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宣太后、呂后、馮太后、武則天、慈禧太后放在一個後宮的話,哪一位能夠最終勝出呢?

heruilive

先說一下馮太后。馮太后就是電視劇《錦繡未央》裡,唐嫣扮演的李未央。李未央與拓跋濬真心相愛,拓跋濬英年早逝,李未央輔佐拓跋濬的兒子拓跋弘治理朝政。這些與歷史大致相同。只不過拓跋濬的皇后不叫李未央,而是馮氏。

馮氏是長樂信都人,出身於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馮氏出生時,北燕已經滅亡。

馮氏12歲成為拓跋濬的貴人,15歲被立為中宮皇后。24歲死了丈夫拓跋濬。拓跋弘繼位,她臨朝聽政。拓跋弘不是她的親生兒子,拓跋弘的母親在他成為太子的時候被賜死了,由馮皇后撫養長大。

拓跋濬死後,馮皇后被尊為太后。拓跋弘繼位後,局勢動盪不安,她定策誅殺了權臣

乙渾

,後依據北魏祖制歸政獻文帝,撫養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由於馮太后干預政事,養男寵,所以18歲的拓跋弘退位,讓兒子拓跋宏繼位,馮太后第二次臨朝聽政。

延興六年(476年),因為拓跋弘殺死了馮太后的男寵李弈,馮太后毒死了拓跋弘。

馮太后統治國家二十多年,她主持制定的三長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調製三者配合實行,為孝文帝拓跋宏遷洛以後的繁榮富庶打下了基礎。

如果把馮太后和宣太后、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放在一個後宮,誰能勝出還真不好說。因為她們都是有智慧,有強大心臟和鐵腕柔情的美麗女人。

題主說是把她們放到後宮裡,也就是說,這時候,皇帝還活著。那麼就看皇帝喜歡和寵幸誰了。皇帝在位的時候寵幸的是馮太后和武則天。

宣太后品級低,如果皇上寵她,她的地位一定會高。而且皇帝死後,繼位的不是宣太后的兒子,宣太后的兒子是在哥哥死後繼位的。宣太后的成功,完全靠自身能力,而不是皇帝。

呂后之所以成為皇后,是她在劉邦落魄的時候下嫁的,她雖然跟著劉邦吃了很多苦,但是劉邦不喜歡她。

慈禧太后是因為他生了兒子皇帝寵她,但是皇帝臨死的時候還防備她,咸豐給了東宮慈安一道密詔。

除了武則天外,其他女人都沒有達到和皇帝並駕齊驅的程度。

武則天在唐高宗在位的時候,就和皇帝共同批閱奏摺,治理國家。稱皇帝和皇后為“二聖”。

這幾位太后都有政治才能 ,但是隻有武則天還有文才 。

這幾位太后都權傾朝野,令人望而生畏。她們中只有武則天有文才,

《全唐詩》

錄有其武則天的作品58首。其中

《如意娘》

詩云: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武則天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皇帝喜歡的自然是玲瓏心肝的武則天。

據說慈禧太后的字寫得好,尤其是“福”字寫得更好。不過與武則天相比還差一截。

這幾位太后都有政治頭腦,她們會暗鬥,但是她們也會保持表面的和睦。

如果給她們排名的話應該是:武則天 、宣太后 、馮太后、呂后和慈禧太后 。

武則天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堪當中宮皇后。

第二名宣太后,不是她的地位高,而是她在宮中有武則天做靠山,活得滋潤。在後宮裡說了算的不是皇帝,是皇后。宣太后雖然地位低,但是她知道投靠有地位的中宮皇后,而且她不被皇帝寵愛,對中宮沒有威脅,因此她應該是第一名中宮皇后的倚重和信任的人。她應該是次東宮妃子。

