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撿,一刀砍到99級,沒錯,說的不是遊戲就是渣渣輝的最新電影《低壓槽:慾望之城》。

在五一檔廝殺當中,他的電影在期待之下演變成了渣渣片,票房並沒有對遭遇“退票風波”的《後來的我們》構成一點威脅,更別說“品質保證”徐崢的《幕後玩家》,甚至連看片名和演員配置就知道是爛片的《戰神紀》都不如。

這是他第三部導演作品,也是風格化最為突出的一部,可以看得出來張家輝對《低壓槽:慾望之城》很上心,一手包辦導演、主演、編劇等職務,在現場親力親為,一言不合就飆車、槍戰。

完全摒棄了香港傳統警匪片固有的套路,架空地構建了一座罪惡之城,並且全片都處在陰暗、低壓的氣氛之下。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在這座城裡小孩可以隨意在街上槍殺別人,罪惡永遠凌駕於正義之上,人們只信奉金錢和權力,至於人情味,互幫互助之類的傳統美德,簡直想都不敢想,頗具《上帝之城》的味道。

張家輝飾演的於秋是個在犯罪和正義之間迷失自己的臥底,他根據上司阿佔的指令在各個幫派臥底消滅罪犯,但是他卻深感以他們微弱的力量很難徹底改變這個城市墮落、貪婪的面貌。

於是,在調查孤城幕後大boss老闆的過程中,於秋不顧阿佔的勸阻接受了老闆對他拋出的橄欖枝,決心利用她的勢力用惡的手段去除掉這個城市的毒瘤,肅清這裡長久以來的劣跡。

而老闆之所以選擇於秋是因為在18個月前她看到於秋在下雨天把傘給了別人,覺得他心底還有良知與正義,便設計給他製造了諸多麻煩,借他之手消滅那些黑警順便讓他順理成章地坐到自己的位置。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影片兼具動作、臥底、暴力等元素,還有苗僑偉、張可頤、元華、林雪等一眾老戲骨加盟,更何況在拍攝時張家輝並沒有像前兩部作品一樣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所以這應該是一部誠意十足的警匪電影了吧。

然而看了電影之後只想對張家輝說:

“渣渣輝,我等了《陀地驅魔人》三年,你知道這三年我是怎麼過的嗎?對不起,把《低壓槽:慾望之城》的票錢還給我,耶穌都勸不住,我說的。”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中二的槍戰,糙到不行的頁遊特效,裝腔作勢的對白以及自認為很高級的鏡頭與構圖,實則是毫無節制的自戀,叫人看了後昏昏欲睡。

徐靜蕾也貢獻了災難般的演技,臺詞尷尬生硬,表情矯揉做作,作為幕後最大的Boss竟然輕易地被查出,輕易地被抓走,輕易地信任別人,輕易地交出自己的位置,要說張家輝沒有buff加成我根本不信。

快樂家族的魔咒依舊有效,他們出演的電影評分從來沒有高過4分,何老師還算不錯,至少創造了記錄,《低壓槽:慾望之城》目前評分停留在4.8分。

最為糟糕的是《低壓槽:慾望之城》竟然是部靠說來推動劇情而非演,更別提事情發展的邏輯性,可以這麼說,看《低壓槽:慾望之城》就算關了屏幕只聽聲音也能完整“看”完。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還好張家輝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接下來的重心會放在演員上,不然,按照這樣的導演路子發展下去,前兩部鬼片積攢的口碑都會被消弭殆盡。

其實,導演張家輝的能力不足和角色於秋的迷失又何嘗不是演員張家輝曾經有過的迷茫。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起初,報考警察學院一心想當CID(刑事偵緝隊)的他卻被分配到巡警部門整日走街串巷,渾渾噩噩地過了四年還是看不到調任的希望,於是他辭職與朋友一起跑片場。

以前的電影都是以“美”來評判,張家輝這種長相肯定不是男一號的人選,最多跑跑龍套,演演配角,混個臉熟。

由於他身材瘦小很適合做女演員的替身,所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片場被人打來打去,那時候他的外號是會做表情的“人肉沙包”。

和他做巡警一樣,在被“打”了多年後依舊看不到事業有所起色,他也對自己選擇演員這條路產生了質疑,因此,與亞視的合約一到就跑到南非朋友的餐廳裡刷了八個月的盤子來調整自己。

回港後,繼續演員這份工作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他學會了規劃,輕易不再接拍喜劇,畢竟被叫“周星馳接班人”的演員不止他一個。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演喜劇很難出頭這是放眼全球皆準的法則,因為主流獎項和業內人士都不認可喜劇片,即使有高票房加身也難以撼動評審們的喜好。

