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未來會怎樣?

徐小羊41105071

預知未來,先看現狀:


快遞行業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 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 139.6 億件,最高日處理量超過 1 億件,業務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快遞大國。當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達到 2,045.4 億元,同比增長 41.9%。 2015 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 206.0 億件,同比增長 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 1.6 億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趨勢。 2006-2015 年期間,我國快遞業務量複合增速達 40%, 業務量從 2006 年的 10 億件增長到 2015 年的 206.7億件,增長近 20 倍,並在 2014 年首度超過美國,規模持續保持全球第一。


快遞行業現狀和發展瓶頸

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很多的發展問題。比如, 經營成本的不斷上升,尤其是公路運輸。其次,行業內價格競爭不斷提升,尤其是行業快速發展以及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下,競爭更加擴大化。此外,快遞行業需要更多的高端和專業人才,這是目前逐步開始緊缺以及制約行業繼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行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瞭解了現狀和發展瓶頸,結合宏觀發展,行業發展以及社會需求,未來快遞行業的發展或呈現幾個重要趨勢:


1、競爭加劇下,服務水平和創新或將逐步提升。競爭不斷下,價格等都將沒有空間戰可打,只有不斷提升和不斷創新才能在行業立足和永續。


2、需求之下,行業空間還有較大發展。

未來中國快遞市場受宏觀經濟增長、中西部開發、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等因素推動,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可以說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市場還是有的。


3、或出現更多的兼併重組等導致行業更為集中。

競爭加劇,很多企業或無法存活,尤其是一些小企業,各種競爭力較小下,難以和其他優勢企業抗衡,而如果在細分市場和創新上沒有突破,很容易陷入艱難時刻,而各種競爭之下,很容易導致行業內多起兼併重組的現象。


郭一鳴

一、國際化。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和人民幣國際的發展,國內的企業和消費者已經不滿足於國內市場,必然放眼全球。也就是意味著未來國內的貨物走出國門,國外的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因此,快遞行業的國際化也就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點順豐走在了市場的前面。

三、整合。2010年左右,快遞市場有一波洗牌,隨著阿里的強勢介入,當年的洗牌並不徹底。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化和智能化的來臨,快遞市場將會迎來又一波的洗牌。那些一直詬病的快遞公司,如果再不從時效,服務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變,不從國際化,智能化的視野去看待未來,總是想躺著睡在阿里的懷裡“數錢”的話,遲早倒閉或被兼併掉。這方面,京東看到阿里的軟肋。

四、行業模式的改革。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通達系快遞公司,其運作模式一直是加盟模式。面對國際化,智能化趨勢,加盟模式的弊端更加明顯,面對市場新一波的洗牌,只有改加盟為直營模式才能走的更遠。現在“通達系”裡已經有快遞公司在摸索,但是由於歷史欠賬太多,阻力重重,但是,這是公司改革所必須經歷的陣痛。

最後,一言以蔽之:快遞的春天即將來臨,各個快遞公司也在厲兵秣馬,不在春天裡發芽,就在寒冬裡倒下!預祝我國的快遞行業能夠抓住歷史機遇,走出國門,惠及大眾。


書蠹59413346

快遞行業未來會怎樣?

行業增長是肯定了!


快遞行業將會經歷一些變革!

首先提高服務品質,價格迴歸正常水品

這幾年來隨著各大快遞之間的競爭,快遞的價格真的就是白菜價格,北方一般一公斤內每票4-5元左右,南方一公斤內每票3.5-2.7元左右(一般出貨較大的電商),導致各大電商平臺都是包郵,也間接的擴大了出貨量,而且由於電商普,導致大量訂單,快遞數量逐年增加,也就導致各大快遞企業需要大量派件人員,我們招聘的時候說真的,只要是活的,能送快遞都要,導致員工素質不斷下降,也就導致了服務質量大幅度下滑,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特別的人選擇京東、唯品會等自建物流的電商平臺了,因為服務阿,是真的大家收件的時候,現在普通民營快遞有幾個給你們送到家的?就是你要求快遞員也會有各種藉口不送,但是京東你看看你說我在家送來吧,最起碼他們都不講理由就來了!當然服務品質的提升還是要靠經濟收入,這也就導致運費價格的上升!



其次資源整合,產品細化

整個行業在未來的幾年內面臨的就是各個企業之間的相互整合,或者說合並,美國物流快遞發達吧,現在就剩下了3家快遞企業,咱們國家人口基數在這怎麼也要留10家,(全國現在有註冊快遞公司4000多家!),現在大的快遞公司都在成立快運公司,這就是產品細分的第一步,就是把包裹大小分離,提高派送品質,在國外快遞已經做的相當成熟了,你是運液體就只能運液體,包裹就是包裹,生鮮就是生鮮,文件就是文件,已經把物品細化的很詳細了,咱們行業也必然走向這步!



總結:最真的還有好多沒寫,太多了也寫不下,最關鍵大家也不願意看!我從事快遞物流行業快10年時間,有這方面的問題大家可以關注我留言大家共同探討一下,互相學習一下,遇到問題一定能夠解決!


