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這是一個梨果滿枝、葡萄串金的夏季,這是一段激盪人心、砥礪奮進的光陰。日前,筆者從中溪鎮政府得到的這組數據令人振奮:2017年,該鎮全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7.5%,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9.75;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家,目前有規模以上企業36家,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82億元。

近年來,該鎮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緊緊圍繞“重點抓項目、突出抓工業、關鍵抓落實”的工作思路,著力實體經濟、抓住重點關鍵、強化薄弱環節,實現經濟發展的逆勢上揚。而今,隨著東津特色產業園的不斷推進、大交通佈局的逐步落實,以及鄰埠產業轉移帶來的巨大市場,中溪經濟騰飛再遇大好契機。對此,該鎮黨委政府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搶抓機遇謀發展,全力繪就中溪發展的新畫卷。

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園區企業

逆流而上,新常態下求發展

中溪鎮是寧國鄉鎮工業經濟發源地,鎮內80%的企業擔負著蘇浙滬區域產業龍頭的配套業務,該鎮初步形成了汽車橡膠零部件、耐磨鑄件、特色林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集群。但在2013年,汽車零部件、耐磨鑄件遭遇行業寒冬,這無疑給中溪工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作為礦山、電廠的下游產業,當‘去產能’實施後,我鎮的汽車零部件和耐磨鑄件首當其衝。”中溪鎮黨委委員胡斌回憶,當時全鎮38家相關企業,有四分之三陷入停產、倒閉狀態。

面對支柱產業的斷崖式滑坡,中溪鎮領導班子沒有慌亂,而是理性、果斷應對。該鎮首先對鎮內停產、倒閉企業進行摸底,對企業的廠房、土地等信息進行統計歸檔。時值浙江、上海等地同類產業外遷,中溪鎮相關領導積極帶隊外聯,根據前期摸底信息,採取租賃、合作、轉讓、拍賣的形式,盤活停產、倒閉企業,這與寧國市推行的“基地建設爭先爭優年”活動不謀而合。

中溪鎮的多樣化處置方式,讓停產、倒閉的閒置資源得到了有效盤活,企業“起死回生”的案例比比皆是:通過租賃盤活了原華興液壓公司、中英傳動公司;通過資產買賣處置了宜銘鋁業;通過法院拍賣處置了原瑞豐耐磨、中凱耐磨、錦宏耐磨和振東耐磨、興昊耐磨5家企業。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抓住“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重要環節,成功簽約年產300萬套減振降噪製品的亞新科公司、年產1200萬件五金配件的成工五金公司。據統計,2015年至2017年,中溪鎮累計盤活閒置土地391畝,廠房9萬多方,通過盤活閒置耐磨企業的新增鑄造企業也推動著經濟平穩持續健康的發展。

除了順利盤活閒置資源,中溪鎮領導班子痛定思痛,為鎮域企業的“突圍”做出了明確指引——技改改造、轉型升級。在2017年,中溪鎮將持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置於重要位置,正是在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該鎮亞新科五金焊接機器人車間開工建設,紅橋金屬、恆達活性炭、綠都防水均已啟動實施技改項目。

中溪鎮走好“盤活存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三大步,深入實施轉型攻堅,加速推進項目建設,促使該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招商引資等呈現出逆流而上的良好態勢:2017年,全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7.5%,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9.75%。

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黨委民主生活會

築巢引鳳,孕育發展新能量

越過寒冬的困窘,隨之而來的,必定春天的生機與希望。如今,走在中溪,產業發展強力推進的澎湃圖景處處皆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該鎮東津特色產業園。

