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自制“神器”綁笤帚現做現賣,最怕收到百元人民幣


76歲李大爺多年一直從事木匠活,直到60多歲時,有次在幾米高的架子上突然感到不適應,他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放棄了幾十年的老手藝,他除了忙乎農活外,沒有其他愛好,閒在家裡沒事幹實在難受,他發現自家的笤帚壞了還得花錢去買,還不如自己綁一把。圖為他和老伴擺個攤位各忙各的活。

他就在自家的地頭溝邊種了一些綁笤帚的草稻子,慢慢在家練習綁笤帚,靠人力沒有任何工具輔助,綁成一把笤帚太費勁,而且笤帚不耐用,他就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把笤帚綁的結實美觀還耐用,經過兩天的反覆試驗,他做成了一個綁笤帚的輔助工具。圖為他在輔助工具上很輕鬆幹活。

大爺從事幾十年木匠,他說,製作這個輔助工具不是很難的,主要是利用槓桿原理力臂越長越省力而製作的,關鍵是思路要對,周邊好幾個綁笤帚的輔助工具就是照著我的製作的。圖為他在綁制過程中給笤帚上加紅繩編的小花。


大爺把草稻子的把子里加上一段木棍,使用時可根據個人要求截留長短。

大爺在集市上一天能綁十來把笤帚,到集市結束前基本上都能賣完,許多人都是他的回頭客,對他綁的笤帚結實耐用讚口不絕。圖中有一位顧客說他家常年使用大爺綁的笤帚。

兩位婦女在精心挑選大爺的笤帚。

李大爺的老伴眼不花耳不聾,穿針引線,縫製高粱杆製作箅子,熟練自如。大爺在一邊綁制笤帚,她在稍後一點的位置支起簡陋的圓木輪,在上面一針一線按照尺寸穿制蒸饃用的箅子,各幹各的活,各忙各的事,又相互照應著攤位,老伴隔著一會就回喊老伴:“慢點幹彆著急,該歇歇了”,一會兒倒杯熱水遞到老漢手裡,對老漢關愛有加。

老人的幾個兒女多次勸老兩口在家安享晚年,年紀大了別再勞累,老人認為幹這活權當鍛鍊身體,天天坐在家裡還急人,幹個力所能及的活,生活充實些還能掙幾個零花錢,隔幾天趕一次集,集上人多還熱鬧。圖為老伴穿針引線靈活自如。


老人一針一線穿制的各尺寸的小箅子。

老人親手縫製的小箅子很受顧客的喜愛,一個小箅子3元錢,對於年輕人來說自己做一個都不夠功夫錢,不如買一個合算。圖為一位美女在挑選小箅子。

老人最不願收大面紙幣,他又沒有網絡支付,如果收張假幣就虧大了,面對顧客又沒有好辦法,只能用手在紙幣上來回觸摸,不停翻看,然後自帶一個小手電再檢驗。他說,前幾年收了張假幣,害得他幾天都寢食難安,到現在都忘不了,現在碰到大面幣一定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