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七尺男兒穿針引線、穿肚兜去賺「生活」,你認爲這可笑嗎?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的艱辛和不易,放眼望去總感覺別人生活在幸福中,而自我卻在磨難中煎熬著。筆者整理了拍攝下的一幕幕畫面,翻閱一遍後發現,我們眼中的痛苦其實比起他們根本不算什麼。圖中是蝸居在民房中的農民工朋友,炎熱的夏季,潮溼的地面,擁擠在一起席地而睡的工人。

李忠心老人雖然已年過六旬,但為了賺錢給家裡的父親治病,一個人遠走他鄉在外打工。一張餅,幾瓣大蒜,一塊錢的鹹菜,整個工地上中午飯數他吃的最差。他說這樣每天還要花掉十多塊錢,而他每月寄給父親的四千塊錢,可能超過了許多一邊玩著遊戲一邊感慨錢難賺的年輕人。

生活中,被什麼事情煩惱著的都有,有的人為了錢,有的人為權、為名。而他們這群人不為名、不為權,為的只是錢。雖然俗氣,可只有有了錢,他們的家人才可以吃的穿的更好,孩子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幾個饅頭,人手一包鹹菜,每人喝上路口燒酒忙活完一天的裝卸活,他們感到生活很幸福。


這樣的場景不知道你可見過?已過三十歲的我,認為喊他一聲爺爺並不為過。“歲月有加,並非垂老!”當一個滿身皺紋的老人在工地上揮舞著錘頭賣苦力的時候,年輕而體壯的我們有何臉面只是一味的去抱怨生活的周遭和不幸?

昏暗而悶熱潮溼的地窖中,他一個人在裡面堅持做了二十多年的“升”。升這種物件在以前的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會用到,是紅白喜事上的必備品。用大叔的話說“能多做一個就多做一個,我們這輩人死了後就沒人會做了……”我想他堅守的不僅是為了賺取生活上的經濟來源,更是一種對於民俗的文化的傳承。

他習武十餘年,練得一身好武藝的他卻在昏暗的燈光下穿針引線。從菏澤老家到青島來打工數年,他一個大老粗學會了洗衣做飯和縫縫補補。多少男人不願意做家務,其實只是沒被逼急或有人替你做了,不然啥都得幹。


日賺百元,中午在田間地頭吃午飯的老百姓。看著他們是不是感覺自己還算幸福,也許有人會說沒有可比性,其實生活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看到別人的不幸,往往會讓人珍惜現有的美好;而對比他人的幸福,又往往感慨自己的煩惱。書中說“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堂堂的七尺男兒,不是為了那一口飯,誰會願意去穿著肚兜討生活?而這樣的他們並不是一些人眼裡的可笑,而是可敬!因為他們能夠為了家人的生活,而放下尊嚴,放下自我去賣力。真正的勇士,從來不是養尊處優、揮金如土的人,而是那些被生活蹂躪的不成樣子還能挺直脊樑生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