周星馳的電影在華語電影史上毫無疑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電影是8090甚至70後的記憶,他的名字就是一臺“印鈔機”,只要與他沾邊的影視作品,哪怕是掛個名字,最低都能夠保證回本。

但是出道多年金像獎一直對他愛答不理,認為這種無厘頭的表演方式難登大雅之堂,縱然周星馳已經將這種形式發展到全國人民都知曉的地步。

為此星爺還在他的《大內密探零零發》中調侃過金像獎的不專業與不公正。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正如他在《唐伯虎點秋香》中說的那樣: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想他人看不穿。不見武林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我有我的一方天地即可,為什麼要為了你的評判而活。

他對待電影認真,沒人知道,他被千夫所指,也是因為對待電影太認真,這樣的電影人,最大的認可就是有喜愛他多年不渝的我們。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在國外也是如此。

金•凱瑞通過《變相怪傑》火遍全球,但他也是一名演員,需要褒獎。

為了贏得主流電影獎項的肯定,他放棄了自己的喜劇天賦出演正片卻屢屢敗北,甚至一度抑鬱,可惜最終還是沒能達成心願。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默片時代的世界喜劇大師卓別林,他影片中的搞笑情節時至今日還被眾多電影人借鑑。

可是,奧斯卡從未青睞過他,在他離世前五年才頒了一個不痛不癢的榮譽獎。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張家輝與他們有著相似的軌跡但比他們好運一些,演喜劇被人熟知,靠正劇贏得影帝。

他在成功的路上努力了好久才成了有“味道”的專業演員。

他的演技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有豆瓣網友評價道:

“張家輝現在全身都是戲,只要有他的畫面,眼睛根本顧及不到別人,哪怕是眼角的一條魚尾紋都性感有戲,感覺像精心練過一樣。走路、站姿、含煙、眼神、身姿、打戲,他一定在家用心編織過,動作瀟灑從容,每一場戲都行雲流水、乾淨利落,讓人跪服。”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古天樂也曾在某節目中說過,

“基本上,他什麼戲都可以接得住。有些時候我自己加一些戲,結果他好像排練過一樣,給了我一個超級好的反應,導演就說,你放心吧,家輝一定接得上。”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所有的付出在2008年得到了回報,這一年也是他演藝生涯的分水嶺,與林超賢合作《證人》他在裡面出演一個職業殺手,極具變態但又不乏溫情。

這個角色也令他榮獲金像獎、金馬獎、亞太影展等七個影帝大獎,一炮而紅的同時也備受業內重視。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領取金像獎影帝時,妻子關詠荷在臺下哭的泣不成聲。

她瞭解張家輝的不容易,沒有背景、相貌平平,又不善交際,能夠走到這一步除了比別人更拼命,再無選擇。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成為影帝后,張家輝並沒有就此懈怠,而是更進一步地挑戰自己。

2012年拍攝電影《大追捕》,演一個含冤入獄的啞巴父親,為了這個角色,他用了一年時間去鍛鍊身材,並且用心地觀察啞巴應有的動作、神情和狀態。

如果有看過《大追捕》張家輝的表演就會知道什麼是“啞口無言”的痛苦,他的演技用“神”來形容絕不為過。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對身體的野蠻訓練是從《激戰》前開始的。

每週的一三五舉重,二四六長跑,訓練量大到連專業教練都吃驚。由於暴曬,後來全身脫皮。

與之相伴的還有一個變態的食譜:除了水果,只有少量牛肉、雞肉和魚肉,不經任何醃製,直接用開水煮熟,不加任何油鹽。

他曾經試過拿這些食物餵狗,兩天後,狗就不碰了,但他必須堅持。

年近50他在拍攝《激戰》時便擁有與彭于晏不相上下的完美身材,令人舔屏的腹肌和胸肌。

我就是衝著渣渣輝去的

有人問過他,是否擔心自己的肌肉不見了?

他回答:

“我是演員,我的職責是演戲,身材是劇本需要練出來的,我沒必要像模特那樣長期的保持身材,但是隻要角色需要我還是會去做。”

已經51歲的他還像年輕時那樣對演戲充滿渴望和動力,這種心勁也是他顏值改變的根本。

人,是因為心老了,臉才會老。

如果未曾對生活感到絕望,又何曾懼怕容顏老去,白頭髮、皺紋什麼的,只不過是成熟的象徵而已。

微博搜索關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