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這些年跑了無數趟瑞士製表區,卻是第一次來到萊茵河畔的沙夫豪森,在傳統制表業的幾大區域,德語區的沙夫豪森很特別。為什麼拖了幾個月才動手寫這次經歷,純粹是想知道當腦袋裡的興奮褪去後,最終留下的會是什麼?

H.Moser & Cie.亨利慕時,一個有很多傳聞,而且除京東外,在中國內地還沒有實體店的品牌,卻話題不斷,我們像討論家門口的牌子一樣熟悉而自然。

而博物館和工廠之旅,兔子除了收穫一堆感興趣的八卦故事外,也看到了品牌重塑的堅忍。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從蘇黎世機場到沙夫豪森,也就1個半小時車程,但正因為這是頭一回,全程我都在東張西望。瑞士對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因為10年來90%的時間都在展館及去工場的路上。當然回頭想,也正是這份依然保留的陌生感下的好奇,才能讓我在看似枯燥的機械世界裡找到持續樂趣。

相比現代化的工場,博物館是充滿溫度的地方,這也是當天的第一站。

我們首先來到Charlottenfels莊園,這是亨利慕時創始人亨利•慕時(Heinrich Moser)在1850~1854年為家人在沙夫豪森近郊建造的。如今,莊園已作為“慕時家族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關於亨利慕時的歷史,江湖上有很多說法,比如俄國品牌,以及在石英危機歷史中斷,其實仔細看它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神秘和不可言說。

創始人亨利•慕時本人就有傳奇經歷。

1805年他出生在沙夫豪森小鎮的一個製表家庭,1820~1824年間跟父親學習製表工藝,1927年,他移居俄國聖彼得堡。他為什麼會到俄國發展?並沒有留存的資料證明背後動機,但我們猜測當時法國和俄國皇室實力強大,但法國皇室已被法語區的品牌們拿下了,亨利•慕時想要尋找機會。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亨利•慕時先生Heinrich Moser肖像,1828

幸運的是,當時的沙皇有一塊懷錶,正好被亨利•慕時修好了,他也因此進入沙俄的權貴階層。1828年,亨利•慕時在聖彼得堡開了貿易公司H.Moser&Co.。然後在1829年,他在瑞士Le Locle建立錶廠,開始專門為自己的公司生產鐘錶。

也就是說,之前他只是一個表販子,把東西從瑞士拿來賣到俄國,但有了錶廠後,他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一直在俄國經營事業的他,直到1848年才以一個成功商人和鐘錶製造商的身份回到沙夫豪森。那麼多年離開家鄉也有原因,因為亨利•慕時的爸爸和爺爺都是小鎮製表師,這是一個沿襲的崗位,但瑞士當地議會認為他太年輕了,不足以勝任這個崗位。畢竟在那個年代,鐘錶是權貴階級男人的物品(大部分市民只能靠教堂的鐘來看時間),這也讓年輕氣盛的亨利•慕時發誓要帶著成就回家。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當然,他確實做到了。

之後的故事有點像企業家扶持家鄉經濟了。當時正值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他修建水壩(發電),買廠房,鼓勵大家發展紡織業和火車製造業,當然還有製表業。他還做了一個舉動,類似創業孵化基地,年輕人可以租他的小一部分廠房創業。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起居室桌上層疊的設計草圖是他為策劃水力發電廠時使用的設計草圖

沙夫豪森的工業地位開始建立,德語區製表業也開始擁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所以1874年他去世後,為了紀念他,當地興建了慕時花園(Moser Garden),民眾把花園附近的一條街也取名為慕時街(Moserstrasse)。

為什麼亨利•慕時那麼有錢?這個問題在博物館時常被提起,作為一個鐘錶師,同時也是投資商,他在發展家鄉經濟的同時,自然自己也因此受益。

不得不提及博物館中有一塊很有名的懷錶,是亨利·慕時親手製作,有上鍊鑰匙,銀的錶殼上有扭索狀雕刻裝飾,編號36343。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這塊表屬於一位俄國上尉。

