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罰款60萬了事

富凱摘要:雅百特財務造假可謂驚心動魄,投資者起訴索賠更是可謂一波三折。對其立案調查的證監會調查人員更是遭遇了“被忽悠”、拍桌子等種種曲折經歷。

即將復牌的雅百特從7月6日起股票簡稱變更為“*ST百特”。公司也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於近日被中國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

上述案件被證監會認定為“一起性質惡劣的上市公司跨境財務造假案”。根據證監會的調查,涉案的不僅是上市公司雅百特,獨立財務顧問機構金元證券、審計機構眾華會計師事務所涉嫌出具含有虛假內容的證明文件,也將受到法律的嚴肅處理。

跨國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罰款60萬了事

跨境造假抗拒調查

雅百特2015年8月成功“借殼上市”。根據中聯電氣與瑞鴻投資和納賢投資簽署的《業績補償協議》,公司在2015、2016、2017年度的承諾淨利潤數分別為2.5億元、3.61億元、4.76億元。為了完成業績承諾,雅百特只好虛增收入。

經證監會調查確認,雅百特在2015年到2016年9月通過虛構海外工程項目、虛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等手段,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其中2015年虛增利潤佔當期利潤總額約73%,2016年前三季度,虛增利潤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約20%。

富凱財經瞭解,雅百特造假成本極低,造假手法也是簡單粗暴。公開資料顯示,雅百特財務造假都是在一間20平方米的小屋內完成。為了完成這些行為,公司竟然動用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公司走賬。

面對如此瘋狂的造假行為,2017年4月6日,證監會對雅百特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行為立案調查。據央視報道,在調查期間,證監會調查人員要求其提供相關供應商的聯繫方式時,雅百特卻一直在推託。在多次催促下,雅百特選擇“忽悠”調查人員,隨意給出一名號稱供應商的聯繫方式。在被揭穿後,上述供應商竟然和證監會調查人員拍桌子,謊稱業務是公司的隱私,中國證監會沒權調查他。

不過真相最終還是被解開,2017年5月12日,雅百特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同年12月,證監會對雅百特做出60萬元的頂格罰款,並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法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股東高管早已減持套現

回到開始造假的2015、2016年,因為2015年公司經營的“良好表現”,在雅百特2015年年報公佈後公司股價便被市場爆炒,一路飆升。正是在那一撥上漲行情中,雅百特的董事和高管不斷減持套現。

跨國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罰款60萬了事

統計顯示,2015年到2016年,公司大股東和高管紛紛減持30餘次約5.3億元。更令人驚愕的是,富凱財經翻閱了期間發生的重要股東的19次交易中,18次為減持行為。

在公司面臨危機之後,公司股東“出逃”更是變本加厲。即使再被證監會處罰一年後,公司股東仍沒有放棄減持套現。公告顯示,在今年6月27日,雅百特第三大股東瑞都有限公司擬在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4474.37萬股股份。瑞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為6021.6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8.07%。

資料顯示,瑞都有限公司由雅百特前實際控制人季奎餘的妻弟許奇控股。

不過,當前的雅百特股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輝煌。早在2017年2月,公司股價一度漲至23.88元/股,而在財務造假被發現後,股價開始直線下滑,截止當前,其已跌至5元/股,較此前最高股價跌去79.06%。

投資人維權路漫漫

實際上,隨著證監會的處罰落地,受損的投資者開啟了索賠之路。據瞭解,受雅百特造假牽連的小股東近600人,索賠金額也超過2000萬元。

不過在索賠過程中並不是那麼順利。早在2016年5月份,就有維權律師代理投資者向南京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索賠資料。但由於雅百特註冊地為江蘇鹽城,實際經營地為上海,南京中院認為不屬於其管轄,應該由上海相關法院受理。

跨國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罰款60萬了事

最後折騰了一年多後起訴法院才確定。最高院最後出面裁定南京中院受理雅百特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件的管轄。隨著管轄法院的明確,首批案件也已立案。律師提醒,符合條件尚未起訴的股民要及時辦理索賠手續。

有業內人士表示,雅百特涉案嚴重,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幾乎已經沒有翻身的可能。

近兩年,因財務造假遭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金亞科技、山東墨龍、爾康製藥、登雲股份、ST昆機、ST烯碳、ST成城、ST佳電……

這也案例也警示投資者:股市投資一定要謹慎,除非你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不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