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2017-05-22 心語心樂心理諮詢 天下女人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01

“我要姐姐去我家玩!”“我要姐姐去我家玩!”

夜色中,小妞站在馬路邊上,一邊雙腿來回蹬地,一邊重複著這句話哭喊道……

“萌萌!姐姐明天要上幼兒園呢!” “萌萌!你們家好遠,在上海呢!”

“萌萌!可是姐姐的家在這裡啊,她不能和自己爸爸媽媽分開啊!” “萌萌!……”

一群人圍著,七嘴八舌地想要說服小妞,讓她停止哭泣。

“你們先回去吧,交給我來處理。”

眾人聽我這個母親這麼一說,也就不說什麼了,各自散開先回去了。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02

事情是這樣的: 五一期間,孩子爺爺60大壽,我們一起回山東給爺爺過生日。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小妞和比她大一歲七個月,已經上幼兒園中班的姐姐一起玩得好好的。

這一說,小妞高興極了,馬上就來勁兒了: “要!姐姐,你去我家玩吧!我要姐姐去我家玩!……”這就開始了。

一直到吃完飯,出門走到大街上,得不到肯定回答的小妞,已經慢慢從興奮的狀態,進入到委屈、癲狂的狀態。

(估計當初"挖坑”的那位,已經傻眼了吧)現實情況,確實不合適。

大家向小妞做的解釋、勸慰也都十分在理。可小妞似乎怎麼都無法被說服,還是揪著不放。

這時候,你會怎麼想呢?是孩子無理取鬧?叛逆期?…… 你又會怎麼處理呢?

對孩子從“和風細雨”般的說服,慢慢變成“暴風驟雨”般的訓斥?

千萬別這樣。孩子委屈著呢!

明天就要回上海了,短暫的相聚又要分別了,因為喜歡姐姐,所以心裡捨不得嘛!

這樣的心情,你們怎麼就不能夠理解呢!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03

於是,我蹲下身,摸了摸小妞的腦袋。

“萌萌,你喜歡姐姐,捨不得姐姐,所以想要她去我們家玩,是嗎?”

“是啊!我喜歡姐姐,嗚……”

“好啊,那我們想一想,如果姐姐去我們家,你有哪些玩具,可以給姐姐分享著一起玩的呢?”

小妞頓了下,停止了哭泣,揉了揉眼睛認真地思考起來,“小烏龜,小河馬,還有小兔菲菲。”

“嗯,那挖掘機呢?可以分享嗎?” “不行,挖掘機不行。”

“哦!那因果故事呢” “那個……那個可以,還有……”

小妞抽了抽鼻子,繼續說,“積木,畫板,自行車。”

“哇!那麼多東西都願意和姐姐分享著玩啊,萌萌真大方!”

小妞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覺得姐姐會最喜歡哪個呢?”

“嗯……不知道耶。” “哈哈,是哦,那到時候我們再問問姐姐吧。”

“好誒!這是一個好主意!媽媽,爺爺奶奶呢?我們去追他們吧!”

話音剛落,小妞就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去。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04

越是緊要的時候,孩子就越容易出狀況 : 快要回家了,可孩子忽然就非要姐姐去自己家,怎麼都不肯罷休了;

平時很好商量的娃,一帶出去就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了;

一出門就畏畏縮縮,東西被人搶了都不知道去奪回來;

一到早上就犯“拖延症”,怎麼都不配合了; ……

為什麼?不是孩子變了,而是大人的心境變了!

因為心中的恐懼,讓我們變得焦躁!孩子在馬路上哭鬧,別人會怎麼看我這個做家長的?

出門在外,我的孩子如果表現得小氣,那我做家長的就會沒有面子!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我家是男孩子,現在和小朋友在一起畏畏縮縮的膽子不夠大,以後長大了怎麼辦?

早上時間緊張,孩子的動作不快點,遲到了怎麼辦? ……

心中那些令人焦躁的“念頭” 會在頭腦中 “拉響警報” 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繼而影響到我們面對孩子時候的態度、措辭,以及神情。

“焦躁”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感受到: 壓迫、冷漠、拒絕,從而引發了他們心中的 恐懼,感到 受傷。

於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抵抗、拖延(被動抵抗)、霸道、退縮,就這樣產生了。

沒錯!

別看孩子們表面很霸道、很倔強,可其實就好像刺蝟一樣,感覺到威脅逼近自己的時候,就會蜷縮起來,把滿身尖尖的刺,刺向對方,心裡卻是滿滿的受傷……

別看一臉“焦躁”的家長們言辭犀利、喋喋不休,滿嘴是無懈可擊的道理,但卻藏不住心中的束手無策和恐懼 。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05

“焦躁”這個詞,隨著動畫片《小豬佩琪》中文版的熱播,漸漸成為一個熱詞。

有一次,豬爸爸開車帶全家去“風息堡”,結果半路上迷路了。

豬媽媽問,是否需要打電話求助豬爺爺豬奶奶,豬爸爸滿臉通紅地說 :“就算花上一天,我也會帶你們去的!”

看過這集的爸爸媽媽一定會覺得:豬爸爸怎麼這麼傻,這麼倔。

打個電話就能解決的問題,幹嘛要這樣浪費大好的時光。

“焦躁”讓平時和藹可親的豬爸爸,處理問題的能力變得低下。

欲速則不達。

恐懼和焦躁,就好像一對“死循環”,必須跳出來,才能夠真正高效地解決問題。

就讓孩子發洩一下和姐姐難捨難分的情緒吧!

就讓孩子擁有“不願意分享”的心愛之物吧!

就允許孩子,暫時不那麼善於交際,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成長吧!

就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以怎樣的速度來做事吧!

放下恐懼,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 : 相信孩子,暢快地哭過之後,她會願意接受和姐姐暫時分離的事實;

為何說了一堆道理,還是搞不定孩子

相信孩子,你保護了他的“心愛之物”,會讓他感覺更有力量,下次他會願意分享其他的東西給小朋友一起玩;

相信孩子,他還有點小,只是暫時沒有準備好,現在的退縮,並不代表他以後就無法一步步地成長;

相信孩子,把本該屬於TA的責任還給他,他會知道怎樣去合理安排時間......

當這一切在心中發生,一朵芬芳的花正在心頭慢慢綻放開來。

恬靜從容的美好,同樣會原封不動地傳遞到孩子的心裡。

勇敢地放下心中的恐懼,擁有一個自信自律、善解人意的孩子,其實並不難!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