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是手握幾十萬軍隊的大將軍,怎麼會輕易的被雍正罷免?

小燦哥說歷史

這題目問的奇怪,如果皇帝連將軍任免都做不到,那他還放心把幾十萬大軍交給你?既然雍正敢讓年羹堯帶領23萬大軍出征,並讓他節制陝甘青川四省軍務,說明雍正早就做了安排。換句話說,年羹堯雖然手握兵權,但想造反並不容易。主要有幾點原因:

一、年羹堯的軍權是皇帝直接授予的,沒了皇帝的支持,他就沒有了權力的源頭。皇帝的軍權來自哪裡?最主要來自於皇帝繼承的正統性。皇帝自稱是“天子”,宣傳“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國家的一切都是皇帝的,有了這些基礎,也就是公認的民望,或者叫民心,也就有了。

軍隊是國家機器,當然軍權也是歸皇帝所有。雍正命令年羹堯帶兵打仗,打勝利了,你是有功之臣。如果年羹堯想舉兵謀反,你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二、雖然軍隊作戰指揮歸年羹堯支配,但主要人事任免和獎懲歸皇帝所有。《雍正王朝》電視劇有一個情節,雍正派侍衛圖理琛為欽差,秘密到西北大營,宣佈副將嶽鍾琪取代年羹堯為徵西撫遠大將軍,然後迅速把大將軍帳下的中層軍官,也就是三個都統全部換掉了。可是,正在蒙古大營的年羹堯還不知情。

年羹堯統領大軍在外,手下人員都歸他管轄,但是一旦他選擇造反,除了個別心腹人員,並不一定所有人都跟從。因為造反的代價確實太大了,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輕易嘗試。

三、軍事制度安排讓年羹堯無法輕易謀反。從元朝起,朝廷為防止武將謀反,對軍隊體制實現了改革,主要措施就是實行訓練和作戰分離。這種制度類似美軍的戰區司令部制度,平時軍隊分佈在固定轄區駐防,沒有命令不得跨區移防。戰時由皇帝任命統軍主帥,各地軍隊根據命令到指定地點集合,戰爭結束各回防區。統軍主帥兵權歸還皇帝。年羹堯奉旨行事,大家聽他的,如果要謀反,就沒人跟從。

雖然年羹堯飛揚跋扈,權勢很大,但受制於制度安排,他也無法作為。年羹堯在前方打仗,所有軍糧和餉銀全部靠朝廷安排接濟,如果雍正一聲令下停止供給,年軍幾天就全亂了,沒有軍餉的年羹堯根本指揮不了軍隊。

其次是古代大將出徵在外,朝廷一般會安排了萬全之策,以防個別將領生事。比如說調動全國軍隊相應防守,一般大型對外用兵,都要進行一個全國佈防,而不僅僅是戰爭前線。同時,出征的主要將領家眷都在京城或者受監控的地方,前方領軍大將想造反都會投鼠忌器。


華哥雜談

清朝康、雍、乾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君主專制達到巔峰的時期,軍國大事都由皇帝一人決斷,所以年羹堯雖在西北統領數十萬大軍,但也無法逃脫皇帝的掌控。而雍正想要罷免甚至處死年羹堯,並非難事。

年羹堯從受寵到獲罪應該說是早晚的事,原因就是"侍寵而驕",先來認認一下年羹堯:

年羹堯深受康熙恩寵,不到30歲的年紀就升職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

如沒有年羹堯雍正在“九子奪嫡”中可能鬥不過八王黨一派。所有雍正繼位後又連續加官進爵,雍正元年,雍正下詔雲貴川所有的軍政之事都由年羹堯處理。十月,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之職,升一等公,其子子年斌為子爵,其父年遐齡也為一等公,年羹堯進京的時候也馬齊,隆科多一同處理軍國大政。此時的年羹堯可謂是志得意滿。

正是雍正的放縱使年羹堯變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

1、血洗江夏鎮時,年羹堯為了幾百萬兩銀子殺了好幾百口人,雍正對此也並沒有制止。

2、擔任西北大將軍時,供應年羹堯一個人的蔬菜就要一千人運送,同時又有幾百萬兩軍費進入了他個人的腰包。

3、最囂張的是年羹堯大獲全勝歸來,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而年羹堯自持過高,也不下馬,大搖大擺的在百官的跪迎中走過。

