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世界盃營銷「套路滿滿」,參與活動要「三思」

據統計,在貸款餘額大於10億元的105家P2P網貸平臺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平臺開展了世界盃相關的營銷活動。

投資者小王說,多家平臺為配合一個月的世界盃賽期,推出了30天的短期產品。但據他了解,儘管營銷賣力,收益卻並不高。

要買新房,所以手上有餘錢。我想,訂房合同還沒有籤,那麼抽點錢出來做理財,反正我投的也都是30天的短期產品,30天只有4%到6%之間的年化收益率。

網貸平臺世界盃營銷“套路滿滿”,參與活動要“三思”

另一類熱門營銷是投資直接加息或者發放現金紅包。雖然規則顯示,可以無門檻參與,但如果投資者不投錢,則無法將到手的券和紅包轉化為投資收益。而且,平臺發放的現金紅包還可能是由多個子紅包組成,其中大額紅包往往對投資金額、標的要求很高,而小額紅包的使用有效期限往往很短。

網貸平臺世界盃營銷“套路滿滿”,參與活動要“三思”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認為,平臺之所以這麼“摳”,主要源於盈利壓力。

平臺的規模越來越大,它的內部管理成本也會越來越大。它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之後,加上廣告費等各種費用,本身的運營、運轉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網貸平臺世界盃營銷“套路滿滿”,參與活動要“三思”

對於這些缺乏誠意的營銷套路,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板子不能全打在網貸平臺上,監管層面還缺乏明晰的指引。

總體來講,在監管政策沒有確定的情況下,確實給現在許多平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很多機構出現問題,除了和它的借款主體信用風險上升有關,也跟監管層面遲遲沒有明確有一定的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認為,相比於規範營銷活動,網貸平臺更緊迫的任務是明確自身定位。

我們的網貸辦法要求它是信息中介,但是我們的一些網貸平臺,違規地做了一些信用中介,這些類似銀行的業務,風險比較大。

在此提醒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在仔細閱讀平臺的活動規則之前,更要仔細瞭解相應平臺的資質和背景,以及相關產品的可靠性,不要被營銷手段、宣傳策略和高額回報所忽悠。

現在你沒有錢就來找眾銀家,貸款平臺更多的優質貸款產品供您選擇,我有的全都借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