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一位農民工的逆襲人生,從蝸居六平米的房子到萬人敬仰


姚紅剛成名的年齡比較晚。28歲時,他才從摔跤界轉戰綜合格鬥,30歲時,他把一場別人認為註定要失敗的比賽變成了勝利,成功逆襲獲得武林傳奇雛量級冠軍金腰帶,成為中國首條國際金腰帶擁有者,走上職業巔峰。圖為姚紅剛剛從農村老家出門去北京討生活。

這個是他曾經居住的房子,空間6平米的大小,除了一張床,屋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他白天出去找工作,而晚上就睡在這樣的房子裡。

北漂的這些年裡,他裝過空調、做過廚師、當過保安。出生於河南周口一個普通農村的姚紅剛並不避諱這段經歷,他總是說:“萬一哪天我還想裝空調呢?”

在姚紅剛打工的額這段期間裡,從晚上10點到早上7點,下班他後騎自行車到宣武體校練習摔跤,從早上9點到11點,這份刻苦和堅持也延續到了他的職業生涯中。圖為姚紅剛為了備戰下一場在集訓。

圖為WLF“功夫之王”比賽,姚紅剛揮舞著拳頭出場,意氣風發。他所有的凌厲和兇猛都爆發在了賽場上。

見過姚紅剛的人都會說他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拳手,總是一臉平和,謙虛低調。姚紅剛自己也說,“我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痴迷於練武的農民工”。圖為姚紅剛上場前的亮相,發出了少有的怒吼。

M-1比賽現場,姚紅剛與對手俄羅斯選手展開激烈對抗。在最後一個回合的後半段,姚紅剛成功地在地面戰中佔據了優勢,但最終判定雙方戰成平手。而在比完賽的後場,裁判在樓道里對姚紅剛說:“你贏了”!

賽場上的霸氣來源於平日日復一日的積累。成名後的姚紅剛依然保持著學習的狀態,對自身的訓練要求近乎苛刻。圖為在泰國的普吉島老虎拳館集訓時,巴西柔術教練看姚紅剛學得認真,“開小灶”給他單獨指導動作規範。

姚紅剛的職業之路一直伴隨著誤解和質疑。最早練摔跤和練拳的時候,不論是父母,還是村裡人,都認為他是不務正業。直到獲得了金腰帶,親戚們的質疑聲也沒停過。

姚紅剛站上稱重臺。當稱重結束過關後,他會在24小時之內吃4-5頓,包括補充水分在內,很快會恢復5公斤-8公斤左右的體重。

姚紅剛是家裡的老大,從小就替父母分擔家務和勞動。雖然離開老家一段時間了,但農活對於姚紅剛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回來後立刻放下揹包幫忙幹活對他來說是最自然的事。

隨著這幾年的打拼,姚紅剛的收入也逐年攀升,但是他對金錢的態度依然沒變,最先考慮的是父母和孩子,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少年時的武術夢在姚紅剛一步步的努力下終於變成了現實,如今,他也成了家鄉青少年崇拜的對象,受萬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