4、朝堂上雍正讓年羹堯身邊的侍衛卸下鎧甲,好生休息,但是雍正說後將軍一概不聽,年羹堯說了一句,大家把鎧甲卸下吧,然後將軍們將所有的鎧甲都卸下了。

5、年羹堯回西北後,更是驕橫跋扈,對皇帝的話一概不聽,凡事事情都自己說了算,雍正派去監督的人去一個被年羹堯殺掉一個,儼然自己成了小皇帝。

這樣的臣子誰能忍受呢?雍正為拿下年羹堯做了多方面的準備:

1.年羹堯身邊有很多雍正的眼線,隨時都在給雍正彙報情況,雍正把年羹堯的部下做了周密安排,聽話的人直接升職,調到別處任職,不聽話的人就地免除職務,甚至殺掉。

2、因為清軍的糧餉是按月發放的,年羹堯如果造反的話,他手上沒有足夠的糧餉用力抵抗雍正。一旦造反,軍隊失去糧草,便沒有戰鬥力。並且幾十萬西線大軍是由全國各省抽調而來的綠營、八旗所組成,並不是由年羹堯招募和訓練,指哪打哪的“年家軍”。

3、雍正架空年羹堯,先將年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恆革職,同時將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亂。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年的屬下蔡珽被年彈劾,狠狠地參了一本,然後被押往北京刑部。而雍正不僅沒有給蔡珽治罪,還升了他的官,使得蔡珽成為雍正對服年羹堯的左膀右臂。

4、年羹堯的家眷都在京城,年羹堯的親妹妹更是皇帝的媳婦。對年羹堯也有一些牽制作用。

5、雍正對彈劾年羹堯的奏摺一律不予理會,其實卻在製造年羹堯與其他大臣的矛盾,年羹堯越是囂張,就越沒有人支持他,讓年羹堯成為眾矢之的。


年羹堯被降職後,朝中的大臣們大部分都已經明白了雍正的意圖,於是彈劾年羹堯,揭發年羹堯罪狀的奏摺如雪片一般堆到了雍正面前。


這正是雍正想看到的,藉此機會,雍正罷黜了年羹堯所有的官職並且押送到北京會審。最後,年羹堯近被列出了92條大罪狀,有30多條都是死罪。於雍正四年(1726年)被賜自盡。



美麗青春您真痘

年羹堯(1679-1726年)雖然官拜撫遠大將軍,又是雍正皇帝小舅子,但是從觸怒雍正到自縊僅2年時間,雍正給過幾次機會,但年羹堯日漸驕邁,不思悔改,處處幻想著雍正會赦免,最終落了個賜一段白綾。

年羹堯畫像。

首先年羹堯雖然總覽西部一切事務,手握幾十萬大軍,但那是朝廷的軍隊,或者那是雍正的武裝,而年羹堯在軍隊中驕橫跋扈,公然接受賄賂,侵吞軍餉,軍隊裡買官賣官,結黨營私,排除異已。

年羹堯墓在四川綿陽,和他父親、兄弟等年氏家族葬在一起。

比如雍正皇帝派去西北的侍衛被年羹堯當成自己的儀仗隊使用;各路官員總督、巡撫、蒙古諸王等見到他都要下跪;能夠走他後門送禮者,都能謀得一官半職;中飽私囊軍需物質,一次達上百萬兩;朝廷兵部、吏部已經形成年羹堯的黨羽,稱為年黨;任人為親,年羹堯的家奴有的做了知府,有的做了軍隊副將,這些在眾目睽睽之下的行為,雍正自然非常清楚,況且雍正登皇位後就開始整頓吏治,而且賞罰分明,所以對年羹堯的行為肯定不能容忍。

電視劇《宮》王翔弘演年羹堯。

真正讓雍正決定對年羹堯痛下殺手是因為年羹堯觸怒了皇權,雍正還在當王爺時為了粉碎皇子朋黨、查訪官民曾建立了情況網,年羹堯在裡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後來雍正發現年羹堯不但不乾淨,還把手伸到了自己的情報網,很多雍正需要知道的情況只要跟年羹堯相關的竟無片言隻語,比如工部郞中受賄年羹堯一案、四川巡撫逼死重慶知府一案,年羹堯染指雍正權力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宮》年羹堯劇照。