第三名馮太后,皇帝喜歡,本人是皇族後裔,出身尊貴,可當東宮妃子。

第四名呂后,她是陪伴皇帝從草莽到君臨天下的女人,皇帝雖然不喜歡,也會給她一個西宮妃子的名號。

第五名慈禧太后,她母以子貴,又會寫字,皇上會給他一個次西宮妃子的名分。


潤楊閬苑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大秦宣太后羋月。西漢呂后呂雉。北魏馮太后。武周皇帝武則天。大清慈禧慈禧太后,華夏封建時代女政治家,無論優劣都是一代女中豪傑,她們能夠在封建時代脫穎而出充分顯示了他們的能力和水平。應該說,這五位女中豪傑都生下了兒子。而且她們的兒子都當了皇帝,可見在後宮的女子生兒子是第一位的,就是說得肚皮爭氣。

題主所說的勝出應該是主政後宮。不是執政水平能力。如果這樣的話,第一個被拋棄的就是慈禧,因為慈禧的丈夫咸豐根本沒有晉封慈禧為皇后,而慈安入宮半年就當了皇后,而且慈安沒有孩子,慈禧當皇太后完全是是因為自己生下了咸豐唯一的一貫男孩同治母憑子貴。而對慈禧的評價四個字就行,那就是:禍國殃民。慈禧公元1909年去世,享年73歲。正好在坎上。

第二個被拋棄的就是北魏馮太后,可惜沒有留下名字。北魏實行殺其母,留其子。凡是太子之母一律處死防止出現外戚專權。馮太后當選初因為貌美被封為貴人,後來被立為皇后,後宮女子都希望生女兒,預防自己被殺,而馮天后卻與眾不同,希望生兒子給皇帝延續血脈。老公拓跋浚駕崩的時候,馮太后年僅26歲。馮太后不僅兒子當了皇帝,自己還能夠臨朝聽政,可見本事不小。當政的時候,把北魏治理的井井有條。,公元490年北魏馮文明太后去世。時年49歲。其孫孝文帝哀悼五天。禮部給予諡號文明太皇太后。

第三個被拋棄的應該是呂后,呂雉是這五個女子裡唯一個開國皇后,也是唯一個一開始就是皇后的女子。在沛縣的破落戶劉邦在快四十歲的娶了大戶人家年輕貌美的女子呂雉、應該說,年輕的呂雉應該是一個淑賢有禮。漂亮的女性。但劉邦顯然不是他理想中的丈夫,他好色,無理。缺乏教養。但呂雉始終陪伴在劉邦的身邊,但最後劉邦走向了造反的地步。呂雉在家安守田園,但戰爭的殘酷讓呂雉飽受磨難,她在項羽的大營帶十多年,那個美麗善良的呂雉已經死 了,出現的是一個狠毒殘忍的女性。呂后能被司馬遷寫入和皇帝並列的本紀。可見手段和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但在劉邦在位的時候,呂后的後位卻是岌岌可危,自己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也是差一點。如果不是呂后有政治頭腦。而且功勳集團的強烈反對,又加上戚夫人胸大無腦。西漢的歷史就得改寫。呂后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劉邦駕崩以後,在劉邦在位的時候,呂后不得劉邦寵愛。

第四個被拋棄的就是大秦宣太后,羋月。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臨朝聽政的女子,她是秦孝公的兒媳婦,她是秦惠文王的后妃。丈夫在位的時候沒有當王后,兒子登基以後,直接當太后了。都說女人最好的作品就是她的孩子。在這五個女子的生的孩子裡。羋月的作品無疑是最優秀的,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整個戰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能力最優秀的君主。這和羋月的後天的培養是分不開的,而且這五對母子關係中,羋月母子關係是最好的。

而最終勝利勝利者無就是則天女皇。則天女皇先後服侍父子兩代帝王,而且兩代帝王都是英明之主。武則天14歲入宮為最低一級的才人。且入宮之前就有言:“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一個14歲的小女孩此雄心值得佩服。可以確定是武則天肯定是先勾引比她小四歲的太子李治,二人的私情保護的很好。無人知曉,李世民駕崩以後,25歲的武則天出家,本來就此結束了,但李治的王皇后為了對付蕭淑妃,把武則天重新領到皇后,這是典型的引狼入室。武則天27歲得以再度回宮,不得不說李治有戀母情結,對比他大的四歲的武則天很是迷戀,而武則天從二度入宮到當上皇后不過四年,手段之狠,能力之強、水平之高。真是穩準狠。充分顯示出了一個政治家 風範,而顯示了武則天殘忍和狠毒。

