建築主體高3層,東西兩側配有翼樓,建築面積1446平方米。

山東錦和棉麻有限公司辦公樓

編號: JN-01-012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80餘年

山東錦和棉麻有限公司辦公樓建築面積約634.58平方米,兩層磚混結構坡屋頂建築,沿街一字形佈局,是原省棉麻公司濟南供應站舊址。其建築形制較為完整,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碰撞、新舊形式並存的建築風貌,在現有的歷史遺存中,其年代和類型較為獨特珍稀。

緯七路127號近現代建築

編號: JN-01-013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80餘年

緯七路127號近現代建築平面呈“口”字形,由四周建築圍合內院,軸線對稱,拱形門洞三角山花結合“口”字形建築形式,立面紅磚樣式,佔地面積約為249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933平方米。建築前身是新四軍七師印刷所,創建於抗日戰爭時期。

五七車站

編號: JN-01-014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66年

五七車站始建於1952年,因1957年改建成為初具規模的車站,於是定名為“五七車站”,是部隊、重要領導人火車專用車站,毛主席24次到濟南,有23次停靠五七車站。車站由接待室、廚房、花房、水塔及其所屬設施構成。

經十路27466號某社區內近代建築

編號: JN-01-015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80餘年

經十路27466號某社區內近代建築位於經十路某社區內部,兩座建築東西並列而立,為日本佔領濟南期間所建,原為日軍騎兵部隊所在地,建築面積約為730平方米,建築為東西對稱式結構,前有券廊,中央有門廳。1948年濟南解放後,東側建築做解放軍軍工廠辦公室使用。

長清區

張夏火車站

編號: JN-01-016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房齡:107年

張夏火車站始建於1911年,由德國人建造,是山東地區時代較早、保存較完好的德式火車站建築之一。站房為五脊四坡屋頂,紅機瓦屋面。車站主要由站房、U型服務用房、建築段房屋、水房、站臺及鐵路線路、入口臺階和大門等建築組成。

章丘區

李氏保和堂

編號: JN-01-017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李氏保和堂,建築面積258.6平方米。採用“臨街門樓--小巷--院落”院落佈局模式,現有遺存包括臨街門樓、入院大門、正房、耳房、廂房、倒房、別院及附屬院落等。建築墀頭雕花精美、脊飾清秀,整體穩重大方;影壁上繁下簡、輕巧靈秀、端莊大方,拴馬石牢固實用、粗壯有力。其院落佈局對研究民居風水及選址、山東民居的家族聚居式院落格局都有重要意義。

楊家五大門

編號: JN-01-018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楊家五大門位於楊官村,為明朝武舉人楊寶華、楊寶太兄弟所建,現存楊家五大門由楊道悅老宅、楊道慷老宅、楊道怡老宅、楊道犉老宅、楊道恕老宅五處老宅共同組成的一個傳統建築群,現有建築面積約314.65平方米。楊官村為省級傳統村落,村內古建築密集分佈。

韓家莊二進院民居

編號: JN-01-019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韓家莊二進院民居一層二進院式佈局形制,建築採用木結構,抬梁式,磚牆,建築面積178.7平方米。門樓位於整體院落格局的東南角,為典型的金柱大門,造型優美,門枕石、抱鼓石保存完整,且雕刻細緻圖案各異,建築細部有很多雲紋及龍紋圖案。正房和倒座均為“四梁八柱”建築結構形式,相傳為狀元韓殿元家族舊居。

舊北村孟家寨街8號院

編號: JN-01-020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舊北村孟家寨街8號院為京城布政司理問孟繼鐙告老還鄉後所建,為兩座合院,後來西側合院拆除。現存東側合院為二進院落,第二進院屏門形制更改,但院落基本佈局尚存。20世紀60年代,東側院落正房二層拆除,改成一層,建築面積180.55平方米。建築為磚木結構,抬梁式,正房五開間,東側和西側廂房三開間,臺明石砌,牆體主要為青磚砌築,木門窗,門窗上部帶磚砌拱券。東側耳房現仍保留有小青瓦。

龍華村致遠堂

編號: JN-01-021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龍華村致遠堂為濟南東部近郊現存相對完整、具有一定規模、一定代表性的北方傳統合院式建築。二進院東西廂房現狀風貌為北方傳統硬山大紅瓦民居建築,原是大財主張秉桓的住宅。

龍華村致中堂

編號: JN-01-022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龍華村致中堂一層三進院式佈局形制,建築面積235.88平方米,原為清末大財主張秉榮舊居。

平陰縣

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

編號: JN-01-023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100餘年

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一進院落,中設影壁,由祠堂正堂、東廂房(思源堂)、西廂房(賢德堂)、影壁及門樓組成,建築面積102.2平方米,是董氏族人祭祀祖先的重要活動場所。正堂硬山頂,小青瓦蓋瓦,無仰瓦,採用泥溝,青磚外牆,底部花崗石臺基。東、西廂房捲棚屋面、青磚外牆。祠堂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代咸豐、光緒年間兩次續建,形成現有規模。2008、2012年先後經過兩次修繕,現仍作為祭祀使用。

濟陽縣

小安村回民清真寺

編號: JN-01-024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樓齡:400餘年

小安村回民清真寺約有400餘年的歷史,建築雕花精美,屋脊保存完整,建築院落原有四座傳統建築,現狀存留北側建築以及東側傳統建築。宣德元年(1426年),白氏遷來後修建清真寺,清宣統三年(1911年)和1949年曾大修。現狀存留北側建築以及東側傳統建築,建築面積約257平方米,完整保留傳統建築的主體結構,抬梁式木屋架,是為數不多的明清時代的回民清真寺建築。

以下是

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分佈圖

濟南公佈首批24處歷史建築,年齡最大的400多歲,TA的故事你知道嗎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名單公佈後

這些歷史建築將會得到怎樣的保護?

據規劃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公佈保護圖則,由規劃局統一製作標誌牌,由各區縣政府負責現場掛牌。

由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負責歷史建築保護和利用的組織、推進、監督和管理等工作;

由市規劃局負責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規劃管理工作;

由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對主管部門認定的歷史建築破壞行為的行政處罰;

由區縣政府承擔歷史建築的屬地化巡查責任,街道辦事處、鎮政府作為日常巡查、現場保護主體;

歷史建築所有權人、實際使用人為保護責任人,承擔保護責任。

健全歷史建築後評估機制,激勵產權人、使用人合理保護修繕、長效利用好歷史建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