自然,愛之愈深恨之愈切,雍正就是這樣的人,一方面他感到自平,一方面又轉向對年羹堯的發洩,1724年2月雍正隨意編了個理由說年羹堯上的摺子有不敬之意,向群臣發出了信號,於是山西巡撫、山西都統、川陝總督、河南巡撫、侍郎、鴻臚少卿、直隸巡撫等各地大臣參奏年羹堯;4月免大將軍發配杭州將軍,清查年氏黨羽,一直到9月,年羹堯的爵位從一等公降至阿達哈哈番,革去了所有職位,12月刑部終審後列年羹堯92大罪狀,處以極刑,雍正念其有功而令其自裁。


圖文繪歷史

年羹堯“手握”十萬大軍,但這十萬大軍不是木頭人,不是不會思想的機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十萬會思考、有自己想法、要吃飯、要富貴和前程的人。他們願意跟著年羹堯打仗,首先是因為年羹堯是朝廷任命的大將軍,是代表朝廷來指揮他們的,其次才是因為年羹堯要打仗才能有打仗才能、要治軍手段有治軍手段。跟著年羹堯能夠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了,憑什麼這十萬人要跟著年羹堯去冒險?!

年羹堯

此外,這十萬士兵來源非常複雜,有綠營兵、有八旗兵、有蒙古兵,這些士兵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老小的,他們出來從軍打仗,父母妻兒都在後方,現在讓他們跟著年大將軍去冒險,致自己妻兒老小於危險之中,如果不是因為實在沒辦法、或者因為前面有極其巨大的誘惑,誰願意賭這一把?!

統帥無不希望自己的軍隊是殺戮機器,也非常想把軍隊訓練為虎豹,但是如果忘記了軍人也是人,軍隊也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組成的話,是很危險的。


第三,這十萬大軍也是要吃飯穿衣的,作戰是要有後勤保障的,年羹堯掌握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但是這幾十萬大軍的補給並沒有被年羹堯掌握,而是掌握在各地行政官員手裡。年羹堯要造反,那麼必須給十萬大軍提供足夠的糧草,否則糧草不濟,軍隊哪有什麼戰鬥力?

古代軍隊的糧草是軍隊的生命線,有大軍的指揮權而不掌握後勤,是無法真正掌握軍隊的。



象眼觀天下

為什麼?

因為雍正太老狐狸了!

只用了四個步驟,就張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將軍拉下馬來,讓他家破人亡。

那四個步驟呢?


第一步 暗示

雍正2年11月,雍正在年羹堯離開京城後給他發了一份"硃諭",暗示年羹堯:朕準備搞你啦,做好準備喲~

第二步 打通官員

這裡分為三種:1.年羹堯不喜歡的人

2.和年羹堯關係一般的人。

3.雍正自己身邊的親信

總而言之,就是讓他們好好站隊伍,不要擺錯了位置。有證據的就儘量揭發,沒證據的就做好自己,遠離年羹堯,爭取自保。這也算是為了接下來公開處罰年羹堯做好了鋪墊。


第三步 直面打擊

1.雍正將矛頭直指年羹堯,對其不滿更是直接公開化,將其調離了西安老巢。並且批評年羹堯亂結私黨,對他的奏摺不與准奏

2.提拔年羹堯的死敵蔡蔡珽。蔡珽被年羹堯彈劾,狠狠地參了一本,然後被押往北京刑部。而雍正不僅沒有給蔡珽治罪,還升了他的官,使得蔡珽成為雍正對服年羹堯的左膀右臂。


3.雍正3年3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祥瑞。大臣們紛紛在奏章中祝賀雍正皇帝,年羹堯也不例外。只可惜,年羹堯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藉此機會,大作文章,請罷免了年羹堯的總督職位,還奪了他的將軍印

第四步 絞殺

年羹堯被降職後,朝中的大臣們大部分都已經明白了雍正的意圖,於是彈劾年羹堯,揭發年羹堯罪狀的奏摺如雪片一般堆到了雍正面前。

這正是雍正想看到的,藉此機會,雍正罷黜了年羹堯所有的官職並且押送到北京會審。最後,年羹堯近被列出了92條大罪狀,有30多條都是死罪。

為了避免非議,雍正採取了溫和的方式。在獄中下令讓年羹堯自裁,留一個體面的死法。


總而言之,年羹堯雖然是二朝老臣,且功勞非常大。但是到了後期,他越發的目中無人,且喜歡貪贓,結黨營私,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想看到的事。

唉:-( 自己作死,又能怪誰呢?