武則天從老皇帝的低級妃子,再到尼姑,再到小皇帝的皇后。武則天用了不過18年。如此能力必須是笑道最後的那個人,而且後來是唯一的女皇帝。千秋萬世唯此一人。




清水空流

大秦宣太后羋月、西漢呂后、北魏馮太后、大周女皇武則天、以及清朝的慈禧,這幾位都是掌握過巔峰權力的女性。









能位於權力的巔峰,自然是說明了這幾人都有著過人的能力。試想一下,如果把這幾個人放在同一個後宮,究竟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確實是一個讓人值得遐想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雖然她們都有著不俗的能力和手段,但是這個並不是關鍵的原因。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她們的男人,這個才是她們能夠位於權力巔峰的本質原因。

宣太后、呂后、馮太后、武則天、慈禧太后,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她們的男人都曾是一國之君。

宣太后羋月的丈夫是秦惠文王嬴駟;呂后的丈夫是漢太祖劉邦;北魏馮太后的丈夫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武則天的丈夫是唐高宗李治;慈禧的丈夫是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

如果要把這幾個人硬是放在一起,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最為關鍵的因素還是取決於後宮中那唯一的一個男人。君王要寵幸誰更多一點,誰就有更多的機會懷上龍子,也就會更有機會搶佔先機,對其他人形成壓制。

君王要寵幸一個妃子,無外乎兩個因素,妃子本身(容貌/經歷/經歷/能力)和她背後的勢力。

在這裡第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如果把這些人放在清朝,最終的勝利者極有可能是慈禧,畢竟這裡面除了慈禧,其餘人都是漢族(華夏族)。

如果是漢人政權的話,毫無疑問,慈禧是第一個被淘汰的。畢竟慈禧屬於通古斯人的後裔,長相可能不太符合漢人的審美觀。


同樣的,她們的背景是不能作為考慮的因素,因為本身就是不同時代的人,把她們的家族背景放在一起考慮毫無意義的。另外,像呂后那種一開始就跟著劉邦創業的經歷也是不能被考慮的。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說生育能力,比如說個人能力!

1、生育能力

光論生育能力來說,武則天無疑是這裡面最為出色的一個,武則天和李治一共生了四子二女,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