老王談看法

“快遞向西、向下”將成行業發展重心

近年來我國電商區域結構逐漸優化。根據商務部監測,2017年網絡零售交易額排名前五名的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五個省市佔全國比重為74.8%,較上一年下降了3.8個百分點,區域集中度有所下降。西部地區的交易額增速達到45.2%,比東部地區高出12個百分點。青海、西藏、甘肅等西部省份,2017年網店數量增速居全國前列。雖然我國電商市場仍然保持著東強西弱的基本格局,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迅猛。

國家政策同樣影響快遞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2018-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而其中關鍵是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中央已將推進“快遞向西、向下”工程作為精準扶貧重要抓手。通過補齊中西部和農村地區電商基礎設施短板,構建“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高效快遞物流通道,帶動中西部與農村地區的消費,最終實現農民增收。因此,從需求端來看,中西部地區和農村電商需求進一步打開後,將貢獻快遞行業主要業務增量。

2017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81.1%、11.6%和7.3%。我國中、西地區還有很大的快遞潛力可挖。


圖表1:2017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結構(單位:%)

從人均使用量來看,2017年全國人均使用量28.8件,其中東部地區55.9件,中部和西部僅為10.5件和7.8件。假設中西部人均快件使用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則未來預計將會為快遞行業貢獻業務量增量233.3億件


圖表2:2017年不同地區人均快遞使用量(單位:件/人)


行業集中度將會提高

中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已經超過7500家,行業集中度不高,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小型快遞企業,這些企業如前面所述,存在著小、散、差的問題。2015年,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出臺。新《郵政法》規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經營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0萬元,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200萬元。這就大大提高了行業的准入門檻。大批達不到要求的小快遞企業會退出市場或被大企業併購。

同時,國家政策文件多次提出要鼓勵指導快遞企業兼併重組,向大型現代化公司發展。2017年2月,《快遞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圍繞品牌化、集團化、國際化發展方向,鼓勵快遞企業通過合作、聯盟、收購和交叉持股等方式實現兼併重組,集中優勢資源擴大市場份額。到2020年,形成3-4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商譽度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2016-2017年,我國快遞企業扎堆上市。2018年1月16日,德邦正式上市上交所。隨著我國快遞行業領先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處於快遞行業第一梯隊企業的優勢地位得到強化,快遞行業將迎來一波洗牌,行業集中度將得到提高。


圖表3:2014-2017年CR4、CR8年度變化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以美國快遞行業來類比,美國快遞行業基本上被三家快遞巨頭所壟斷,這三家的市場份額分別為:UPS佔51%、聯邦快遞(FedEx)佔31%、美國郵政佔13%。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國外發達國家快遞行業的高行業集中度也是中國快遞行業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圖表4:美國快遞行業市場集中度(單位:%)


競爭方式趨於理性

目前,中國很多企業之間的競爭方式是大打價格戰。這種依託廉價勞動力發展、服務同質化導致低價的惡性競爭是不可持續的。這種惡性競爭實際上是快遞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近年來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抑制了價格下降幅度。從近6年單票快件平均單價降幅中可以看出,2012-2013年平均單價下降幅度在2元以上,但2017年平均單價僅比2016年低0.3元,跌幅收窄態勢較為明顯。


圖表5:2011-2017年快遞平均單價降價幅度(單位:元)


行業對價格戰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由於以價格戰搶佔市場的因素,近年來快遞行業呈“微利化”“無利化”態勢。部分加盟網點罷工、倒閉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嚴重影響全網服務質量。通達系加盟企業開始認識到價格戰危害,並採取措施,限制降價。

2017年10月,中通快遞與韻達股份在雙11來臨之前突然宣佈漲價,表明全網快遞公司越發追求網絡的穩定與服務質量,而逐漸放棄降價換量行為。

隨著中國快遞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中國會出現一批資金雄厚、管理先進的快遞企業,大部分市場份額將會被這樣的企業佔據。而這些企業之間的競爭方式會從現在的價格戰轉變到以後的價值戰,從單純的價格之爭發展到以後的綜合競爭。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經濟學人APP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快遞行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轉型升級是必然之舉。早期受益於電商發展,快遞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飛速擴張。

參考《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快遞業務收入累積達984.6億元,增幅為27.4%;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5.9億件,同比增長31.5%,繼續維持在中高速增長通道。

對快遞企業而言,繼續進行盲目、粗放式擴張絕非長久之計,唯有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增加利潤水平,提高服務質量,才能擺脫當前惡性競爭的局面。


心揚一九八八

零中專公交化才是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模式。



我們以河南的信陽到南陽兩個城市為例,兩個城市距離150公里,現在信陽發南陽絕大多數物流快遞都要通過鄭州中轉,最少得750公里,距離增加了5倍,耽誤時間,浪費人力物力,浪費汽車油費汙染環境,道路損毀嚴重,也增加了貨物破損幾率,其實信陽到南陽直達每天定時發幾班貨車貨源完全充足,但是現行模式下被分散到幾百家公司了,那麼有沒有辦法將信陽到南陽所有的貨物包裹快件全部集中到兩城專線呢,“51快配APP”藉助互聯網技術讓這樣的想法得到實現的可能,貨主在“51快配APP”上發佈信息,“51快配”向六家運輸單位和個人推送信息,您將得到專線,綜合物流甚至返空車的報價,當然專線和返空車更具優勢,這樣專線的貨物越來越多,貨物公交化運營得以實現。目前的物流快遞公司模式會受到嚴重衝擊,可以預計幾年之內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都會實現零中轉直達,所有快遞包裹,貨物將實現當日達或者次日達,物流費用也將成倍下降。快遞公司驕人的倉庫面積將沒有用武之地。運輸費用大幅度下降,破損成倍的降低。

創業特種兵

差異化,公平化,服務化

價格低,人類都無法生存,談何快遞之快



理性對待客戶,做好服務,得到市場認可,才是出路。


貴陽喜來快遞

很多人認為快遞行業是朝陽行業,畢竟現在網購這麼火。我作為一個玩過快遞的人來說,快遞行業很亂,很複雜。加盟一家快遞公司,你需要先了解公司如何運轉,成本、出貨量、出貨價、罰款等很多問題!快遞業就像當初的滴滴,現在將面臨洗牌!走上規範化,快遞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