我是不一樣的歷史歷史愛好者"歷史驚文",喜歡的請關注


歷史驚文

這個問題的根本是,軍隊是忠於將領還是忠於皇帝。

縱觀中國歷史,自宋代以後,趙匡胤吸取了前朝的教訓以及自身奪權的經驗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皇權得到了加強,武將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和削弱,到了清朝,君權已經發展到了巔峰。

這也是宋朝之後沒有發生類似於唐朝末年那種藩鎮自立的混亂局面。

再說年羹堯,他曾經手握二十萬大軍,平定羅布藏丹津的叛亂,得到雍正的極大信任,在雍正初年可謂是風光無限,被雍正皇帝視為肱骨之臣

從雍正二年年羹堯進京述職獲得極大殊榮,到雍正三年底押送北京,定九十二大罪,年羹堯隕落速度之快令人唏噓。

其實對於雍正來說,處理年羹堯並不費事,年羹堯不敢反,也不想反,更不能反。

他在西北所擁有的一切權利都是皇帝賜予的,年羹堯僅有戰時指揮權,士兵拿的的國家的俸祿,並不是年羹堯給的,所以這幾十萬大軍效忠的是大清朝廷

年羹堯立足的政治資本是軍功和皇帝的信任,並不是手下這幾十萬大軍,對於這一點年羹堯心知肚明,所以雍正處理他時,他沒有做任何無謂的反抗。

但是為了確保萬一,雍正還是做了一些安排,他先是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一批官員,他們都是年羹堯的親信,對於年羹堯本人也是先解除兵權降為杭州將軍,一旦年羹堯離開西北雍正則徹底無憂。


一點點歷史

年羹堯從一個底層奴才走向撫遠大將軍高官一職,盡心竭力為雍正賣命,卻在雍正即位後的第三年被雍正賜死。經歷大起大落的巔峰與低谷,嚐遍人生百味。

小兵的模範:年羹堯升居高位

年羹堯在雍正“九子奪嫡”的戲碼中貢獻很大,如果沒有他,雍正都可能鬥不過八王黨一派。

年羹堯深受康熙恩寵,以不到30歲的年紀就升職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後來又連續加官進爵,被提升為四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封為太保、一等公,已經做到了武官的極致。

囂張跋扈的年羹堯

雍正的放縱使年羹堯變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

血洗江夏鎮時,年羹堯為了幾百萬兩銀子殺了好幾百口人,雍正對此也並沒有制止。

擔任西北大將軍時,供應年羹堯一個人的蔬菜就要一千人運送,同時又有幾百萬兩軍費進入了他個人的腰包。雍正被勝利衝昏頭腦,對年羹堯貪汙一事也是不管不顧。

最囂張的一回是,年羹堯大獲全勝歸來,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而年羹堯自持過高,也不下馬,大搖大擺的在百官的跪迎中走過,引起了雍正心中的不滿。

加之各地官員紛紛彈劾年羹堯貪贓枉法,雍正決定要處理一下這個大將軍了,將‘年羹堯賜死。

年羹堯為什麼不造反?

拿到聖旨的年羹堯肯定想過造反一事,無論如何他手上都有幾十萬大軍,也能逃離雍正的控制,遠走高飛。

但是,正是因為他手上有幾十萬大軍拖累了他不能造反。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清軍的糧餉是按月發放的,年羹堯如果造反的話,他手上沒有足夠的糧餉用力抵抗雍正。一旦造反,軍隊失去糧草,便沒有戰鬥力。

二是:雍正在賜死年羹堯之前已經慢慢的架空了年羹堯的地位,他信任的手下或者親信已經被雍正調往全國各地,無法聯合反抗。

所以,被雍正帝削官奪爵的年羹堯只能領旨受死。


我是扒哥歷史,我喂自己袋鹽!


扒哥歷史

年羹堯與雍正皇帝的各種戲說版已經成為清朝宮廷劇的主要題材,主要的原因還是雍正皇帝是一個極為勤政的皇帝,他在位十餘年勇於改革,敢於向既得利益群體開刀,實際上也是得罪了不少人,而新的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策,雖然緩解了清朝民族對立,貧富差距的問題,卻也實實在在的傷害了一些文人墨客的特權和利益,歷史上但凡得罪文人墨客的當權者,那個不是被後世描述成好色、殘暴不仁和嗜殺成性,雍正也不被例外!