其次應該是羋月了,羋月和秦惠文王生有一個兒子,也就是秦昭襄王嬴稷,以及和義渠王所生的兩個兒子嬴芾和嬴悝

再者就是呂后,生有一子一女,分別漢惠帝劉盈和魯陽公主。

慈禧有一個孩子也就是同治(慈禧守寡早),馮太后貌似是沒有孩子的(風太后守寡也早)。

古代母憑子貴,生育能力強 ,也就意味著自己的保障要更多一點,這一點上,武則天無疑是佔據了先機。



2、個人能力

在個人能力上,武則天毫無疑問的最強的。中國歷史上唯一個被認可的女皇,就憑這一點,武則天完勝其他人。

並不是誰都有能力和勇氣在男權社會敢於去做這樣的事情,只有武則天做到了。其他人如羋月也好,呂雉也罷,雖然成為了事實上權力的掌控者,但是都不敢去突破最後的那一步。

只有武則天,她真正做到了,頂著全天下人的壓力做到了!毫無疑問,武則天是真正的有能力和氣魄的人。至於其他幾位,在武則天面前要遜色不少。


小鎮月明

個人覺得這裡面一定要加上孝莊太后,這幾個女人應該是歷史中的佼佼者,每個人都有自己傑出的才能。

從政治才能上來講武則天,宣太后,孝莊太后政治上的天賦是頗高的,要排名武則天少不了是第一。

武則天第一是毫無疑問,歷史上掌權亂權的女人比比皆是,但是能夠自己做皇帝的,她是第一人。武則天不算是一位好母親,但卻是一個好君主,她知進退,懂得舍與得,勤政愛民,敢愛敢恨。讓我們最熟悉的武則天的幾點:一、服侍了兩代君王,親生父子,並且兩代君王都是賢明君主。二、心狠手辣,有一些不確定的歷史,很多人認為武則天有殺死自己兒子和女兒的嫌疑。三、武則天是實實在在掌權,還坐上皇位的人。武則天能夠從感業寺返回皇宮,然後在兩年的時間內搬倒蕭淑妃,後面又很快的扳倒皇后,奪取皇后的寶座,並且沒有人能夠動搖她的位置,可見不管是從心狠手辣還是心機上都是不可小覷的。後面又打破傳統思想,自己登上皇位,開闢了歷史的新篇章。



與之相比,慈禧太后就完全不能入眼了,慈禧能夠當上太后憑藉的是自己的幸運,皇上就那麼一個兒子。但是慈禧戀權,心狠手辣,卻沒有政治才能,她的貢獻只能是加速了封建王朝的滅亡,有一個詞語可以形容,那就是“亂政”。所以對於國家的貢獻,對歷史的貢獻慈禧是遠遠不及武者天的。



再說說宣太后,宣太后我們看過“羋月傳”,對其歷史多多少少有一點點了解,宣太后不管是從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妃子,還是作為一個太后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作為妃子和母親,她帶著自己的兒子遠做質子,對於兒子的教育一點沒有落下,宣太后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一個好基礎。作為太后,她把自己的私人情感放在第二位,滅了義渠,為秦國開疆擴土。宣太后有才能,有智慧,有氣度,但是和武者天相比個人覺得還是稍微次之。



這裡說一說呂太后,呂稚是一個及其心狠手辣的,但是說到底也是被男人逼出來的,他是劉邦的原配妻子,雖然不得劉邦喜歡,但是迫於無奈,作為劉邦的原配妻子,儘管不受寵愛,但是還是當上了皇后,在提心吊膽中,憑藉自己的心計,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當上了太后。個人認為呂稚的兒子和女兒應該活在呂稚的陰影中,看到母親的作品——“戚夫人”之後,在知道自己的母親這麼心狠手辣後,呂稚的兒子甚至是一病不起。

個人認為比起宣太后和武則天,呂后略顯得小氣了一些,氣候弱了許多。



個人比較認可的一個人是“孝莊太后”,孝莊比較強的政治能力,但是她卻不“弄權”,國家有難時她作為一個女人可以挺身而出,同時她又懂得“功成身退”。孝莊太后扶兩位君主上位,一個是自己的兒子,一個是自己的孫子,她可以在國家無主的時候垂簾聽政,治理國家大事。同時他也會培養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孫子,懂得自己的本分,在孩子長大後,放權給自己的孩子,給自己的孫子。放手讓孩子去做,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就拿和她同一個朝代的慈禧來說,把權利僅僅的抓在自己手裡,卻不能為國家做事,為孩子做一些事,比起孝莊就差太遠了。



孝莊是一個好母親,好太后,也是一個好奶奶,還是一個比較傑出的政治家,能抓緊權利,懂得功成身退的,可以放開權利的她在這幾個人中無人能及。

其實這些話說出來也比較空,主要還是看皇帝喜歡誰,後宮再厲害的女人,沒有皇帝的寵愛,沒有孩子。拿武則天來說,在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武則天沒有寵愛,沒有孩子,再有才華,最後也只能出家當尼姑。再說其他幾位,如果沒有寵愛,沒有孩子,再厲害的女人,在後宮中也是白搭吧。



所以,放到一個後宮,還得看皇帝最喜歡誰,皇帝的寵愛才是王道,皇帝喜歡了,才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兒子可以當上皇帝,或者自己可以當上皇后,太后才可能從最終勝出。


土家羅妹

總有腦洞大開的人問一些奇葩問題,宣太后羋月、呂后、馮太后、武則天、慈禧都放在同一個後宮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這些女性在各自時代都曾叱詫風雲,玩起宮鬥來個個爐火純青,放一起了誰才是王者?