據介紹,東津特色產業園以中溪鎮原東坡工業園區為藍底,協同臨近的梅林鎮、寧墩鎮相關企業,形成產業集群的規模化效應,進一步提高產業技術水平、豐富產業鏈生態,進而形成產業優勢。根據規劃,該園區主體落戶中溪,鎮域佔地1.5平方公里,建成後將形成百家企業的園區規模。中溪鎮嚴格按照相關政策進行土地徵遷,目前已順利完成300畝的徵地任務,園區建設其他工序正按規劃穩步推進。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東津特色產業園的投建,為中溪鎮的產業發展搭建了舞臺,為該鎮的招商引資夯實了資本。此外,一系列得天獨厚的外部條件,也讓中溪的經濟振興變得愈發可期:即將開通的“宣桐高速”、“申嘉湖高速”,將有效提高中溪鎮與杭州、上海、蘇州的連接效率,中溪鎮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提升;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召開,將促使周邊大量企業的外遷,中溪鎮憑藉深厚的工業底蘊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必將成為外遷企業的重要選項。

“未來兩到三年,是中溪發展的最大機遇,把握好時機、實現中溪經濟的大跨越,已成為全鎮幹群的共識。”中溪鎮相關領導表示,該鎮正著力進行招商引資工作。工作推進之高效,從一個細節不難看出:東津特色產業園新增用地300畝,可容納新增企業10家;300餘畝用地尚在徵遷階段,該鎮就已啟動招商,徵地工作結束時,園區已成功接洽企業6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溪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同樣注重“選商”,高技術、高產值、低能耗、低汙染企業的進入,也將提升東津特色工業園區的整體產業水平。

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企業生產車間

鄉村振興,農業經濟亦精彩

除了工業經濟,近年來,中溪鎮農業發展同樣取得可喜成績。現代農業與全域旅遊大發展,正成為鄉村經濟騰飛的新引擎。

該鎮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畜牧業和中草藥經營主體,獲得良好效果:該鎮安徽博農牧業有限公司是寧國市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2017年出欄超過6萬頭,產值超過1億元,先後被評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部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安徽省寧國市荷葉生態牧業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年出欄湖羊5000餘隻,消化農作物秸稈、筍製品廢料3000餘噸。全鎮有2箇中藥材產業特色村,主要種植寧前胡,面積達6000餘畝,從2011年到2015年,“寧前胡”價格增加了30%,2016年,“寧前胡”鮮品價格更是達到了9.5元/斤,藥農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全鎮中藥材年產量2017年為4500噸、總產值達1.6億元。

近幾年來,中溪鎮茶產業發展迅速,尤其在高端優良品種引進方面,不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產量,走在寧國市前列,正逐步成為寧國市東部高端名優茶主要生產地。中溪鎮有傳統綠茶老茶園400餘畝,白茶6000畝,黃茶2350畝,名優茶豐年產量達26噸,產值達1.3億元,同時帶動村民增收4000多萬元。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中溪鎮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68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市級示範家庭農場4家,縣級示範家庭農場8家。

去年以來,中溪鎮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全域旅遊提速年”活動為抓手,全力推進旅遊與觀光農業、戶外活動、休閒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該鎮全面啟動鎮旅遊總體規劃編制,著力優化旅遊空間佈局,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進一步突出項目謀劃和旅遊招商,全年計劃續建、新建旅遊項目3個。該鎮全面優化夏霖旅遊道路、標識等基礎設施,加快獅橋竹溪嶺高端民宿項目建設進度,積極籌建寧國市東南部旅遊集散中心,開展旅遊宣傳營銷,不斷提升旅遊經濟輻射效應。力爭全年接待遊客人數2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00萬元。

此外,去年以來中溪鎮還積極開展旅遊示範村創建,組織舉辦大型徒步、攝影、廚藝大賽等旅遊節慶活動,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功能,越來越多的村民依託景區發展農家樂、休閒農業觀光,實現增收。

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優質農產品參加展銷活動

搶抓機遇謀發展 繪就中溪新畫卷——寧國市中溪鎮全力發展經濟工作側記

夏霖景區一角

回首過往,中溪鎮主動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展望未來,擺在中溪鎮廣大幹群面前的是一張如何實現中溪經濟再跨越的問卷。

“不忘初心、敢為人先,以執政為民的使命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凝聚、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為建設新中溪努力奮鬥!”中溪鎮相關領導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