大約在第十次俄土戰爭期間(1877~1878年),沙皇把這塊印有自己頭像的懷錶送給了這位俄國軍官。1918年,“十月革命”爆發,這位軍官帶著全家及這塊他認為最珍貴的懷錶來到維也納。多年後,他的後代覺得自己的子孫也許不會感受到表的價值,說不定哪天拿去換成電子產品了,所以他們把懷錶送到了博物館,永久收藏在此。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其實俄國十月革命帶來的影響還包括讓亨利•慕時結束了當地生意。

當時,以瑞士製表商為主的私營鐘錶市場基本被摧毀,公司最後一位主管在1918年初被沒收財產後黯淡回到瑞士。但是,位於Le Locle的公司並沒有受到影響,繼續生產。

如果故事到此,應該也算平穩。但既然是家族企業,必須要面對繼承問題,可恰恰亨利•慕時的兒子Henry Moser對鐘錶並無興趣。

在博物館,我們看到他兒子打獵的戰利品,遍佈一面牆。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他還收藏了很多冷兵器,瑞士伯爾尼國家博物館有相當比例的冷兵器藏品來自Henry Moser的捐贈。他還愛好旅遊,對中亞文化尤其感興趣,擅長寫書。如果說Henry Moser是不顧及家族產業的“富二代”似乎又有失偏頗,他只是恰好興趣不在此處。

考慮到這個問題,亨利•慕時去世後,他的第二任太太(兒子Henry Moser是第一任太太所生,可惜她因馬車車禍去世)把家族產業交給其他集團打理,而亨利•慕時家族則保持監管身份至今。

品牌的確沒有度過石英危機,沉寂多年。直到2005年,也是創始人誕辰200週年,亨利慕時在沙夫豪森小鎮新建制錶廠,希望重現輝煌。

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亨利慕時在巴塞爾推出4個手錶系列,其中之一就是Moser Perpetual1,擁有非常有名的“快閃日曆功能(FlashCalendar)”,這塊表當年拿下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的獎項。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至於閃歷功能,就是通過雙層日期數字盤的雙芯設計,手錶在午夜12點可以完成日曆的瞬間跳轉,而且大日曆能前後隨意調,不用擔心損壞機芯。

2012年,梅朗(Meylan)家族旗下的MELB holding接管亨利慕時,小鮮肉CEO愛德華·梅朗如今已是圈內最能製造話題的人物之一。先不提帶有噱頭的奶酪表、模仿蘋果表外觀的Swiss Alp Watch,2016年推出的勇創者萬年曆概念腕錶絕對是極簡設計的典範。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另外,經過二十多道複雜工序才能呈現出的fumé煙燻錶盤也是一大特色。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哪怕從今天來看,亨利慕時依然不是大品牌,他們沙夫豪森的錶廠,目前只有55位員工,8枚自產機芯,年產量1200塊表。但是,從創意至研發、到生產和組裝測試,都在這進行,從錶殼到遊絲和擒縱結構,都是自產。而且,亨利慕時所生產的斯特拉曼遊絲(Straumann Hairsprings)年生產量達50000條,除了自家使用外,還供給其他合作品牌。

因為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亨利慕時這個鐘錶品牌走到了今天

亨利慕時自產遊絲

這也是為什麼,在“瑞士製造”這個標籤的純度問題上,亨利慕時充滿自信。

很多時候,大家在意品牌的歷史是否中斷過、零件或機芯是否自產,當然,一個百年曆史的品牌留存至今還保持高品質和口碑,這絕對是值得尊重的,但這並不只是唯一的標準。

事實上,如今最受歡迎的手錶品牌中不乏只有幾十年歷史的新品牌。

在我看來,唯一的標準永遠是產品是否過硬,是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其實,亨利慕時家族做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事業不能由子孫直接傳承的話,不妨讓最合適的人來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