可是題主卻忘了描述一下放到哪個皇帝的後宮?假如是到了秦始皇的後宮,那麼爭來爭去也沒用,貌似秦始皇的女人們都沒留下多少名氣。假如這些女強人入了末代皇帝溥儀的後宮,大家跟著大清一起亡吧,貌似沒有她們發揮的機會啦。

說白了,後宮掌權與宦官掌權本質上沒什麼區別。皇帝喜歡和信任某個太監,就讓他享受一下權力;同理,皇帝寵幸某個女人,也可能會讓她接觸到帝王權力。還有,更多的時候是母憑子貴,後宮女人生了一個兒子,得到現任皇帝的喜愛,正好有機會做接班人。那麼這個女人只需坐等兒子登臨皇座,然後將後宮中所有忤逆自己的其他女人殺個片甲不留。


爾朱少帥

後宮,簡直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處處是鉤心鬥角和爾虞我詐,以後宮爭鬥為題材的影視劇諸如《甄嬛傳》《金枝欲孽》《宮心計》想必很多人都看過,要在這樣的地方生存下來真可謂是“步步驚心”。

我認為,一個女人要想在三千佳麗的後宮中勝出,勝利的法寶有三個,一是子嗣,二是家族出身,三是權術手段。

  • 先說第一點,有子嗣。

在封建男權時代,一個女人的第一要務,就是傳宗接代,只有有了子嗣,才能有後宮爭寵的資本,進而才能在後宮中立足,如果沒有子嗣的話,這一切恐怕都只能是虛妄之談。

宣太后、呂后、馮太后、武則天、慈禧太后,此五人都為皇家孕育過龍誕,從表面上看,她們彼此之間似乎不相伯仲,分不出誰強誰若。但是,我想著重補充的是,懷有子嗣這其實只是一個女人在後宮中爭寵的尋常套路,一個女人如果能夠突破常規,另闢蹊徑取得成功,那才是真的猛,真的牛。

假設一個女人沒有子嗣,還能在後宮中享受榮寵,那這個女人絕對堪稱是傳奇了。有這樣的例子嗎?有,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明朝的萬貴妃,不僅無子嗣,還比皇帝大17歲,都可以當媽了。

這五個女人中,有一個人就是走的非尋常套路,她就是武則天。要知道,武則天不僅是唐高宗李治的老婆,她其實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李世民才是武則天的第一任丈夫。

唐太宗駕崩之後,武則天就被驅趕到感業寺當尼姑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她無子嗣。然而,武則天厲害就厲害在這裡,對於普通後宮妃嬪而言,這種境地幾乎等於是宣判死刑了。武則天卻能在這種情況下絕地重生,在唐太宗駕崩前就給自己找好了退路,暗中勾搭上了李治,等到唐太宗一死,武則天順著李治這根繩,硬生生地把自己從萬劫不復之地拉到了後宮權力的中心,真可謂是幾千年後宮的第一傳奇。

從這一點上來說,武則天完勝其餘四人,武則天能力遠非尋常人可比。

  • 其次說第二點,家族出身。

在封建專制時代,尤其是世族門閥時代,一個人的家世和背景極為重要,

對於皇家而言,他們的婚姻有很大程度上都是政治婚姻

在這一點上,宣太后、馮太后、慈禧都具備先天優勢。宣太后,出身楚國貴族羋姓,雖然沒有足夠史料證明她的出身,但是通過一個羋姓就能看出絕非出自平民,是標準的貴族之後。馮太后的時代是南北朝時代,是極注重家族出身的,她出身長樂馮氏,同時也是北燕皇族之後,雖然她是以亡國罪臣之女的身份入宮的,但她的家世絕對是他上位的重要資本。慈禧就更不用說了,葉赫納拉氏,清朝皇帝的婚姻幾乎都是政治婚姻,這也是導致我們現在看到晚清後宮妃嬪照片中一個比一個長得歪瓜裂棗的重要原因。