那麼清朝時期的軍事統帥能否有實力帥兵造反嗎?當然有,清初的吳三桂就是例子,但與雍正時期的環境又有所不同,吳三桂造反清朝入主中原也不過幾十年,那個時候的西北和西南還經常戰亂,吳三桂更是掌控著雲南的財政大權,有一定的自給能力,而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包衣出身,展露頭角也是在雍正繼位前後,負責帥軍與青海的叛軍交戰也不過是臨時掛帥而已!就算年羹堯善於收買和團結人心,也僅僅是他的禁衛親軍可能會隨他造反,而其它的將軍麾下的軍隊他機會是不可能說服一起造反的!



而那個時候的戰爭,正如鄔思道對雍正說的那樣,實際上打的是兵馬錢糧,兵馬不能全部調動不說,錢糧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這些軍隊即使造反,殺到京城的可能性也不大,且不說中途各地駐軍的抵抗,僅僅糧草一項就可能讓這隻規模龐大的軍隊瓦解!



當年吳三桂戰功卓著,威望甚高,卻也造反造的名不正言不順,所謂的框復大明更像是笑話,年羹堯軍中短短几年的耕耘,難道威望能超過吳三桂,更何況在朝廷內部一直有一股以八王為首的力量牽制著雍正皇帝,年羹堯更是被是為雍正皇帝的嫡系被提防著,他若造反,雍正甚至連皇位都有可能不保,而新的皇帝勢必會短期安撫,長期必然除之而後快!


嘟嘟超

年羹堯手握幾十萬軍隊不假,但他出任封疆大吏的年限不長,擔任統帥則更是資歷淺薄。

年羹堯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出任四川巡撫,但一開始並不領兵,而是由提督嶽升龍、康泰主持軍務,等到這兩人都被他設法彈劾,他又毛遂自薦掌管對藏軍務,獲得康熙批准,已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的事。第二年他兼撫陝、川,獲賜弓箭,才成為一路統帥,但也不過和其他幾位大員並列,而在此前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皇十四子胤禵已經以“大將軍王”的崇高頭銜節制西北全部軍務,其諸路大軍中既有京營八旗也有駐防八旗,還有蒙古各盟旗的軍隊和西北各省及從其它地區抽調來助戰的綠營軍隊,諸路人馬相去甚遠,且除了蒙古盟旗外每一路構成都很複雜,胤禵可以藉助皇命督帥他們平定西北、西南蒙、藏叛軍,卻無法藉助自己地位督帥他們對抗皇命,所以寧肯隻身回北京和同父同母的哥哥雍正慪氣也不敢擁兵造反,而是十分順從地將軍權交割給原本只是麾下幾路人馬中一路統帥、但奉了皇命接班的年羹堯。幾年後年羹堯面對奉調去杭州當將軍的調令時,所統帥的是同一支軍隊,而他本人的地位還遠不如“大將軍王”胤禵,雍正的位子卻比剛即位時穩固得多,他不“輕易被罷免”還能如何?

不僅如此,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堯去北京覲見雍正,十一月下旬離京返回西北任上,在此期間他和雍正關係急劇惡化,雍正趁其離任做了一番部署,主要是通過密摺體系讓西北各級文武疏遠年羹堯,澄清自己和年的關係,並且秘密蒐集年的“黑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年如果不服帖,等待他的只能是眾叛親離的下場,畢竟各級文武多是“保皇派”,在皇帝和年羹堯中押寶給誰心中有數,他真正成為“西北王”的歷史不過兩年左右,雖然上至蒙古王公、直隸總督,下至基層官兵都對他唯命是從,但這種服帖一半是對他和軍令的服從,另一半(甚至一多半)則仍是對“皇帝最寵信大臣”的畏懼和巴結,如今皇帝已經透露風聲不再寵信,這些人自然也會見風使舵——舉個例子,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進京時雍正對他公開的寵信達到頂峰,他路過保定府和太原府時直隸總督李維鈞、山西巡撫範時捷出城跪接(按規矩年羹堯官階和督撫平行,只需對等見禮),但隨後雍正透過密摺向這兩人暗示“年羹堯有問題”,還沒等年出京,這兩人彈劾年羹堯的密摺已經遞上去了(其中已經罷官的範時捷“劾羹堯遣兵圍郃陽民堡殺戮無辜”還是最致命的一條),這種情形下,他擁兵造反豈不是死得更快?和許多人的印象相反,年不是武夫出身,而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並且隨後入翰林院,是標準的科舉人物,又是旗籍,他當然沒有這麼蠢。

