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の茶等頻獲融資,資本追捧催生現制茶飲泡沫

喜茶、奈雪の茶等频获融资,资本追捧催生现制茶饮泡沫

最近,以茶為基底加工成不同風味飲品的現製茶飲市場異常火爆,喜茶、奈雪の茶等多個茶飲品牌獲得資本青睞,融資總額超過13 億元。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的追捧在促進茶飲市場發展的同時催生了一定泡沫,而茶飲行業本身存在的商標爭議、低門檻、同質化、無行業標準等問題,也對其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

喜茶、奈雪の茶等频获融资,资本追捧催生现制茶饮泡沫

商標搶注頻發

6月27日,因與臺灣茶飲品牌“鹿角巷”等陷入商標糾紛,茶飲品牌“一鹿角巷”宣佈更名為“鹿角戲”。次日,臺灣鹿角巷創始人邱茂庭對媒體表示,“鹿角戲是山寨,假貨們‘戲’太多”。由此揭開茶飲市場背後的商標亂象。

對於商標衝突,“一鹿角巷”創始人Aaron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由於大陸與臺灣商標註冊流程不同,在註冊商標時一般會花費1-2年時間,“我們在創立之初沒有及時註冊商標,在註冊空當時期被大量假冒與模仿。”

譚力稱,鹿角巷在大陸僅有9家直營店,尚未開放加盟,但目前已經有300多家茶飲店以“鹿角巷”命名。

除鹿角巷外,此前已有多個茶飲品牌陷入商標糾紛。如“喜茶”原名“皇茶”,2012年由

聶雲宸在廣東創立。由於“皇茶”商標始終無法註冊成功,在不受法律保護的情況下面臨大批山寨門店困擾,因此在2016年被迫更名為“喜茶”。

喜茶、奈雪の茶等频获融资,资本追捧催生现制茶饮泡沫

在奶茶腰封上寫下問題,奶蓋上會出現答案,這就是今年以來爆火的答案茶

資本追捧催生泡沫

商標爭議背後實則揭開了現製茶飲市場的龐大規模,而資本熱捧也催生了不少行業泡沫。

來自美團點評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飲品市場爆發,主要品類的訂單量、訂單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34%、255%。據中信證券預測,新中式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為400億元-5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式茶飲踏入融資快車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茶飲品牌融資已有數十起,總額超過13億元。2016年,因味茶獲得劉強東5億元投資,喜茶獲得IDG資本和何伯權個人1億元投資;2017年,一點點獲得美亞1億元融資,teasoon獲得3輪數百萬融資; 2018年,煮葉獲得千萬元Pre-A輪融資,喜茶B輪融資達4億元,奈雪の茶A+輪融資數億元,市場估值超60億元。

喜茶、奈雪の茶等频获融资,资本追捧催生现制茶饮泡沫

奈雪的茶主打茶飲+軟歐包

同樣,喜茶的擴張也極具野心。今年4月,喜茶在宣佈獲得美團點評旗下龍珠資本4億元投資時曾表示,今年要新增100家門店。而在2012年至2017年4月的5年間,喜茶僅開設了90家門店。

除新式茶飲公司,咖啡品牌和傳統餐企也紛紛入局。2017年,咖啡之翼推出加盟項目“小小翼”,在咖啡飲品基礎上提供各類鮮果茶、奶蓋茶等果飲、茶飲;火鍋連鎖企業呷哺呷哺的高端品牌湊湊也推出手搖茶,在非正餐時段營業。

對資本大量湧入茶飲市場的現象,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在資本加持下,頭部企業迅速跑馬圈地並利用互聯網營銷實現高效傳播,火爆的表象引來大量中小品牌湧入,但實際上消費需求遠不及此,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准入門檻低待規範

事實上,由於進入門檻低、毛利率高,導致茶飲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食品安全和宣傳問題頻發。

從早些年備受歡迎的Coco都可、快樂檸檬,到2015年爆紅的貢茶、2017年的一點點、喜茶,再到2018年的答案茶和鹿角巷,奶茶品牌的更新迭代速度令人咂舌。“清沫茶顏”劉經理透露,目前一點點、Coco都可等購買力下降很多,出現了關門現象。

美團點評等推出的《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也顯示,2015年下半年起飲品店關店數量逐漸增加;2017年飲品店新開店與關店數量持平,均為18萬家。

此外,由於產品缺乏技術壁壘,鹿角巷大陸地區品牌總監譚力直言,茶飲市場同質化現象確實存在,一家推出新品其他品牌也會抄襲,比如奶蓋茶。廣州鼎瑞許經理就稱,公司可以做出和鹿角巷一樣的黑糖鹿丸奶茶,“保證味道很好”。

6月1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加強現制現售奶茶果蔬汁監督管理的通知》時指出,部分飲品店使用過期原料、衛生條件差、虛假宣傳等問題較為突出,要求產品宣傳中使用“無糖”、“低脂”、“鮮奶”、“現切水果”等內容的,要與實際相符。

河南盟否答案茶聯合創始人古鐵峰認為,目前茶飲行業尚無統一標準,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企業之間的正當競爭,亟待行業規範。

近期文章推薦

喜茶、奈雪の茶等频获融资,资本追捧催生现制茶饮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