呂后相對特殊,她出身是大戶人家,是劉邦的結髮妻子,是陪劉邦一起創業成功的,屬於糟糠之妻,地位自然不同凡響,而且呂氏一族也在劉邦奪取天下過程中立下了戰功,劉邦不得不考慮呂氏一族的功勞。

接下來又要說到武則天了,武則天出身山西文水武氏,而且他老爹武士彠早年還是靠經營木材發家的,要知道從商是最低賤最被人看不起的,文水武氏在當時是標準的寒門。而同處山西的太原王氏則是當時的世家豪門,唐高宗的王皇后就是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另外,在唐高宗後宮中,同樣出身世家大族的還有蕭淑妃,蕭淑妃出身蘭陵蕭氏,是當時南方的第一等世族。

武則天在沒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情況下,可以擊敗出身高門大閥的王皇后和蕭淑妃,這堪稱奇蹟,而且她還以一人之力,抗擊打壓當時的關隴貴族集團,這更非一般後宮女子所能為。

因此,在一點上,宣太后、呂后、馮太后、慈禧雖然都有比較好的出身,但是如果是面對武則天,她們的那點家世資本,簡直是無足道哉,武則天連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勢力都能扳倒,還會畏懼這四個女人?這一輪較量,武則天同樣完勝。

  • 再說第三點,權術手段。

首先可以讓宣太后和馮太后出局,宣太后本身在史書上的筆墨十分稀少,而且宣太后把持朝政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弟弟魏冉和羋戎,權術能力有限。馮太后在歷史上更多扮演的是一個政治家的角色,尤其是撫育兩代帝王,推行漢化,功不可沒,留給後人後宮爭權的信息並不多。

慈禧手段倒是不錯,慈禧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從此奪取最高權力,而且歷史上的慈安死得也是不明不白,很多野史都把慈安之死歸咎於慈禧,但是,慈禧的對手非常一般,無法準確評估慈禧的權術能力。

呂后和武則天在歷史上以狠辣著稱,後世常常將她們二人並稱作“呂武”,這其實也反映出二人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劉邦還在世的時候,呂后就負責棒殺韓信,兇狠程度可見一斑。呂后掌權之後,將情敵戚夫人囚於永巷,百般折辱,最後又實行人彘的酷刑,十分殘忍。武則天對情敵同樣是有樣學樣,對王、蕭二人實行“骨醉”之刑,為了扳倒王皇后,甚至不惜殺死愛女嫁禍王皇后,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雖然呂后和武則天在權術手段上比較接近,但我認為,武則天還是要稍勝一籌。因為,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這其實是在劉邦死之後,而武則天則是在唐高宗生前對王、蕭處以酷刑,絲毫不畏懼唐高宗。顯然,武則天膽識更大,手段更狠。

而且,呂后無論如何毒辣,都不至於對親生骨肉動手,武則天卻可以把親生女兒當作爭寵的工具,這一點上呂后同樣落於武則天的下風。

綜合以上三點,無論任何一點,武則天都是當之無愧的勝利者,任何看似強大的對手在她面前,都只能是小巫見大巫,武則天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二十四史憑欄處

後宮有多可怕,沒有人知道了因為沒有人經歷過。但是至於歷史上這幾個人誰會勝出,就得看誰的生命力更強,誰最討皇帝喜愛,跟皇帝對脾氣,如果這些條件都一樣的話,就看壽命了,武則天享年80,馮太后享年49,宣太后生年不詳,但根據推算其享年也在75歲左右,呂后享年61,所以活到最後的還是武則天。


法海點金

偽命題,沒啥可比較的。就好比關公戰秦瓊你說誰厲害???都不是一個朝代的。乾脆再把葉卡捷琳娜二世、哈特謝普蘇特、克里奧佩特拉、伊麗莎白一世……一塊拉來和宣太后、馮太后、武則天比較


青叭彌

肯定是武則天勝出啊,就憑敢當皇帝的氣魄就先勝出了,再就是呂后,曾經少年時代也曾因為她的歹毒心腸深深的厭惡過,長大後跳開歷史課本上的簡短批註,再來看這個歷史上可憐的開國皇后,對她只有膜拜了,能忍辱有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