等奉調杭州這個自己以前幾乎沒怎麼涉足的地方,即便到任所能指揮的不過雍正在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硃批中所言的“朕此數千兵”(注意“朕此”二字),外有乍浦副都統的駐防八旗,內有閩浙總督、浙江巡撫、浙江提督的綠營水陸人馬,人地兩生的年羹堯雖“仍似大將軍氣象”,卻早就成了沒牙的老虎,面對雍正在幾個月內“自二等公遞降至拜他喇布勒哈番”,和從從一品的將軍一路貶至小卒的羞辱,也只能俯首帖耳,任由宰割的份。

說到底,清在三藩亂後、湘淮軍興以前,軍權高度集中於皇帝,八旗旗主只剩象徵性權力,兵部只能管綠營的軍需,地方上八旗駐防都統、副都統等所轄軍力都是名義為“出差”的八旗混編部隊,皇帝一紙命令就可以面目全非,綠營不僅受八旗駐防軍監視,而且本身分由督、撫、提、鎮交叉管理,分散為多則百餘人、少則一兩人的汛地,戰時則抽調各汛地兵力重新編組,由皇帝指派各級統軍將帥,同時皇帝本人親自控制總兵力高達10萬以上、訓練和裝備遙遙領先的京營,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地方督撫還是一方統帥,都沒有違抗皇命的能力和膽量——就更不用說造反了。


陶短房

年羹堯作為雍正潛邸的奴才,是康熙和雍正時期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羹堯最開始是被康熙賞識的,在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年羹堯的能力,當時年羹堯在雲南任職。腳面將下陣後,年羹堯回京述職,康熙留他在京城任職,對他的能力十分認可。後來在雍正爭奪皇帝的鬥爭中,年羹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雍正繼位後,封年羹堯為西北大將軍,負責與西北叛軍進行決戰,決戰後雍正對年羹堯更加的器重,所有的事情都要與年羹堯共享。年羹堯在西北所有的任職都歸自己管,時間一長成為了驕橫跋扈的性格。在收復西北後,年羹堯回京城向雍正陶賞,雍正答應了年羹堯當時所有的官員任免。在與官員的朝堂上。雍正讓年羹堯身邊的侍衛卸下鎧甲,好生休息,但是雍正說話後,將軍一概不聽,年羹堯說了一句,大家把鎧甲卸下吧,然後將軍們將所有的鎧甲都卸下了。雍正看後十分惱火,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想想自己,當皇帝如此窩囊,不生氣才怪。

再後來,年羹堯回西北後,更是驕橫跋扈,對皇帝的事情一概不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說了算,儼然自己成為了一個小皇帝,雍正當然知道這些,但是派去監督的人去一個被年羹堯殺掉一個,去一個,被他殺掉一個,慢慢的,雍正也沒有耐性。雍正只好將他的職位一貶再貶,但是年羹堯仗著功高蓋住,仗著自己是雍正的奴才。只是因年羹堯太容易得罪人,殺人不眨眼,得罪了太多的官吏,當雍正有處決年羹堯的意圖的時候,所有的官員紛紛上折參倒。他的時代就徹底的過去了。

那雍正是如何將年羹堯一點一點打壓下去呢,我們知道雍正是九子爭皇帝的勝利者,自己必然有過人的本領,自己肯定是心狠手辣。皇帝都有帝王之術,當時的吳先生對他出謀劃策特別多。當皇帝之後,更重要的是制衡保持之間的平衡,相信雍正這一點把握得非常好。在一邊貶低年羹堯,在一點點的提拔年羹堯的對手,讓雙方形成對立關係,甚至大於年羹堯那樣,年羹堯也不敢造反,只能聽從雍正的安排。

還有一點就是年羹堯的家眷都在京城,年羹堯的親妹妹更是皇帝的媳婦。對年羹堯也有一些牽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