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尚德 包容創新——武威市著力打造城市精神

崇文尚德 包容创新——武威市着力打造城市精神

崇文尚德 包容创新——武威市着力打造城市精神

武威體育館一角。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武威市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創建工作各個環節、滲透到工作生活各個方面。

崇文尚德 包容创新——武威市着力打造城市精神

武威市社會福利院職工在修剪苗木。今年,武威市社會各界積極植綠、播綠、護綠,以實際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一座城市的靈魂,是綿延承襲的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正是道德教化的恪守不輟。近日,武威市公佈武威城市精神,即“崇文尚德、包容創新”。

“崇文尚德、包容創新”作為武威城市精神,充分凝聚了武威城市的靈魂,傳承了武威的歷史文化,體現了城市內涵和人文素養,彰顯了城市特色風貌,展示了武威人民精神氣質,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建設崇文尚學、崇德向善、綠韻縈繞、清新潔淨的文城、德城、綠城、清城,向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不斷奮進,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崇文尚德是展示形象的獨特品牌

素有“書城不夜”之美譽的武威,文化底蘊深厚,文脈綿長,自唐至清,人文蔚起,以漢唐文化、五涼文化等為代表的涼州文化成為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武威歷來尊崇厚德載物、以德為先、以德育人,從漢《儀禮簡》《王杖詔書令冊簡》,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涼州賢孝”等勸善書,無不彰顯武威尚德。

當代武威,以德治市,尚德之舉更是蔚然成風。民勤宋和村石述柱、古浪八步沙六老漢、涼州長城鄉王銀吉等,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奮戰在治沙播綠第一線,為西部生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古浪山區教師張福友,以高尚師德獲“大國良師”榮譽稱號;年輕大學生魏玉川捨己救人,被教育部追授為“全國優秀大學生”……在武威這片崇文尚德的大地上,湧現出了很多傳承優秀傳統美德併發揚光大的典範,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感染、引領著身邊的人崇德向善,弘揚了社會正氣。

“武威城市精神提煉得非常到位,‘崇文’是武威文化特徵的概括,‘尚德’是武威人精神境界的體現。”天祝縣退休老幹部孫萬林說,“武威歷史悠久,崇文重教,出現過諸多名流學者。時至今日,武威也是一座尊師重教、文化深厚的城市,如今將‘崇文尚德’納入城市精神,必將進一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涼州區委政研室副主任智萬軍說:“‘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不僅具有時代性、人民性、傳承性、地域性等顯著特徵,而且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價值,能夠引導全市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自強不息,能夠增強武威文化內涵,引領城市不斷髮展,能夠讓全國乃至世界更加全面準確地瞭解武威,提高武威的對內凝聚力和對外影響力,成為向外推介武威、展示武威形象的獨特品牌和亮麗名片。”

包容創新是城市銳意進取的動力

獨特、重要的地理位置,鑄就了武威包容的精神。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中西方文化、多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孕育了開放包容、兼容幷蓄的文化底蘊。同時,歷代秉持創新理念,創造了五涼文化等史不絕書的文化精粹和馬踏飛燕等文化珍寶,體現出了武威勇於創新、敢於創造、與時俱進的精神品質。如今的武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總體發展思路,走上了符合實際的創新之路。

當代以來,武威45個民族共執和諧,書寫民族團結華章,構築和呵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湧現出了鄒有福等10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家庭”,天祝縣多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沿著絲綢古道,從武威發往中亞的國際貨運班列“天馬號”常態化運營,延續武威人自古就有的“商旅往來,無有停絕”的包容開放傳統。武威市將包容確定為城市精神表述語的一部分,旨在提升、發揚古涼州“和氣之應”的包容美德,營造良好環境,拓展發展空間,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內生動力。通過大力弘揚包容精神,讓更多的人瞭解武威日益養成的熱情、友好的精神風貌,使更多的人喜愛武威,走進武威,參與並融入武威經濟社會建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寶,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民勤縣電子商務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張學亮說:“‘苟日新,日日新’,習總書記用這句古語教導我們要不斷創新。將‘創新’作為武威城市精神的一部分,更有助於全市人民立足本職崗位,創新工作思路和措施,增強工作能力。”

“武威城市精神中的‘包容創新’,展現了自古以來武威文化中兼容幷蓄、開放創新的一面。‘一帶一路’建設,武威成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更需要以包容開放的胸懷,勇於創新的氣魄,深化文化經濟合作,不斷增強發展新優勢,早日實現綠色發展崛起。”古浪縣幹部張萬千說。

天祝縣退休老幹部孫萬林認為:“‘包容’是武威人地域精神的特質,‘創新’是武威人精神動力的詮釋,也是武威發展的動力源泉。”

武威城市精神引領奮進方向

“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公佈後,武威廣大幹部群眾普遍認為,這一精神將引領全市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文化自信,對內提高凝聚力,對外擴大影響力,團結奮進、自強不息,在打造和諧武威的進程中闊步前進。

踐行城市精神可以是面對外來旅行者的一次指路,可以是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孕,也可以是一聲問候和一次幫助……

4月的一天,天祝縣公交車上,城關小學學生陳昱臻默默地站起來,撿拾灑落在公交車上的垃圾,受到群眾稱讚,被其他同學效仿。

“對一名年輕的基層農技人員而言,‘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城市精神既是工作需要,更是個人追求的體現。”民勤縣農技中心幹部胡健泰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武威精神,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崇文尚德 包容创新——武威市着力打造城市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